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复习资料:下册(1-3课)课时能力基础练习题(有答案)
九年级政治下册(1-3课)课时能力检测题(有答案)一、选择题(第小题1分,共24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
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答案
1.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是--------------------------------------------------( )
A.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B.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
C.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2.在奴隶社会后期,战俘不再被杀死,被强制从事生产劳动。其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 B.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C.私有制的产生
3.有一个人没有土地,只有几件铁制农具,为了活下去,他租种了别人的土地。终年辛勤劳动,但是每年要将收获的大部分产品交给出租土地的人,剩下的仅够其生存。这个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4.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用机器制造机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②工业革命就是资产阶级革命
③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④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在工业革命完成之后才最终确立起来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5. 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人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人用罗盘航海,中国人却用它看风水,外国人用鸦片治病,中国人却用它当饭吃。这说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 )
A.科学技术 B.劳动者 C.生产工具
6.《红楼梦》里贾元春入宫后回娘家省亲,其父跪拜,希望女儿好好侍奉皇帝。这种现象直接说明了封建社会存在着 ---------------------------------------------------------------------( )
A.森严的等级制度 B、.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封建土地所有制
7.“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话主要表明了--------------------------------------( )
A.脑力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归根到底都是建立在广大体力劳动者劳动的基础上的
B.在阶级社会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对立的
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为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8.19世纪,北美的易洛魁人和澳大利亚土著人仍然保留着这样的习俗:一个人死后,他生前所使用的生产工具就留在集体供他人使用。这意味着当时----------------------------( )
A.在共同劳动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B.主要使用石制生产工具
C.使用的生产工具归集体所有
9.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创造价值的一部分
B.追求剩余价值是当代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主要手段
C.无偿占有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也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源泉
10.下列思想中,体现封建精神统治的有-----------------------------------------------------( )
①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②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③不修今世修来世
④天下同姓是一家 ⑤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A.①③④ B.②④⑤ C. ①②③
11.下列反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事件是----------------------------------------------------------( )
①1769年瓦特发明蒸汽机 ②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 ③1969年美国阿波罗飞船登月成功
④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⑤1997、1999年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
⑥1989年因特网出现 ⑦1996年“克隆”羊“多利”降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⑥⑦
12.关于国家和阶级的关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 ②国家是在阶级对立的基础的产生的
③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④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13.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说:“我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很富有,在精神生活方面很贫乏。我们非常精确地到了月球,但在地球上却陷入了一片可怕的混乱中。”出现“精神生活方面很贫乏”和“陷入了一片可怕的混乱中”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 B.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4.下列各项属于阶级社会在生产关系方面共同点的是-----------------------------------------( )
A.剥削阶级都靠剥削他人的劳动来发财致富的
B.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剥削都带有隐蔽性
C.劳动者都没有人身自由且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
15.上个世纪90年代,东殴剧变和苏联的解体表明-----------------------------------------------( )
A.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并不是必然的 B.社会主义制度并不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
C.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曲折和过程
16.资本主义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点是 --------------------------------------------------------( )
A.都使生产力有了迅猛发展 B.都使生产力适应了生产关系的发展
C.都使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17.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下列选项能直接体现这一宗旨的-------------------------------------------------------------------------------------------------------------( )
A.我国高性能计算机芯片问世 B.诚实信用是现代经济生活的基本规则
C.我国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减轻农民负担
18.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区别在于
A.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 B.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不同 C.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19.近年来,转基因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科学家已研制出基因大豆等食品,并在进行将人类基因转入某种动物基因的试验,以便为人类器官移植提供来源。这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 )
A.促进了生产工具的改进 B.提高了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C.拓展了人们劳动对象的范围
20.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
A.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祖国统一、打击恐怖势力和维护世界和平
B.实现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C.实现总体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2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的根本原因--------------------------------------( )
A.垄断组织占统治地位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新科技革命的爆发
2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 ,本质在 -----------------------( )
A.坚持党的先进性 坚持执政为民 B.坚持与时俱进 坚持执政为民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执政为民
2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
A.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B.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4.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制定一切方针、政策必须坚持把______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党的基本路线 C.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2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
1.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社会包括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
2.原始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相适应的,因而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3.在原始社会,劳动者生产经验很少,生产工具简陋,劳动对象极为有限,这种状况决定了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必须归集体所有。--------------------------------------------------------------( )
4.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而封建士地所有制是以封建等级制度为基础的,以等级的高低决定占有土地的多少。-----------------------------------------------------------------( )
5.中国人民从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得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结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初步振兴了当代中国;未来中国的全面振兴,也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实现。--------------------------------------------------------------------------------------------------------------( )
6.在封建社会,农民受剥削的根源在于农民是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 )
7.在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了工厂,工厂以应用机器体系进行生产,按照机器进行分工,形成了社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这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生产。---------------------------------------------------------------------------------------------------------------( )
8.资本主义是靠暴力掠夺起家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
9.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 )
10.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爆发,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走向垄断阶段。--------------( )
11.新科技革命的爆发,使垄断资本主义向新的形式发展,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在一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
12.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消灭了剥削阶级和阶级斗争,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 )
三、简答题:
1.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产品分配方式有什么不同?从生产关系来看,促使这两个社会产品分配方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由此说明了什么道理?(6分)
2. 请在教材中分别找出以“标志”为关键词,以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变化三方面为内容的语句。(每方面一句)(6分)
3.阅读下表,并回答提出的问题(6分)
项目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人均收入
总值(亿元)人均(元)城镇(元)农村(元)
1978年3624.1379343.4133.6
2001年95933.375436859.62366.4
上述表格的主要说明了什么?试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变化的原因。(各写出一点)。
4.第二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制度有什么影响?由此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6分)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2分,共24分)
1.材料一: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它发源于美国,随后扩展到日本和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到20世纪后期,整个世界都被卷入了这场科技革命浪潮。
材料二: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的20多年,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
材料三: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克服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基本矛盾不断激化所带来的许多困难和问题,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并直接组织人、财、物进行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科技革命浪潮”指的是什么事件?其主要标志是什么?(2分)
(2)材料三中的“基本矛盾”指的是什么?试分析它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联系,我们可得出的一个主要结论是什么?懂得这个道理,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4分)
2.材料一:江泽民同志指出:“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八十年。在前八十年中,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在后八十年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空前团结和组织起来,冲破重重难关,革命斗争不断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材料二: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十六大的历史性贡献。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回顾中国经历的截然不同的两个八十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2分)
(2)党的十六大为什么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并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4分)
(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执政为民,这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试举2个实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1.B 2.A 3.C 4.C 5.B 6.A 7.B 8.C 9.B 10.A 11.C 12.B 13.C 14.A 15.C 16.A 17.C 18.A 19.C 20.B 21.B 22.A 23.B 24.A
二、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2. ×
三、简答题
1.答:原始社会消费品平均分配;奴隶社会,奴隶辛勤劳动创造的成果全部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勉强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2分)从生产关系来看,促使这两个社会产品分配方式变化的原因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不同。(2分)由此说明道理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基础,决定了产品如何分配。(2分)
2.金属工具的广泛应用,是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1分)到20世纪40年代,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爆发了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1分)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1分)(只要从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变化如生产工具、三次科技革命、三个阶级社会的形成即可)
3.上述表格的主要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分)。经济方面的原因: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了社会化大产的要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我国的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等等。政治方面的原因: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依法治国等等。(经济、政治各1分)
4.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2分)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了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2分)由此说明道理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分)
四、材料分析题
1.(1)“科技革命浪潮”是指新科技革命,其主要标志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的发明和应用(2分)(2)基本矛盾指的是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2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从一般垄断走向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2分)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结果必将导致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灭亡,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即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2分)(3)我们可得出的一个主要结论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分)我们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立志成为高素质的人才。(2分)
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的方向,代表中国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写“三个代表”,不写具体内容给1分,写“三个代表”具体内容得2分)(2)“三个代表”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21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2分)“三个代表”思想,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2分)(3)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必须坚持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分)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必须坚持执政为民。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分)举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西部大开发;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帮助下岗工人再就业等等。(举两例即得2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