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27 11:19:51

郑州四中王芳2012年历史中招备考回顾

  2012年历史中招备考回顾及感言
          郑州四中:王芳
          各位老师:
          很高兴、很珍惜有这样一个和大家在一起交流和学习的机会。2012,阳光依然灿烂,世界只是有星星点点的改变,历史的车轮还在滚滚向前,我们仍然坚守在教学一线,不辍劳作、和学生们打成一片。
          回首刚刚过去的初三,偷偷冒了点冷汗:2010年中招优秀是38分,今年又是38分,是题更难?还是我们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怎样和高中接轨?是否要拿高中的题来看看?……难忘中招成绩下来的时候班主任们看到学生的成绩忧心忡忡地对我说:王芳,历史成绩这么低啊!我和他们的感受一样。难忘7月10号和三中的李仙红老师在电话里的谈困惑、谈下一步的打算。革命真的是越来越难,但还得继续向前。
          直到袁老师告诉我完成了任务,心里才稍稍安定。现在和大家交流一下2012中招备考的一些体会和做法,也恳请同志们能多边交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吝赐教。
          我们这一届只有四个班,是我从初一到初三带大的孩子。我和我的老战友李芳老师经常说:初三接班是后妈,初一带到初三是亲娘。面对一大群,咋都不容易啊!
          一倾心育桃李、和谐在课堂
          初一伊始,我们的年级长赵乾基老师就提出了向上、向善、合作、和谐的年级教育理念,也是对师生的共同要求。赵老师自己的女儿已经上班,但他对工作的热情和认真不减当年、对学生的关爱处处可见、不断接受新知识新理念,他就是我们的榜样老大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年级的老师不分文理经常交流经验和教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同一个班级、同一位学生在不同学科老师的课堂上表现是不尽相同的,成绩也迥然有异。比如我所带的四班有一位男生历史很难及格,可是他的物理成绩却经常只扣一两分,我一直认为教他物理的常丽老师是神女、我还是凡俗之人。他们班的学生亲切地喊常老师“常美丽”,这是对她工作的极大肯定和鼓励啊!听了同学科及别的学科的课以后都可以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我们做老师的必须重积累、勤反思、善合作,多交流。
          1、教无定法、基础和能力并重
          七年级: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养成习惯,开学第一课主要和学生交流学习历史的意义和方法。并有效整合课程资源,把活动课一:寻找历史的途径、活动课五:世纪和年代的计算方法放在本节课上,以后在三年内不断强化。
          今年的中招试题就有大量的时间限定,只有清楚题目所问的历史阶段才能根据需要答题。2012中招试卷上出现的主要时间有:19世纪末20世纪初、1914-1919年、1953-1956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1956-1974年、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19世纪70年代、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更有24题题面上12项时间及事件的罗列,2010年的中招开始出现这种题型,今年重现。基本时间概念搞不清楚会带来严重的丢分。今年中招的21题第3问就再次考查了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哪些。
          七年级就开始注意课本前言、小字及阅读卡等内容,要求学生记笔记、学会用表格法、提纲法等归纳所学知识。并补充史料、阅读理解和课本相关的资料。作业较少但是有练必改必评。
          七年级我们还让学生讲成语故事、编历史小报、写读书心得、参观博物馆等。使学生乐在其中,也建立了比较和谐的师生关系。
          八年级: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进行小专题归纳:如近代列强发动的历次侵华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近代各个阶层的抗争,近代化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历程等等。激发他们热爱我们的国家并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习惯的培养也为初三的紧张复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九年级:对世界历史的学习要注意把中国历史纳入世界体系背景之下形成开阔的世界史观、学会对比中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汲取经验和教训,能理清大国的发展简史、大国之间的恩恩怨怨及原因,知道一切皆为国家利益。会联系当今的世界遗留问题或时政从历史中查找原因、背景,这也是近几年中招对学生的重要能力要求。鉴古知今、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进行周考:利用每两周一次的周五早读后15分钟测验两周来学习的内容,共30分,有填空、选择、材料分析三种题型。主要是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做题速度。利用周末的时间全批全改,及时评讲纠错。
          还有这样一点体会:九年级的课再紧张也要注意对兴趣的培养,要不然学生会倦怠而效率低下。古代史的内容可以合课而不可以一带而过或干脆不讲只划重点,这是培养兴趣的关键期,也为后面的很多事件埋下伏笔。为此我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宗教信仰,进行唯物主义的教育。给他们展示伊丽莎白二世年轻时的玉照、80后仍在执政、查尔斯王子依然在等待、威廉和凯特的盛大婚礼等、学生们对于今天的英国王室有了了解就不难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给他们读了《假如乾隆遇见华盛顿》的课外文章:谈到三权分立他们会打起来,谈到文字狱他们会打得更凶!同在1799年去世的两位领导人执政方针相去何远!人治和法制孰优孰劣显而易见。每轮复习的时候防止学生犯困在幻灯片首页加以时政内容、名人轶事、格言警局、幽默笑话、一分钟过去睡意顿消。最得意的一次是在二测前有一次过课本害怕把学生讲趴下,给他们展示了网上的《沁园春?堵车》最后一段是:一代名车兰博基尼,忍看电摩把车超,、卖车吧,带老婆孩子,早晚长跑!他们笑弯了腰,一节课效率却很高。
          2、关爱学生、微笑和民主是宝
          年轻的时候常常在课堂生动怒,发现于事无补。现在是妈妈级的老师了,看见一张张笑脸就想到了他们和自己的孩子差不多大,动怒会加快衰老不如在学生起立之后对他们浅浅一笑,他们也以笑相报多好!他们也敢于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中肯的建议,我在表示感谢后往往及时采纳并付诸行动。
          不吝表扬、善意的建议、课下的谈心都是学生们很受用的。很多学生的进步都是一年年表扬出来的。作业后的鼓励性评价学生会很珍惜。记得有一次我在年级的升旗仪式后在国旗下演讲表扬了一些学生,后来有学生对我说:老师,你怎么不再多表扬一些同学呢?
          亲其师、善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严格的学习管理都很重要。
        小编推荐:
       
       
       
       

zkthree 发表于 2016-7-27 11:59:31


       
                       
          二复习路漫漫、方法是关键
          我们历史的一测范围改变,原来是考查除了九下的其余5本书,袁老师根据大家的建议这两年改为一测考查九上和九下,这样更有利于世界历史的全面系统学习。所以我校历史组把三轮复习定为:一测前九上、九下的复习,二测前的七八年级4本书复习和6本书的融合,二测后的综合复习及应试锻炼。
          1、第一轮复习:九上、九下
          ①基础知识复习:背目录、看正文、看图表、看补充的资料、看大事年表,归纳知识线索、找重点、突破难点。并通过课堂默写进行巩固。
          ②小专题复习:古代文明的交流、世界三大宗教、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改革、无产阶级的运动、三次科技革命、世界大战及地区冲突、世界格局的演变、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国际会议、国际组织、民族解放运动等。
          ③背九上九下知识归纳、做综合练习,考试模拟。
          ④考前注意事项叮嘱:重要考点回顾、题型分类、答题规范与技巧。
          2、第二轮复习:八上、八下、七上、七下、九上、九下
          ①八上、八下的复习:以单元为线索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每单元都要做一定难度的习题,尤其是初二时没见过的材料和题型,开始穿插历年来和八年级有关的中招试题。单元复习结束后进行专题复习:列强侵华史(由鸦片战争到日本侵华战争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史(由虎门销烟到到抗美援朝战争)、近代化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的会议,新中国农村、农业政策,海峡两岸关系及国共两党关系等几个专题。
          ②七上、七下的复习:只用两节课
          主记忆朝代顺序、几个重要历史时期的特征。掌握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哪些。归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 在总体复习中特别关注河南乡土史。配以相关练习,再现历年来中招古代史的重要考点和出题方式,实践证明古代史以图片做为材料的题较多,且特别注意中外历史的联系与对比,2011、2012中招的21题都是此类题型,答案更开放,要求思维更灵活、更开阔。
          ③九上、九下的复习:由于在一测前进行了详细的复习,主要是回归课本,防止遗忘,重要考点反复强调。
          ④押周年纪念的大事:重要参考了咱们4月份历史教研会议上省二实验马洁老师的《2012年河南中考历史热点问题及备考策略》,在此代表大家向美丽优雅的马洁老师的专业追求、敬业精神致敬!
          ⑤举行一次正规的开卷考试迎接二测:资料和课本备齐、50分钟、涂卡、机器阅卷和老师评卷结合,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
          3、第三轮复习:以《2012历史说明与检测》和市考前测试五套卷为本
          ①《2012历史说明与检测》的使用:5月3、4号二测,8号开始用此书。首先让学生阅读51页的试卷结构说明,然后结合课本复习。每节课基本按这样的模式进行:读书10分钟,结合课本复习说明上的基础知识,需要补充归纳的批注在上面,并注意说明上出现的最新信息,如18页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周学熙创办天津启新洋灰公司,19页李四光是卓越的地质学家,他依据地质学理论,认为中国东部地层有丰富的石油储藏,后来大庆、胜利、华北等油田的发现,证实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今年中招选择的第10题就出到了李四光和王进喜。
          10到15分钟考试题型示例上的选择并当堂评讲,主要是练做题速度。布置3-5道综合题课下写,老师及时批改,课堂上评讲。评讲的时候让学生把千万不要以为后面有答案而不讲。对于从新角度考查的题目一定要让学生做标记反复记忆:从题型示例到五套综合测试都有新的题目或新的问法,如说明上115页的21题就考查了《清明上河图》,我让学生注意。中招的21题就根据《清明上河图》和《中古西欧集市》两个图片出了一道5分的题目,我的遗憾是当时没有及时拓展。
          还要提醒学生关注《说明与检测》上部分题后的解析,其实就是中招的出题动向和能力要求,如解析上的这些话:中招历史试题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探究程度,不同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性及因果关系等方面的探究归纳进一步加强了;关注热点,不回避热点;提升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史实的能力;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既要考查基础知识,又要注意中外知识内容的结合,还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历史现象的能力等。解析是这么说的,我们会根据2012的试题感到中招也确实是这样考的。
          ②郑州市历史中招考前测试五套卷的使用:我们的五套卷是袁老师呕心沥血组织编纂的,每年都在根据热点的变化而求新求变,包括我们的一测、二测试卷也是这样的。用好这七套卷很重要。
          主要是让学生全真模拟,实战演习。全批全改之后认真评讲,查缺补漏,回归热点,关注重要考点,注意做题的时间和规范等。
          我们今年的五套卷都在押中美、中日、中俄关系,顺便考查这些大国及英国等国家的历史,今年中招的23题就是考查外交,且23题的第二问“中国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其实就是2010中招试题上“20世纪50年代国际外交舞台上的中国声音有哪些?”的翻版,只不过是问法变了。研究历年来中招试题的特点、考查的主干知识,以此来指导复习很重要。
          复习《说明和检测》与五套卷的测评我们是穿插进行的,防止学生面对的资料单一而感到乏味。
          ③考前两次全真模拟中招考试
          这样的考试是学校组织的,试卷是自己综合各种资料、中招信息来出的,结合自己的学生情况,查缺补漏。一般第一次出的较难,第二次稍难,以增加学生应试的自信心。
          ④最后两节回归课本
          让学生备齐所有的课本和资料,主要是背目录,翻书,熟悉课本上的插图、地图、归纳的知识提纲、小专题等。也是让学生考前放松,这个时候就一点作业也不布置。
        小编推荐:
        九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
        2012年河南中招思想品德试卷有感
        郑州61中名师谈中招语文复习经验
        2012中考语文:解析说明文三类题型

zkthree 发表于 2016-7-27 13:36:45


       
                       
          三、三年磨一剑、考前细叮咛
          1、带齐三年所学的六本书、省《历史说明与检测》、市五套卷、一测、二测卷、五次月考以后的试卷、压轴、速查等。视情况而定,不可贪多。再者,中招考场上不准借别人的任何资料,一定要自备。
          2、做题:
          选择题:①大约15-20分钟选完②注意时间(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公元前、公元后、世纪初、世纪中期、世纪末、几世纪几十年代:如19世纪70年代可以联系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地点(地区、国家、大洲、方位)、人物等限定词,注意图片或表格中的有效信息等。③注意答题的要求:正确或不正确、符合题意或不符合题意、相同点或不同点、包括或不包括等。④在卡上涂准位置、涂黑、涂满,以防机器读不准。⑤不准漏涂,拿不准的也要赌一赌。
          综合题:①看分答要点,注意一大问中隐含的小问法,特别要注意这些问法:中外各一例,列举事件并说明其影响、联系,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等。注意按所问问题的顺序写答案,不可颠倒。②遇到陌生的材料有时反复读材料就可以找到要点,引用材料或稍加改造来答题,且忌遇到难题就乱翻书和资料耽误了思考的时间③语言规范化、要点化、条理化。④在答题卡上写字时字号大小适中,尽量靠下线写,万一写错了可以划掉在正上方或后面空白处更正⑤拿不准的可多写一条,一般不倒扣分。
          3、分分必争
          向审题要一分、向规范要一分、向仔细要一分、向心态要一分。
          4、送考
          每一届初三,我们都要送考,提着自己的一兜书站在考场外,谁少书给谁,也偶尔在考前答疑。
          四 其它感悟
          1、精选月考试题,注意同一考点选择不同的材料表述,选择不同的出题角度。打开学生的思路。
          2、好题、易错题要求学生做标记或记在错题本上加深记忆。我常对学生说:不要见了做过的题仅仅是似曾相识,而是多情似故人。做了不记,下次还无从下手。蓦然回首,那题却在一堆破卷中,无处寻觅。中招每题都翻书找的话时间肯定不够,思维和记忆都很重要。
          3、二测后抓优秀和合格踏线生
          4、认真参加教研活动,多和兄弟学校的老师交流
          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很好的交流活动,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二测评卷时的交流:袁老师对评分细则的说明、答题的要求就是给我们下一步工作的指导。
          这些年的中招质量分析会上58中的董颖超老师,61中的周老师,80中的康秀娟老师,2中的陈思老师、8中的吴战利老师,19中的刘晓科老师、刘洪伟老师,57中的乔二虎老师、马玲老师,省二实验的马洁老师、王涛老师等都对自己学校的做法毫无保留地介绍给大家,这些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宝贵经验,都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学情来学习。
          大家都谈到了领导的统筹安排、集体教研、专业发展、同伴互助、学情分析、教学研究、试题研究等的重要性。切忌个人英雄主义,放弃小我才能成就大我。今天我代表四中和大家交流不仅仅是我所带的初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的同事李芳老师所带的初一年级、朱欣老师所带的初二年级都在期末统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每个年级的学生都能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
          今天借这样的机会和平台与大家交流,有点激动就话多。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坚守,对学生的前途负责、对学校负责,对自己负责。我们满足于自己还有童心、满足于教师节的一枝康乃馨,更满足于自己的学生在学校开心学习、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我们有时候很累,我们在关爱学生的同时还要关爱自己和家人,我们向往退休后还有个好身体。
          2012年9月
        小编推荐:
        九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
        2012年河南中招思想品德试卷有感
        郑州61中名师谈中招语文复习经验
        2012中考语文:解析说明文三类题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郑州四中王芳2012年历史中招备考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