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海淀区初三化学期末试卷解析(新东方版)
2015全国中考时间
中招政策答疑50问
中考英语高分作文技巧
中考现代文阅读
中考体育训练计划
中考数理化压轴题
中考文科备考指南
中考志愿填报指导手册
语文复习周计划
中考一轮复习攻略
期末考试结束后,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初中化学老师对海淀区初三化学期末试卷进行解析,分别从命题思想、试题分析两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命题思想
1、三个贴近:贴近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贴近教材、贴近教学实际。情景素材来源于教材;考察区域教学实情;体现化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在环境、能源、材料、健康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2、 三个凸显:凸显能力立意、凸显实验探究、突显学科思想及核心观念。基本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获取信息、表述信息和运用比较、分类、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的能力;用变化和联系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说明说明解释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个贴近、三个凸显是新东方一对一初中化学老师为大家总结的海淀区初三化学试卷的命题思想。
二、试题分析
1、 整体思路:新东方一对一初中化学老师分析2015年海淀区初三化学试卷整体思路如下:
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分布约为(6.5 : 2.5 : 1)
题型
题号
分值
容易题(>0.7)
略
53
中等难度题
(0.4-0.7)
22-24/28⑷②/29⑶①②/30⑴/31⑶③/32⑶③33实施实验ⅢⅤ/34
18
难题
(
25/29⑶③/30⑵③④/33反思、获得结论
9
2、精选试题分析
21.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其操作正确的是
A.炭粉和氧化铜:观察颜色
B.空气和氧气 :分别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
C.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试剂瓶口
D.氢气和一氧化碳:分别点燃,将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命题意图:中等难度-典型物质鉴别
考察要点:物质鉴别和检验方法选取的原则;常见的需鉴别的固体、液体和气体
22.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以下实验,最终U型管中两侧液面的相对高度不正确的是(加入试管中的试剂X所占体积忽略不计)
试剂X
试剂Y
相对高度
A
水
氧化钙(少量)
B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少量)
试剂Y
左低右高[来源:学#科#网]
C
稀盐酸
镁条(少量)
红墨水
左低右高
D
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
http://zhongkao.xdf.cn/201501/file://C:/Users/zonghua/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png
左高右低
命题意图:中等难度-典型反应在陌生装置中的反应现象
考察要点:气体联通装置的实验原理分析、典型反应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的特征分析,二
者间的推论关系
23.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4. Si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工业中有一句行话"从沙滩到用户",指的是利用砂子(主要成分SiO2)制取高纯度的Si,其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的目的是将二氧化硅转化成单止硅
B.②③的目的是除去单质硅中混有的杂质
C.上述反应中涉及到2个置换反应
D.上述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命题意图:中等难度-物质和反应的陌生信息利用-生产实际分析。
考察要点:梳理认识物质的多角度(组构成-元素、物质类别、微粒)和认识反应的多角度
(物质转化-物质类别和反应类型)。
25.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命题意图:中等难度-典型反应的定量分析。
考察要点:有时间维度-因变量在反应过程(从始态到终态)中表现出的变化趋势;无时间
维度-在不同反应终态,因变量随自变量改变而发生的变化趋势;常见因变量和自变量归类-体系中某物质或元素的质量、气体的体积或压强。
32.- 33 针对实验题
命题意图:综合实验-金属性质。
考察要点:金属与酸、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现象-结论(金属活动顺序的推理关系梳理)。
金属性质
反应
推论
A与酸反应
金属溶解、冒气泡或者溶液颜色改变等(不涉及剧烈程度比较)
A是氢前金属
A与B盐反应
固体质量或颜色改变、溶液颜色改变等
A比B活泼
命题意图:实验探究-混合物组成定性定量研究。
考察要点:读题技巧:快读-搜索要点:目的(提出问题)-核心物质或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铁的产物-固体X)-调动相关知识;带问题精读-解题。
33.【反思改进】:
解释型设问--对陌生信息的深度利用,推理路径长。
定位步骤Ⅴ,转变问题:固体X中若含有Fe3O4,加KSCN溶液也不变血红色,为什么?
33.【获得结论】:
命题意图:通过定量分析实验获得关于定性和定量的结论。
考察要点:先将问题聚焦和转换,再读方案。
聚焦和转变问题:固体X中一定含Fe和C,可能含有Fe3O4,各为多少克?
34-35针对计算题
命题意图: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基本计算(34);含杂质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35)
考察要点:计算题严格按照考试说明要求,不随意增加难度(今年考试说明中,化学式的计
算、溶液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不再综合)。
以上就是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初中化学老师针对各题进行命题意图、考察要点进行详细解读。
有关课程的任何疑问,您均可致电400-815-1616,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专业老师会为您答疑解惑。
更多内容请点击》》优能1对1官方网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