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对物质组成的微观研究和定量研究使化学逐步成为在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都获得迅速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本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利用有关探索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使学生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
本主题的教学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从身边的理象和简单的实验人手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理解有关物质构成的微观概念;引导学生运用物质构成的初步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3.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街。
4.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
5.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①查找一些常见物质的熔、沸点,并说明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
②实验;水的电解。
③加热碘固体,观察发生的现象。
④实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干冰的形成和升华
·金刚石、石墨和C60
·海水的主要成分
·铁的几种氧化物
(二)微粒构成物质
标准
轰动与探究建议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①实验:比较空气和水在被压缩时的体积变化情况。
②观察并解释浓氨水和浓盐酸相互接近时的“空中生烟”现象。
④写科普小品;“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布朗运动
·“桂花十里飘香”
·STM(扫描隧道显微镜)与“原子操纵”技术
·原子结构模型
(三)认识化学元素
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2.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4.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5.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①查找常见食品的元素组成,并列表说明。
②查阅资料,了解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
③收集有关人体盛需的微量元素的资料。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农作物生长必需的化学元素
·人体需要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
(四)物质组成的表示
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1.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3.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4.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
①根据化合价写出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
②根据某种氮肥包装袭或产品说明书标示的含氮置推算它的纯度。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药品、食品标签上相应物质的成分及含量
·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