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中考化学考试说明:试卷结构的调整解读
2015全国中考时间
中招政策答疑50问
中考英语高分作文技巧
中考现代文阅读
中考体育训练计划
中考数理化压轴题
中考文科备考指南
中考志愿填报指导手册
语文复习周计划
中考一轮复习攻略
1.试卷分数、考试时间(没有变化)
总分为八十分,时间为一百分钟
2.试卷的试题难易程度(没有变化)
试卷由较易试题、中等难度试题、和较难试题组成,总体难度适中
注意:没有变化是指文字表述没变,并不表示2015年总体难度不变。
3.试卷的内容以及分数分配(发生变化)
2014试卷内容
分数分配
2015试卷内容
分数分配
物质构成与变化
22
物质构成的奥秘
12
身边的化学物质
22
物质的化学变化
12
化学与社会发展
8
身边的化学物质
26
化学基本实验与科学探究
20
化学与社会发展
8
化学计算
8
化学基本实验与科学探究
22
调整说明:突出"身边的化学物质"组块分数权重;加大"实验与科学探究"的分值。既要兼顾起始学科所学内容的比例多少,又要突出学科特点与特色。
4.试卷题型及分数分配(发生变化)
2014年试题题型
分数分配
合计
选择题(单选)
25
80
填空题(包括简答题)
30
实验题(包括简答题)
19
计算题
6
2015年试题题型
分数分配
合计
选择题(单选)
20(较2014减5分)
20
非选择题
(顺序与填空、实验、计算基本一致)
生活现象解释
60(加5分,不分栏)
60
科普阅读理解(新增)
生产实际分析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
基本实验
实验原理分析
科学探究
实际应用定量分析
调整说明:
1.将过去分设4道大题的题型方式调整为: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个部分,其非选择题又分为8个栏目。
2.明确了选择题为20分,非选择题为60分的分数分配原则,但没有规定非选择题各个栏目中的具体题量和分数分配,意在打破以往一些模式化、固定化的思维模式,为命题提供更大的创新空间。
3.新增加了"科普阅读理解"题型,以鼓励学生积极阅读科普类文章,提高科学素养。
4.题型调整,突显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突显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的课程理念,增强评价对教学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学的内涵发展。
四、参考样题分析示例:
1 .所选题目基本来源于近几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中的原题,适当进行了拆分与整合,个别题目为新编。
2.对所选题目力争做到内容全面,呈现方式多样,试题难度适当。
3.选择题题量大于20,意在提供尽可能多的题目类型,服务于复习备考。非选择题分为8个栏目,共设14个题。注意:各栏目题量及总题量与2015年中考试卷题量设置没有对应关系。
4.调整后的样题,共有36个题目。具有大题量、小分值特点,分值在5分以上的题目几乎不再出现(实验探究题除外),体现"拓展考试宽度,降低考试难度"的改革精神。
5.选择题分析的初步结论
? 删去的题:"裸着"考化学知识,学生重复训练、机械记忆的题。
? 新增的题:体现化学学科特点、核心内容、素材新颖,形式灵活。
? 选择题与以往相比,难度略增,22个样题中的16-22题与以往的20-25题相当。
6.非选择题分析
(1)形式:部分题没有题帽(23-25)。
(2)核心内容:典型物质-陌生物质;典型反应-陌生反应。
(3)素材:生活(衣食住行、材料-能源-环境-健康);科普(材料-能源-环境-健康);生产(分离、提纯、制备);组成变化(实验试剂现象)、实验(教材实验、综合实验);计算(生产-生活-实验)。
指向物质:典型物质-陌生物质的组构成和分类-名称、化学式、类别、元素(种类符号名称化合价);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与性质关联;制法-气体制备等。
(4)问题解决思路-思维能力要求:
回忆、复述、再现
辨识、关联、说明
7.非选择题的分析初步结论
对"拓展考试宽度,降低考试难度"的理解:
(1)拓展了知识的实际应用的宽度,降低了知识机械记忆的难度,关注核心知识的关联。
(2)"难度"以中考实际成绩为表现,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检测性反馈。
2015年"参考样题"的分析、统计
题型、题号
本题题量
本题分值
所选题目说明
栏目、板块分析
选择题
1-22
22
1
5(2011-16题)
17、18、22(均为2014年题)
选择题22分
非选择题
生活现象解释题
23
3
4
2012年26题(2)(4)、2011年27题(4)
共5个小题
约16分
填空
4个栏目
9个小题
35分
24
2
2
2012年26题(3)(5)
25
3
3
2011年27题(1)(3)(5)
26
4
4
2007年34题(2)(3)(4)(5)
27
3
3
2014年29题(1)(2)(3)
科普阅读理解
28
5
5
新编试题
共1个小题
约5分
生产实际分析题
29
2
5
2014年28题(2)(3)
共2个小题
约8分
30
2
3
2014年29题(4)
物质组成变化分析题
31
4
6
2014年30题
共1个小题
约6分
基本实验
32
3
4
2010年31题(1)(2)(4)
共1个小题
约4分
实验
3个栏目
4个小题
22分
实验原理分析
33
2
5
2010年32题
共2个小题
约11分
34
3
6
2014年32题
科学探究
35
6
7
2014年33题
共1个小题
约7分
生产应用定量分析
36
1
4
2014年35题,增加一问
共1个小题
约4分
计算
1个栏目
1个小题
4分
合计
选择题 共22个小题
约22分
(20分)
非选择题 共分1个栏目,14个题
可视为3个板块
约35+22+4-61分
(应60分)
四、给学生的复习建议
中考说明出来之后,咱们学生应该如何高效学习,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老师给出5点学习建议:
1、以北京中考真题、模拟真题为训练素材
2、对科普阅读理解的训练,此部分300-400字左右的文字,新题型、要求学生短时间提取陌生知识点,对学生来说难度十分大,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参考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初中化学三期标课中的阅读提炼,二者考察的要点和中心思想十分的相似。
3、多做实验,新东方优能一对一初中化学课程可以直接带领孩子在课堂上做实验。
4、在复习过程中要建立认识物质和反应的角度及角度间的关联,应用角度间的相互推理关系形成问题解决思路。
5、多看课本,尤其是课本中的小字部分,对知识的拓展延伸,加深对生活中出现的化学知识的理解。
有关课程的任何疑问,您均可致电400-815-1616,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专业老师会为您答疑解惑。
更多内容请点击》》优能1对1官方网站
新东方中考网精彩推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