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31 15:32:31

苏教版中考政治复习资料:期中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苏教版初三政治期中复习题(附答案)
          第Ⅰ卷 客观题(共30 分)
          一、单项选择(将正确选项用2B 铅笔填图在信息卡的相应位置。每题1 分。)
          1.十七大报告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等。对报告中的这段话,我们全面准确的理解是
          A.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B.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
          C.我国社会发展不和谐
          D.我国社会总体是和谐的,但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
          2.一滴水珠总想跃出大海,到外面去看整个世界。同伴劝他,他不听,鱼儿劝他,他也不听。一天,当海上起风时,他找准机会,猛的越出了海洋。可他刚一探头,风儿吹着,太阳照射着,他干涸消失了。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A.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 B.人类社会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
          C.社会的存在发展离不开个人 D.社会的存在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3.青少年关心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
          A.了解社会的变化 B.关注时事政治
          C.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D.乐于为他人奉献爱心
          4.“56个民族,56 支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56 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从文化上看,上述歌词体现了
          A.我国各族人民都对中华文化豹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B.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C.中华又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D.爱我中华,就是只要继承中华文化遗产
          5.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①继承中华文化的全部成果
          ②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③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融合,加以创新发展
          ④自觉抵制外来文化
          ⑤对外来文化要进行分析和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6.孙中山先生说过:“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民间谚语讲:“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人世间没有不曲折的路。”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
          A.人生就是不如意的 B.造成挫折的原因是自然因素
          C.人生难免有挫折 D.挫折也是一种财富
          7.刘某刚进初中时是班长,表现积极,学习努力但到八年级时,结交了几个不良朋友而且又沉溺于电子游戏,使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中考时未能考上普通高中,又不愿上职业高中,于是整天不务正业,东游西逛。刘某遭遇挫折的最主要因素
          A.是可以控制的 B.是不可控制的
          C.不是他自身因素 D.是他自身因素,但通常是难以控制的
          8.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青少年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缺乏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评价
          ②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
          ③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弱
          ④ 挫折对人的打击是巨大的,成功的人生不需要挫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9.初中学生小李在最近的几次考试中,成绩都不够理想,他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决定放弃学习,去找一份工作。从法律角度讲小李放弃学习的错误在于
          A.他没有认识到学习对他成长的重要意义
          B.他没有认识到读书学习是初中学生对社会对国家必须履行的义务
          C.他没有认识到学习是人们生存的一种方式
          D.他没有认识到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对人的一生有重要的影响
          10.调查表明:某市中学生学习压力大,普遍存在各种困惑.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平均每晚学习在3个小时或3个小时以上,61.74 %的被调查者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下列对学习压力与学习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没有学习压力,可能会使人失去动力,停滞不前
          ②学习压力,会造成过度紧张,降低学习效率
          ③过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人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④ 要理智地面对学习压力,变压力为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11.下图数据说明了
          年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人均平均预期寿命(周岁)城市居民储蓄存款余款(亿元)
          1989年6.768.555000
          2002年1071.480000
          2005年24.9773134500
          A.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变化 B.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人们过上了全面小康生活 D.科学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2.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中,惠普、三星的两大总裁在谈及企业生存的关键靠什么时,双方都认为团队精神是关健,这样的企业才是充满生机与活力,才会有创新。这里的“团队精神”就是指
          A.竞争意识 B.公平意识 C.合作精神 D.诚信美德
          13.合作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B.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变化
          C.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丁的要求
          D.科技的进步和分工的发展
          14.美国学者朱克曼曾做过一项研究,他发现自1901年诺贝尔奖颁发以来的75年中。 288位获奖者中的2/3的科学家是与人合作而获奖的。他又以25年为时间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与人合作而获奖者,第一个25年为41%,第二个25年上升为65%,第三个25 年竞达到79%。这表明
          A.合作可以集思广益,优势互补,激励创新,不断地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成果
          B.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与他人合作才能成功
          C.合作可以使人们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增强团结
          D.乐于合作,善于合作,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zkthree 发表于 2016-7-31 16:09:50


       
        15.竞争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它的消极作用表现在
          ①盲目的竞争会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②经常成功也会使人骄傲自满、固步自封
          ③激烈的竞争会引起过分紧张和焦虑
          ④竞争能促进个人的进步成长和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目前,在银行柜台前都画有一条“l米线”,要求未办理业务的顾客在1米线外等候。这种做法是为了保护公民的
          A.财产所有权 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 D.人身自由权
          17.百年奥运梦想实现,其根本原因是:
          A.我国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 B.我国己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C.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D.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18.浙江农民张召良把批准违规征地的省政府告上法庭,获胜诉。这一事实从一个侧面说明
          A.依法治国要求公民严格守法
          B.依法治国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
          C.加强法制建设必须制定完备的法律
          D.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必依
          19.对于“善意的谎言”,我们正确的理解是
          ①善意的谎言有时能使复杂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所以我们提倡多说“善意的谎言”
          ②只要出于善意的目的,说谎是应该的
          ③对于“善意的谎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有时善意不一定带来好结果,因此要慎用“善意的谎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20.在法律活动课模拟表演中,“德先生”对“法博士”说:“没有你的帮助,治理国家有时我有心无力。”“法博士”回答道:“没有你的支持,我有时也鞭长莫及。”这段对话表明
          ①法律即道德,道德即法律 ②法律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③法律与道德是有区别的 ④法律与道德是有密切联系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二、判断(正确的将 A 涂黑,错误的将 B 涂黑,用 2B 铅笔图在信息卡上的相应位置。每题 1 分。)
          21.现代文明的产生,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
          22.在我国,承担责任要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提倡忽视个人、家庭责任。
          23.青少年之所以容易产生挫折感,是因为产生挫折的客观因素通常是难以控制的。
          24.克服考试过度焦虑的关键是降低学习压力。
          25.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说明合作可以互惠互利,共享成果。
          26.合作与竞争的全新释义启示我们:合作与竞争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27.诚信社会是建设诚信政府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诚信社会。
          28.做一个诚实的人,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
          29.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
          30.我国的依法治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依法治国一样,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第Ⅱ卷 主观题(共20 分)
          三、简要回答(共10分)
          31.从 2006 年起,我国开始实施“五五”普法教育规划,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其中,青少年是重点教育对象之一。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为什么要把青少年作为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 (4分)
          32.材料一:最近我们国家发生了一起婴幼儿奶粉的公共卫生事件,给消费者特别是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材料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我们立即采取了果断措施,包括公开信息、坚决地将有害的奶粉和奶制品下架、封存并且销毁;及时开通全国统一的健康免费咨询热线;各地医院专门设立“奶粉事件特殊门诊”,提供免费检测和医疗;依法严肃查处事件的肇事者和责任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有毒奶粉进入市场,从竞争性质看,属于什么竞争?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2)我国政府以对人民负责的精神,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这说明了什么?
          四、分析说明(共10分)
          33.材料一:学习了初三政治后,小明懂得了很多道理,于是他积极行动起来。小明经常用照相机记录家乡改革开放的新变化,与老师、同学分享。尤其注意收看、收听有关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神七”发射等重大事件的相关报道。积极参与为灾区捐款、捐物活动;积极参与“我为奥运添光彩”社区公益活动;利用节假日对所在居民小区及周边小区的环境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向物业管理部门提出整改意见等。
          材料二:小明通过上网,更加详细的了解了神州七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许多相关资料。其中对他感触最深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建立在民族精神基拙上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
          阅读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小明的上述行动,对于成长在社会中的我们应该感悟到哪些道理?(4分)
          (2)材料二中的两种精神,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重要意义。请选择其中一个精神,谈谈你的认识。(2分)
          (3)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为了个人事业的成功以及对社会有贡献,你应该从现在起准备好哪些为人处世的基本素养?(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ACBCCADBD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CCAABDBDC
          二、判断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ABBBAABAAB
          三、简要回答
          31.青少年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2分)学习法律知识,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1份)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履行公民的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广大青少年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分)
          32.(1)不正当竞争。(2分)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2分)
          (2)我们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民群众生活,一切从维护人民利益出发。(2分)
          四、分析说明
          33.(1)感受社会变化;关心社会发展;学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4分)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或:全社会、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2分)
          (3)树立合作意识,善于合作;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正确参与竞争;树立公平意识,公平的对待人和事;树立诚信意识,重诺守信,对事负责,说老实话、做老实人;树立创新意识,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树立法治观念,自觉守法,正确用法。
          (以上要点答出一个给1分,答出3个即可给满分。满分为4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中考政治复习资料:期中考试复习题(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