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31 10:31:05

九年级化学教案:原电池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目的要求:1. 使学生了解原电池的化学原理
          2. 了解金属腐蚀,特别是电化腐蚀和金属防护的一般方法。
          重点、难点:原电池的化学原理和金属的电化腐蚀
          教学方法:探索法(启发引导)
          引入
          我们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必然要有能量的变化,也就是说化学能常常与热能、光能等相互转化。比如在一般化学反应里,常表现出放热或吸热的现象,有的化学反应还伴随有发光,产生电流等等。今天我们主要探讨的是有关化学能是如何转变为电能。
          实验
          初中我们就已经学习过,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不活泼金属就不能与酸反应置换氢气。
          (1)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平行地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Zn Cu
          H2SO4
          现象:锌片上有气体放出,铜片上无明显现象。
          分析
          Zn + 2H+ === Zn2+ + H2
          2e
          板书
          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单质失电子能力:强 弱(还原性)
          金属离子得电子能力:弱 强(氧化性)
          实验
          Zn Cu
          H2SO4
          现象:锌片不断溶解、铜片上有气泡、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结论
          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
          明确
          (1) (1) 锌比铜活泼
          (2) (2) 氢离子在铜片上获得电子
          板书
          电极名称 锌片(负极)Zn – 2e === Zn2+(氧化反应)
          电极材料 铜片(正极)2H+ + 2e === H2(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
          总化学方程式:Zn + 2H+ === Zn2+ + H2
          板书
          第六节 原电池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一. 一. 原电池:
          1. 1. 原电池形成三条件:
          (1) (1) 正负电极
          (2) (2) 电解质溶液
          (3) (3) 电极接触或导线连接
          2. 2. 原理三要点:
          (1) (1) 相对活泼金属作负极---- 电子流出-----氧化反应
          (2) (2) 相对不活泼金属(或碳)作正极------电子流入------还原反应
          (3) (3) 导线中(接触)有电流通过,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练习
          下列能发生原电池反应的是
          Cu Cu Zn Cu Zn Cu
          AgNO3 乙醇 硫酸 硫酸
          实质
          电极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结果
          活泼金属被氧化、被腐蚀。
          板书
          二、金属腐蚀与防护:
          1. 1. 金属腐蚀:金属(或合金)跟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反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
          (1) (1) 本质:金属原子失电子而被氧化
          M – ne == Mn+
          (2) 分类:
          化学腐蚀:金属与其他物质 直接氧化反应 金属被氧化
          (不是电解质溶液)(无电流产生)
          电化腐蚀:不纯金属或合金 发生原电池反应 活泼金属被氧化
          电解质溶液 (有电流产生)
          板书
          (3)钢铁腐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年级化学教案:原电池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