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24 11:31:34

语文学科四月调考卷(2010.3.31)

语文学科四月调考卷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 尴尬(gà)      运筹(chóu)   饥肠辘辘(lù)
          B. 骁勇(ráo)   揣摩(chuǎi)   拈轻怕重(zhān)
          C. 镂空(lòu)   亢奋(kàng)      前瞻后顾(zhān)
          D. 奠定(diàn)    魁梧(wú)       悲天悯人(mǐn)
          2.下面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惶恐       晦暗      流连忘返
          B. 鄙薄       殉职      莫名其妙
          C. 拮据       荒辟      重峦叠障
          D. 聪慧       繁琐      却之不恭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            。
          (2)学问犹如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我们要获得学问的甜果,就要学习和         古人勤学苦读的精神。
          (3)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       而下定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
          A. 热忱   发挥    怀疑
          B. 热情   发扬   迟疑
          C. 热忱   发扬    迟疑
          D. 热情   发挥   怀疑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网友专门为“春运”制作的漫画《春节回家运动会》表达了老百姓的心声。
          B. 春节联欢晚会上,湖北姑娘贾玲凭借相声《大话捧逗》一鸣惊人。
          C. 冬奥会上,经过中国小将周洋的奋力拼搏,终于获得女子1500米短道速滑金牌。
          D.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大力发展,汽车数量猛增,停车难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5.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除了纽约,你还能在别的什么地方发现人们这么多的活动和这样纷繁的情景呢?
          ②我把第一天给了我的朋友,给了那些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东西,第二天我看到了人类和自然的历史面目。
          ③于是这城市成了我选择的目标。
          ④今天我要在现实世界里,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
          ⑤根据我想象中奇迹的期限,这是我能看见东西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
          ⑥我没有时间去悔恨或渴望,要看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A. ⑥⑤④③②①
          B.⑤⑥②④①③
          C. ④⑤②③⑥①
          D.⑤④⑥②③①
       
        相关文章:
       
       
       

zkone 发表于 2016-7-24 11:51:20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发挥你的“巧实力”
          近日,美国学者苏姗尼·诺瑟提出,美国在外交战略上要发挥“巧实力”,即综合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当用硬实力时用硬实力,当用软实力时用软实力,或是同时运用、混合运用,从而实现外交战略的转型,摆脱当前的困境。从硬实力到软实力,再到巧实力,人们对实力的认识日益深化,更科学也更全面。其实,“巧实力”并不是一种单独的实力,而是对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巧妙使用。不仅一个国家的外交有“巧实力”,军事有“巧实力”,每一个人也有自己的“巧实力”,方方面面都可以挖掘“巧实力”,就是看你是不是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会不会往这个方向考虑罢了。
          “巧实力”,就是不要硬碰硬,要学会四两拨千斤,及时调整方向,不在一棵树上吊死。毕竟,杀人一万自损三千,硬碰硬谁都难占多少便宜,聪明人要学会用巧劲儿,就虚避实,不和你对面硬冲突,以巧取胜。二战时,法国耗巨资修建了一个著名的马其诺防线,据说是固若金汤,坚不可摧,要是硬攻,肯定损失惨重,旷日持久,两败俱伤。德国人干脆避开马其诺防线,绕了一个大圈子,直接来到马其诺防线的后方,几乎毫不费力就攻占了法国,而置马其诺防线于无用。这是作战中的巧实力。
          发挥“巧实力”,就是要善于藏拙,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聪明的人,就是善于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不求全面突破,争取局部优势,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尽可能大的成功。春秋战国时,秦强赵弱,秦王要用十五个城市来换赵王的和氏璧,赵王明知秦王是在欺诈,却不敢不答应。比较起来,赵国的硬实力、软实力都远不如秦国,但赵国有智勇双全善于审时度势的大臣蔺相如,充分信任并大胆使用蔺相如,这就是赵国的“巧实力”。果然,蔺相如不辱使命,以自己的大智大勇,折冲樽俎,既避免了两国的交战,又保全了赵国的尊严,最重要的是实现了完璧归赵,成为历史美谈。这是外交的巧实力。
          发挥“巧实力”,就是要争取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干自己最擅长的事。NBA的火箭队,因为有姚明这个超级中锋,最擅长的就是打阵地战,一板一眼地按战术来进行,但缺陷是速度慢,不擅长打快攻,如果和善于快攻的球队打,他们就千方百计地把速度降下来,以保证姚明有充沛的体力和对手周旋。相反,如果他们跟着对方的速度跑,以快对快,那就把姚明荒废了,而这样的比赛,火箭队必输无疑。运动场上也要讲究巧实力。
          发挥“巧实力”,就是要善于寻求对方的破绽,在对手最薄弱的环节上下手,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赤壁之战,孙刘20万联军的实力远逊于80 万曹军的实力,他们就想方设法在“巧实力”上下工夫。不善水战是曹军最大的软肋,他们就在这个环节上大做文章,先是草船借箭,干扰曹军,接着是派庞统去实施连环计,又利用蒋干盗书,将计就计,用反间计杀掉曹军最精通水战的大将蔡瑁,最后利用火攻,一举破曹,创造了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确,“巧实力”的发挥,使这一仗赢得异常轻松。
          “巧实力”的使用,当然不仅限于战争和外交上,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科研攻关,课题破解,还是军事训练,实战演习,商海拼搏,体坛竞技,或者市政建设,开发工程,都有一个如何使用“巧实力”的问题。“巧实力”的成功使用,能降低成本,可加快进度;能减少阻力,可放大实力。至于如何使用“巧实力”,并无一定之规,也无固定模式,那就得用岳飞的一句名言来诠释:“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陈鲁民/文,有删改)
          6.下面对本文的观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 “巧实力”和“硬实力”、“软实力”有差别。   B.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挖掘“巧实力”。
          C. 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发挥你的“巧实力”。    D. 发挥“巧实力”并无固定模式。
          7. 下面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用马其顿防线的例子证明发挥巧实力需要以巧取胜。
          B. 作者用蔺相如的例子证明发挥巧实力需要藏拙,以己之长击敌之短。
          C. 作者用火箭队的例子证明发挥巧实力需要运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
          D. 作者用赤壁之战的例子证明发挥巧实力需要寻找对手破绽,在对手的薄弱处下手。
          8.下面事例不能用作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A. 战国时田忌赛马,在孙膑的策划下,用好马对中马,用中马对劣马,用劣马对好马,在整体实力不如人的情况下取得了胜利。
          B. 春秋时孔子在鲁国施政受阻,转而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回国后著书讲学,从而使自己的学说发扬光大,流传千古。
          C. 美国部分星巴克门店日前开始销售速溶咖啡产品,以挽留那些已无法负担传统咖啡价格,但仍想享受“星巴克质量体验”的顾客。这一举措抓住了处在经济萧条中的消费者的心理,从而扩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
          D. “暴走妈妈”陈玉蓉以惊人的毅力创造了奇迹,她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坚持每日步行十公里,七个月成功治愈自身的脂肪肝,把健康的肝脏捐献给儿子,给了儿子第二次生命。

zkfour 发表于 2016-7-24 12:36:11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1题。
          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②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③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④焉。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哂(shěn):微笑,此处有微讽之意。③不暇顾:顾不上。 ④野宿:在野外露宿。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上又尝谓侍臣曰   未尝稍降辞色
          B. 故人君之患         故患有所不避也
          C. 夫欲盛则费广       我欲乘风归去
          D. 故不敢纵欲也       彼竭我盈,故克之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A. 登轼而望之
          B. 暮寝而思之
          C. 足肤皴裂而不知
          D.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邪也
          11.下列对老百姓偷盗原因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
          B. 官吏们贪得无厌
          C. 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
          D. 民众没有正确的廉耻观
          【参考译文】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的原因,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 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将徭役减轻,将赋税变少,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能够用严厉的刑法呢!
          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太宗又曾对侍臣说:“君王依托于国家,国家依托与人民。损害人民以供奉君王,就像割自己身上的肉来充饥,肚子饱而身也死,君王富而国家亡。所以君王的祸患,不是从外而来,常常由自身而出。欲望大则费用多,费用多则赋税重,赋税重则民众忧愁,民众忧愁则国家危险,国家危险那么君王就要丧命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87分)
          四、(14分)
          12.将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的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13.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填写古诗文句子。(共8分。每空2分。)
          (1)伤心秦汉经行处,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一鼓作气,再而衰,                。(《左传·曹刿论战》)
          (3)苏轼的《水调歌头》,在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无奈,他感叹:“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4)近年来流行乐坛掀起一股“中国风”。一些词作者常常将古诗中的句子或意象植入作品中。比如《在水一方》的歌词“我愿逆流而上,找寻她的方向,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就化用了《诗经·蒹葭》中的诗句:“            ,道阻且长。”

zkfive 发表于 2016-7-24 13:09:19


       
                       
          五、(1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14~17题。
          工地上的父亲
          父亲站起来,一阵眩晕。他下意识地把手往身旁一划拉,扶住了身后一垛垒高的墙石。闭了一阵眼,那阵眩晕过去,父亲用手撑住腰,抻了几下,站直了。
          天真热,早上四点钟从家里骑车来的时候,还有一阵阵风,凉丝丝的真受用。六点钟一到工地,趁着凉快,父亲就领了任务。工头说今天是高温天气,上边任务紧,又有几个青年人怕中暑没来,所以今天计件。在路边砌一块一米长、半米宽、二十公分厚的条石,可以到手一块钱,傍晚回家就可以拿着现钱走人。
          父亲高兴。高温天气怕啥的,也就是热一点。昨天一天,自己砌了五十块条石,按说好的价钱是三十元。其实昨天开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因为工头让父亲他们帮自己干了点私活。如果不耽误时间,父亲觉得今天自己满可以砌七十块。一天七十块钱,这是啥价钱。那些小青年,小小年纪,碰到天热就不来工地,做缩头乌龟,真让父亲看不起。
          父亲往后走去,他要活动一下腿脚,其实是再次确认一下自己是不是已经砌了二十一块。他嘴里不停的数着“一、二……”,怕自己眼花,数一块,用手中的瓦刀点一下条石。正好二十一块,不多一块,也没少一块。如今才过了半个上午,到中午没准自己可以砌够四十块呢。
          父亲往回走的时候,脚步明显变得轻快。他从旁边的垛子上一气搬下十块条石,一块块排放在早挖好的土沟里备用。从脖子上拽下湿透的手巾,摸几把脸,喘息一阵,又开始蹲下。
          今天这天还真是热,早上红彤彤的太阳早变成了一个金麟,浑身冒着火,向工地上瞪着眼。老伴给他搭在脖子上的手巾已经不太管用了,拧一把,水流在条石上,“吱”的一声不见了踪影。汗水早不再是一滴滴,它们在父亲的背上、脸上汇成一道道,似乎要抽干父亲的身体。
          早放好的条石还有一块就砌完了,父亲抹一把眼睛,因为汗水把眼睛刺得生疼。他想起身,想弯腰把条石放得更齐整些,省得监工对质量不满意。其实父亲这个想法纯属多余,他不知道监工对他最放心,训斥那些偷懒耍滑的年轻人,总是拿他做榜样。
          父亲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只是一阵眩晕,就没有声息地倒下了,好像他只是想躺下来,歇一歇,就像年轻时在地里劳作,累了顺势躺在田野里歇一歇一样。
          父亲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工地大楼北面的背阴处。身边,围了几个年老的工友。见父亲醒来,在别处休息的几个工友也围过来,高兴地喊:“醒了,醒了!”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一笑,嘴唇生疼。他的下嘴唇磕破了,人中被工友掐得有几道血痕。
          “老林,你还是回家歇着吧。今天这么热,你这身体,看来是受不了。”一个比父亲小几岁的工友劝父亲。
          “就是,你孩子都工作了,还这么受累干啥?”一个小年轻不知深浅,插一句。
          “就是工作了老林才受罪呢。找对象、结婚、买房子,那样不要钱?”邻村的知根知底。
          “不用,我没事。也不知怎么就躺下了,歇一歇就行。天太热,我凉快凉快就没事了。”父亲不想让就要到手的钱飞走,为了证明自己身体还行,边说边起身靠着楼墙坐好。
          十一点的时候,父亲砌好了三十七块条石。本来他还想多砌几块,工头说什么也不让干了。他说这么热的天,要是再躺倒几个,他就没法交差了。大家都商量下午是不是还来,又有几个年轻人打了退堂鼓,骑着摩托车走了。有几个上了年纪的舍不得今天的好价钱,打算中午去附近找个小酒馆喝上几盅,等下午四点以后再开始。
          父亲没有接受大家的规劝跟着去酒馆。从家里拿来的油饼还很软和,带的水也满够,父亲想在工地上找个地方睡一觉。大家给他出主意,让他去楼上跟人家说一声,允许他中午在一楼过道里休息。
          父亲在大楼北面的阴凉里吃过饭,觉得浑身像掉进火窟里一般。他的身上已经不出汗,心里却火烧火燎地难受。他没有上楼麻烦人家,觉得自己在那么亮堂的大楼里,会睡不着。而且人家那些怜惜目光,会让自己很难堪。他铺开从家里带来的半旧草席,躺下来。这个地方,父亲觉得很安心。
          父亲很快睡着了,鼾声不均匀,也不那么响亮。不过睡着的父亲梦到了儿子,前几天出去旅游的儿子已经到了泰山顶上,双手托着火球一样的太阳照像呢。他笑得真好看,跟小时候一样甜。
          梦里的父亲笑了,皱纹一条条聚拢起来,凑成一个难受的抽搐,引出一串痛苦的呻吟……(郭凯冰/文,有删改。)
          14.按照事情经过简要概括故事情节,根据提示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接受任务—→             —→            —→坚持砌石—→午休美梦
          15.仔细品读下面句子,说说它是如何表现出天气的酷热的?(3分)
          汗水早不再是一滴滴,它们在父亲的背上、脸上汇成一道道,似乎要抽干父亲的身体。
          16.联系全文概括“父亲”的形象特点。(4分)
          17.读完这篇文章后,老师组织同学们围绕“父亲对儿子的爱”展开了讨论。请你在结合文本的基础上,就这个话题谈谈你的看法。(4分)

zkfour 发表于 2016-7-24 13:21:47


       
                       
          六、(8分)根据要求完成18~20题。
          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众多中学生拥有自主使用的零花钱,为了让中学生的消费变得更加理性,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中学生的自主消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帮助解决以下问题。
          18. 请为调查问卷“中学生的自主消费现状”设计一个调查问题。(2分)
          19. 在调查过程中,有同学搜集到如下资料,请归纳出图表中所反映的问题,并提一条合理化建议。(4分)
          20. 过完春节,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到校后相互打听过年收了多少压岁钱。放学后有同学约你一起去聚餐。你表示不想去,同学说:“真吝啬,刚才还说过年收了那么多压岁钱,现在就不肯花钱了。” 你觉得花钱还是应该有个目标,有个计划,于是你这样拒绝了他:“         。”

zkfive 发表于 2016-7-24 14:20:32


       
                       
          七、(50分)
          2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地理课上,大家在观察《世界河流分布示意图》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河流都不是直线,而是弯弯的曲线。当大家纷纷探究其科学原因的时候,老师却谈出了一番人生启示:“在我看来,河流不走直路而走弯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走弯路是自然界的一种常态,走直路则是一种非常态。河流在前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些障碍是无法逾越的,只有绕道而行。走弯路,让它避开了一道道障碍,最终抵达了遥远的大海。成长的道路亦是如此,把曲折的人生看作是一种常态,那么走弯路就是前进的另一种方式、另一条途径,这样才能抵达那遥远的人生大海。”
          有时候,“绕道而行”也是一种智慧啊!这一现象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题目解说】
          考试中作文的评价标准是考查初中生运用母语和周围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分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评价学生的水平。此题有一个明确的导向,希望学生能够关注生活现象,挖掘生活现象背后隐藏的生活哲理。通过这道作文题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材料内容是老师对一个自然现象所做的解读,解读的重点是自然现象对人生的启示,解读的过程就是对原因的分析。提示语从“有时候,绕道而行也是一种智慧”入手引发学生的思考,排除“绕道而行”是害怕困难,投机取巧等含义,直接探讨“绕道而行是一种智慧”的原因。其原因包含在材料中:障碍是客观存在的,要正确面对客观事实,培养良好的生活心态;有些障碍是无法逾越的,这是客观现实逼迫人寻找新的出路,给了人创新的机会;走弯路能巧妙避开障碍,不和障碍硬碰硬,发挥人的巧实力,方能寻找到新的出路;方法的选择是灵活的,只要自始至终没有放弃人生的最终目标;走弯路是前进的另一种方式、另一条途径,“条条大路通罗马”,视野要开阔,思路要宽广……学生可以多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关键是能自圆其说。可以明确表白自己观点,援引相关论据写议论文,也可以借助生活经历暗扣这些原因,阐发生活哲理写记叙文或散文。能充分地挖掘材料的价值就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价中要给学生宽广的思考空间和选择空间,在此基础上再来衡量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阅卷时对立意的限制过窄会影响学生的是非判断标准,请把握好“度”。
          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请给予尊重!评价中注意对不同文体的文章给予不同的评价要求。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探究原因、分析问题条理清楚,事例典型,说理透彻;记叙文要求主旨明确,叙事清楚或人物特点明晰,主旨要能扣住文题所要求的原因的探究;散文要求感情充沛,结构清晰,主旨扣住文题要求。对好的记叙文应该及时加以肯定。不管是那种文体,应该注意学生的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出的看法主张应该和材料的精神实质保持一致,所言之物应该在共同的话题范围内,是否援引材料,以何种方式用材料并不重要。评价过程中内容方面要注重从思维层面上区分不同能力的学生,表达方面要注意肯定学生的优势。

zkthree 发表于 2016-7-24 15:26:45


       
                       
          参考答案
          第Ⅰ卷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B(骁—xiāo拈—niān)
          2. C(辟—僻 障—嶂)
          3.C
          4.C(成分残缺)
          5.B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6.C(ABD都只概括了文章局部的内容。)
          7.A(这个例子用来解释什么是“巧实力”。)
          8.D(“暴走妈妈”用的是硬实力,靠的是顽强的毅力和伟大的爱,这是和病魔正面的对抗。)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9.C(欲望/想要A.曾经 B.祸患 D.所以)
          10.C(表转折。A.表承接B.表修饰D.表并列)
          11.D(据文意可知,老百姓是有廉耻观的,只是因为饥寒切身顾不上廉耻了。)
          第Ⅱ卷
          四、(14分)
          12. 我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将徭役减轻(减轻徭役),将赋税变少(减少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能够用严厉的刑法呢!(去、轻、则、安各1分,句子通顺,大意正确2分。)
          13.(1)宫阙万间都做了土(2)三而竭(3)人有悲欢离合(4)溯回从之(共8分。每空2分。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
          五、(15分)
          14.本题概括时内容上应突出“砌石”、“中暑”两个要点,形式为四字短语即可。共4分。每空2分。
          【示例】认真砌石    天热中暑
          15.本题可以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侧面烘托三方面作答,共3分,每个方面1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一滴滴”向“一道道”的转化写出了父亲流汗之多之快,“抽干”这一动词写出汗水蒸发力量之强;作者用拟人、夸张的手法赋予汗水以人的特点,写出天热汗多给父亲带来的折磨;这里没有直接写天热,而是借助父亲的汗水从侧面烘托出天气的酷热,从而表现父亲谋生的艰难。
          16.本题围绕父亲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深爱孩子、独立自尊四方面作答,意思对即可。共4分,每个方面1分。
          17.本题能围绕文本中“父亲”对“儿子”的爱回答,有自己的观点,并能结合文本分析,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观点1分,理由3分。)
          【示例1】我觉得文中父亲这样的爱太不值得。父亲对儿子的爱不是一味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应该让孩子懂得生活的艰难,这样才能成人成才。
          【示例2】我觉得文中父亲这样的爱特别感人。爱就意味着奉献,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一位父母不是宁愿自己吃尽苦头也不让孩子吃苦?父亲在工地上的辛劳和坚持令读者肃然起敬。

zkthree 发表于 2016-7-24 16:49:14


       
                       
          六、(8分)
          18.本题围绕“自主消费”的金额、用途、分配管理、消费态度等方面回答即可。2分。
          【示例】(1)你每月的零花钱是多少?(2)你的零花钱通常用来买什么?(3)你会光临路边摊吗?(4)你经常购买教辅书籍吗?(5)你经常购买零食饮料吗?(6)你用钱之前会作规划吗?
          19.本题的问题部分围绕“大多数”、“很少问”两个关键词即可,建议部分应强调“关心”、“过问”两层意思。共4分。结论和建议各2分。
          【示例】问题:大多数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零花钱的去向很少问(不太关心)。建议:父母亲不仅给孩子零花钱,还要关心他们如何使用零花钱,最好能为孩子提一些正确使用零花钱的建议。
          20.本题围绕表示拒绝却不影响同学关系的核心回答即可。2分。
          【示例】不是吝啬,我觉得钱再多也应该用在刀刃上,我的钱还要用来买书,买我喜欢的歌碟呢!
       
        相关文章:
        2011年武汉市初三元月调考数学试卷
        2011年武汉市初三元月调考英语试卷
        2011年武汉市初三元月调考物理化学合卷 试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语文学科四月调考卷(20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