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31 10:32:55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溶解度

  课 时计 划
          备课时间:( )周星期( )
          教出时间:( )周星期( )
          2004年 期 总第( )课时
          计划 课时
          第 课时
          课题:溶解度
          教学目标:
          1. 物质的溶解性
          2. 固体的溶解度及温度对它的影响
          3.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4. 气体的溶解度及压强、温度对它的影响
          教学重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过程:
          [复习]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2.饱和溶液要在哪两个条件下讨论才有确定的意义;
          3.如何判断某溶液是饱和溶液,若该溶液不饱和,怎样才能使它变成饱和溶液。
          [引言]我们已经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里,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也就是说各种物质在水里的溶解能力不同。我们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讨论]根据生活经验,溶解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讲述]在很多情况下,仅仅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是不够的,人们需要精确地知道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最多能溶解多少溶质,这就要用到溶解度这个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分析]条件:一定温度下;
          标准:100克溶剂里;
          状态:饱和状态;
          本质:溶质的质量;
          单位:克。
          [举例]在20。C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我们就说氯化钠在20。C时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又如:在20。C时,氯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是7.4克,那就表示在20。C时,100克水中溶解7.4克氯酸钾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练习]1.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时是36克。
          (2)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
          (3)20。C时,50克水中加入18克食盐后溶液恰好饱和,因此,20。C时,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为18克。
          (4)10。C时,100克水里溶解了15克蔗糖,所以,10。C时,蔗糖的溶解度为15克。
          2.6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24克,填表:
          课题:溶解度
          溶质溶剂溶液状态温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3.20。C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1)20。C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
          (2)20。C时,食盐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讲述]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是什么关系呢?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它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一种性质。这种溶解能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与溶剂间的关系。而物质的溶解度,它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所能溶解的不同质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他们溶解性的区别。
          [填表]20。C时
          溶解度(克)10
          溶解性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练习]1.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无关的因素是( )
          A.溶质的性质 B.溶剂的种类 C.溶液的多少 D.温度的高低
          2.测定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时,所用溶液必须是( )
          A.浓溶液 B.稀溶液 C.饱和溶液 D.不饱和溶液
          3.20。C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10克A,40。C时,200克水中最多溶解20克B,则A、B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 )
          A.A=B B.AB D.无法比较
          4.6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克,这说明在 时, 水中最多可溶解 硝酸钾,形成 硝酸钾溶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