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青岛中考生物试题解读:为动脑动手、主动探究而兴奋
一、专家评价2015年初中生物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青岛市中考改革后的第一次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难度系数和标准较2014年有所提高。试题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紧扣课标教材,做到难易适中
试题考查内容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在试题的结构方面进行了调整,卷面分值调整为80分,其中选择题35分,非选择题45分,试题难度系数在0.65~0.7之间;低、中、高三档难度题目的比例为4:4:2。题目的设置、问题情境的呈现方面均与课本一致,引导师生认真研究教材,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例如,试题中大量的素材是来自于教材的示意图、曲线图、图解、表格及课后题,通过适当的组合、改编、拓展、整合,呈现给学生,学生们既不会感到陌生,同时又体现了试题的综合性。
2.突出重要概念,关注初高衔接
2011版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的重要概念”的要求,而这些重要概念大多是学生们在高中学习中会继续深入学习的内容。2015年的试题突出考查了课标要求的重要概念和与初高衔接有关的核心知识,考查形式多样,既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以此引导初中教师关注重要概念和高中知识,落实日常教学。试题中涉及到的重要概念和初高衔接知识包括显微镜的使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三大作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传染病和免疫等内容。
3.题目构思新颖,知识体系清晰
试题避免死记硬背的内容,避免成题,通过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呈现了新的知识体系。同时,题目在设计时,注意了题目呈现的逻辑性,体现了知识体系主线清晰、层层递进的特点。如,37题以“羊年”为问题情境,依次考查了基因型的判定、性别决定、基因的功能、细胞核的作用、哺乳动物的特征等知识,整道大题以“羊”将各小题联系起来,构思巧妙,综合性强。
4.凸显思维方法,重视能力培养
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应该尝试、应用、掌握一系列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分析曲线、画示意图和概念图、解读数据、绘制表格等。在今年的试题中出现的示意图、曲线图、流程图、表格等共有26处,较往年更多,引导教师在平日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34题将一个曲线图放到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判断正误,这就要求学生对血液流经不同器官时成分的变化有深入的理解;再如41题以图解的方式呈现了动物分类的方法,要求学生在看懂图的基础上回答问题,其中渗透学科的思维方法。
5.重视实验考查,关注探究过程
该试题重视理解实验过程,让学生理解掌握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重视对实验进行设计,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规律,灵活运用对照实验的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重视分析实验结果。试题利用了图表、资料等素材,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对照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技能、分析推断等多种探究能力进行了综合考查。本试题实验方面分值占总分的18%,涉及到了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观察细胞的结构、植物的三大作用、观察细菌和真菌、观察血涂片、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等方面,涵盖了初中阶段60%的实验。除了考查了实验的基本操作之外,还考查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如38题;同时还考查了学生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如36题。这些题目可以引导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认真对待实验教学。
6.密切联系生活,体现学以致用
选取了许多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语言表述上亲切自然,问题情境的创设真实生动,将基础知识融入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中,以此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多角度的思考,主动关注生物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如, 40题以“全国防灾减灾日”为背景,以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逃生演习为问题情境,选取的是孩子们熟悉的真实素材;再如41题,以“到崂山游玩”引出了对植物类群主要特征的考查,以“美味海鲜”引出了对动物类群的考查,生动有趣,过度自然。
二、教师评价
因为这是青岛市中考改革后的第一次中考,所以老师们对今年生物试题的变化非常关注。
总体来看,试题的难度和综合性都符合中考改革的要求,有一定的区分度,题目新颖,综合性强,能够考查出学生的真实能力。虽然卷面分数降为80分,但考查的知识点的覆盖面并没有受到影响。
今年的试题仍然注重对探究、实验类题目的考查。试题利用了图表、资料等素材,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对照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技能等多种探究能力进行了综合考查,涵盖了初中阶段大约60%的实验。除了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之外,还考查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如36题,以显微镜的使用为主线,依次考查了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临时装片的制作、动物细胞的结构、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血液的组成、细菌和真菌细胞的结构等内容;考查形式在普通问题的基础上还采用了找错、绘图、比较、分析曲线等多种形式,能够全方位的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评价能力。
最近几年的生物中考试题一直关注学生的生活,体现学以致用,今年的试题仍然突出了这一特点。选取的素材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在语言表述上亲切自然,将知识融入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中,呈现了很多真实、生动的题目。如,今年的5月12日是第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试题的第40题就以此为背景,以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逃生演习为问题情境,考查了反射弧的组成、反射的类型、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过程中肌肉间的协作、人体的呼吸、血液循环、一氧化碳中毒、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等内容,题目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相信很多学生都会感到很亲切。
这是给我的印象最深的两个特点,当然,这份试题还有很多亮点,比如关注了初高中衔接、注重知识体系、题目的逻辑性强等。
这份试卷的导向性很强,提醒我们平日的教学中,要关注概念教学,落实实验教学,注重双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多角度的思考,主动关注生物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逐步具备主动关注生命科学发展的意识,提高生物学素养。
三、家长评价
孩子考完生物以后,感觉试题很新颖,没有偏题和怪题,综合性比较强。孩子感觉平常的复习很有效,重点知识都复习到了。孩子还说,平日学习方法很重要,只靠死记硬背和大量的练习是不能的高分的,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练习和记忆,才是有效的。
四、学生评价
拿到试卷,第一印象是比较亲切,很多图和表格都是来自课本的,感觉不陌生。答题过程中,就能感觉到题目的综合性很强,问法也很新颖,要动脑思考才能正确作答。选择题比平日练得题目难,用的时间比平常多。非选择的每个题目都是综合题,考的面儿比较广,实验类的题目比较多。总体上说,没有什么偏题、怪题,虽然都是新题,但平日都复习到了,对能够取得好成绩很有信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