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高分生弃高中选中职为哪般?
三年前,中考考出718分高分的李倩雯毅然选择就读中职,成为广州当年的“中职状元”。三年后的今天,她的同学努力拼搏后还在等待高考的“宣判”,但她已经当上了一家投资公司的客户经理了。她告诉记者,自己很庆幸当年这一“省时、省力、省钱”的选择。虽然目前仍有不少家长和学生对中职有偏见,但每年还是有一群高分生弃高中读中职。他们的想法很值得寻味,他们的故事也让人有所启发。
个案一: 看好中职就业前景
胡佩玲,白云区西洲中学毕业,中考671分,被广州财经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录取。“这么高分,读中职可惜了吧?”面对众人的感叹,胡佩玲很冷静:“高中不一定比中专好,我姐姐读的是普通高中,最后还是去了大专,我不去高中就能上大专。”
她认为,学习上“与其伤其一指不如断其十指”,高中要文理分科,而自己却没在文科抑或理科中表现出天赋,她说:“培养一技之长是我看好这里的最大理由。”
胡佩玲的妈妈很赞同女儿的选择,也源于自己对现在普通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太失望。“身边一个朋友的孩子,在一所普通二本学校读书,出来专业不对口不说,每月也就两千来块钱。”她听说财校口碑和校风都不错,果断支持女儿的选择,即使后来知道成绩超出那么多分,也不后悔。“不想女儿在一般大学里养尊处优地混着过。”她说。
记者采访中发现,高分生当中主动选择中职的,多是对上大学后的出路失去信心。他们认为,读大学和中职最终都得回归到就业这条路,而目前来看大学生的就业并不比职校生乐观,与其毕业后四处盲目找工作,不如先学一技之长傍身。
相关推荐:
取消高中择校生? 广州未收到实施细则
广州中考:中职成高分外地考生选择"热门"
广东:公办高中3年内停止招收择校生
初中升高中:衔接班,到底该不该上?
如何做好初中升高中衔接?
广州:中考复读现象升温 人数已超高考
分享:初四过来人谈复读生那点事
专家解析广州中考复读四大问题
个案二: 被普高择校费吓退
非广州户籍的学生,也是入读中职学校的主体。按照政策,这个群体只能报读公办择校或民办,不仅竞争十分激烈,而且还得负担昂贵的择校费,民办学校的学费也是不便宜。所以很多外地户籍学生选择一脚直落插入职校。
今年财校录得的最高分为681分,被白云区同和中学的林丽娜夺取,她就是一名是非广州户籍学生,虽然她的成绩能被71中录取,但4万元的择校费还是让他们全家望而却步,即使学校表示有2万元的奖学金,但林丽娜和家人权衡了之后,最终还是放弃了普高的录取,直奔财校。
考了661分的陈懿莹,也是外地户籍,也是被择校费吓跑,“家里还有弟弟明年要考高中,这笔钱负担太重了。”不过,陈懿莹并不甘心读了中职就出来工作,她还想再读大专。“如果不是户口的问题,肯定还是想上高中,我讨厌社会对中职生的评头论足。”谈到未来,她说希望自己能去写字楼里做个白领。
相关推荐:
取消高中择校生? 广州未收到实施细则
广州中考:中职成高分外地考生选择"热门"
广东:公办高中3年内停止招收择校生
初中升高中:衔接班,到底该不该上?
如何做好初中升高中衔接?
广州:中考复读现象升温 人数已超高考
分享:初四过来人谈复读生那点事
专家解析广州中考复读四大问题
个案三:叛逆妹误入中职门
拥有广州户口的戚莹莹考了626分,本可以读公办学校的公费学位,还能上个不错的普通高中,为何也跑到职校来?其实,戚莹莹和妈妈都有点后悔。但由于填报志愿时她一个普通高中志愿都没有填,也无力回天了。
戚莹莹说,自己平时的成绩是不差的,只是到了初二有了叛逆期,成绩不稳定,波动很大,加上妈妈又怂恿她说,“朋友的小孩读中职在银行上班,收入很不错。”叛逆期的她又不知在和谁赌气,固执地坚持“要读就读最好的,要不就不读”。于是,填报志愿时无论老师怎么建议,她就是不填普通高中,只是报了中职学校。
结果考后成绩出来竟然这么好,有些后悔了,她想填报补录志愿,但发
现老三区已只剩下择校学位了,择校费要4万元。“想不到自己这一叛逆竟然闯了这么大祸”戚莹莹有些无奈,但当她听到读中职还能继续读高职拿大专文凭时,她又破涕为笑了。
现在追究自己叛逆的原因,戚莹莹说是因为初二的时候结交了一群不该认识的朋友,以前她是很文静,足不出户的,自从跟他们在一起之后心就都散了,没有把太多精力放在学习上。“虽然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初中三年真的很短,不能有任何的松懈。”这是她想给后来人说的话。
专家观点
选择普通高中还是中职?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王小棉教授建议,学生可以参考平时的学习成绩、心理测试、职业倾向能力测试、性格,发掘自己的能力。“兴趣要和自己的能力、性格联系在一起。如果有多种岗位适合,应该选择朝阳行业相关的专业。”
“如果是语言、数理逻辑比较强的考生,适合普通教育,如果学科学习能力一般,但动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好的,更适合选择职业教育,扬长避短。”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副处长余智德指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适合不同的学生,“根据调查,如果学生自主选择发展的道路,成长过程中更有自信,但如果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大流选择,则可能会压抑了他们的个性。”
相关推荐:
取消高中择校生? 广州未收到实施细则
广州中考:中职成高分外地考生选择"热门"
广东:公办高中3年内停止招收择校生
初中升高中:衔接班,到底该不该上?
如何做好初中升高中衔接?
广州:中考复读现象升温 人数已超高考
分享:初四过来人谈复读生那点事
专家解析广州中考复读四大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