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方程式中“↑”和“↓”的用法
北京
上海
广州
武汉
西安
重庆
成都
长沙
长春
哈尔
杭州
合肥
苏州
太原
天津
徐州
厦门
郑州
宁波
青岛
南京
兰州
昆明
济南
深圳
沈阳
鞍山
大连
福州
佛山
贵阳
黄石
荆州
吉林
内蒙
洛阳
宜昌
湘潭
襄樊
新疆
无锡
唐山
镇江
河北
南通
株洲
南宁
南昌
化学方程式中,“↑”和“↓”是我们用来表示生成物和反应物不同聚集状态的符号。但是学生常常不能正确使用。这里通过一些具体例子说明这两个符号的用法。
一、表示气体产物
1.凡是反应物中都是固态或液态,而反应后生成了气态物质,就应该在这种气态物质的化学式后边用“↑”符号标出。如:
2KClO3
2KCl+3O2↑
CaCO3+2HCl=CaCl2+H2O+CO2↑
2.如果反应物中也有气态物质,生成物虽为气体也不用“↑”表示。如:
S+O2SO2 CO+CuOCu+CO2
3.固态或液态反应物,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生成物呈气体逸出,也应用“↑”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如:
NaCl+H2SO4=NaHSO4+HCl↑
如果生成物虽为气体,但溶解在溶液中,没有逸出,则不用“↑”表示。
4.固态或液态反应物,如果生成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气体的,均应分别用“↑”表示。如
2H2O
2H2↑+O2↑
5.反应物中的气体物质一律不用“↑”表示。
二、表示不溶性固体生成物
1.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生成不溶性沉淀物,则在这种沉淀物质的化学式后边用“↓”表示。如:
H2SO4+BaCl2=BaSO4↓+2HCl
这里生成的HC1存在于溶液中,不用“↑”表示。
Ca(HCO3)2CaCO3↓+CO2↑+H2O
生成物中的沉淀和气体分别用“↓”和“↑”表示。
2.如果反应物本身是固态,生成物虽是不溶性固体,也不用“↓”表示。
3.在溶液中反应的生成物虽然是可溶的,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呈晶体析出,也应用“↓”表示。如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中发生这样的反应: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H2O
4.反应物中的不溶性固体,也一律不用“↓”表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