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政治复习资料:民族团结专题复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加强民族团结 促进共同繁荣材料点击
材料一2010年9月19日上午,2010年民族团结进步行动新闻采访团一行到鼎城区采访,这是本年度民族团结进步行动集中采访活动的最后一站。鼎城区是全省少数民族散杂聚住的大区,全区少数民族人口约3.5万人。近年来,该区在贯彻落实民族政策、致力促进少数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是做好工作的组织保障,结合鼎城区实际情况,制定了常德市鼎城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了18条政策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材料二 新华网北京2010年10月7日电:国家民委负责人近日表示,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发布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围绕主题,创新形式,讲求实效,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各项活动,唱响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旋律。
材料三 2010年11月23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新疆人民会堂举行。会上表彰了塔城地区爱心妈妈协会等122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阿斯姆古丽・阿布都克热木等258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说,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承担着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责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始终坚持把做好民族工作放在关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的高度来抓,把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与新疆民族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使新疆民族工作呈现新局面。
材料四 2011年1月7日,泉州市全市民族宗教工作会议召开,研究部署2011年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民族宗教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要充分认识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性,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扎实推进各民族团结进步;要把握政策,创新举措,发挥宗教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正确认识并大力弘扬宗教文化,深挖资源,有效利用,巧搭平台,在更高的层次、更广泛的领域打造一系列富有泉州特色的宗教旅游文化品牌,提升泉州宗教影响力,全面推动民族宗教工作稳步提升,科学发展。
考点链接
1.为什么要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新中国,我国的国情要求民族团结。(2)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有利于边疆和全国的稳定。(4)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要求。(5)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
2.为维护民族团结,国家采取了哪些具体政策、措施?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修建青藏公路、铁路;建设“西气东输”工程;实施“援藏工程”;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贷款”:中东部地区在省级重点中学中开办“西藏班”、“新疆班”;等等。
3.为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我国政府该怎么做?
(1)经济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2)政治方面:贯彻执行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犯罪分子,维护民族团结。(3)文化方面: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的心态,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珍惜、保护各民族文化。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等等。
4.我国存在的不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因素有哪些?
(1)藏独和疆独分裂势力依然存在。(2)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贫富差距。(3)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力度不够。
5.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经济方面: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政治方面:有利于边疆稳定、巩固国防,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3)文化方面:有利于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事业。(4)社会方面:有利于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断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力保障;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全国人民的支持;等等。
7.少数民族地区取得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3)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8.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把经济搞上去,是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有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是建设边疆、巩固边防的基本保证;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在民族工作中的体现,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9.青少年能为民族团结做出哪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1)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2)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3)坚决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依法服兵役。(4)拥护,支持,宣传我国民族政策,积极参与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5)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一展身手
1.教育部规定,2010年增加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民族团结教育教材,该教材从小学到高中共分四册。此项措施 ( C )
A.将开启广大学生对民族问题的全新的认识
B.将直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C.将有利于民族团结原则的落实
D.将消除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和不平衡
2.在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胡锦涛强调,只有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中华民族才能拥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从中感悟到 ( D )
①维护民族团结和稳定是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民族团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进步的政治保证 ③解决民族问题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 ④维护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应尽的义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10年6月25日,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与社会建设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致信要求做好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下列关于“促进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建议值得肯定的有 ( BCD )
A.用汉族文化代替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
B.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D.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经济扶持力度
4.2010年6月2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在乌鲁木齐召开。活动从今年6月开始,到2012年10月基本结束,历时两年半。举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有利于 ( ABCD )
A.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B.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教育
C.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D.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5.材料一 在我国漫长的边境线上,有l.9万公里在民族自治地方。全国136个边境县,有
107个是民族自治地方。边境地区总人口2 2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将近一半。为了促进边境地区的发展,2000年兴边富民行动正式实施。2010年是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0周年。
材料二 全国兴边富民行动工作会议2010年11月20日至21日在云南召开。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相关省区和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支持力度,边境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
突破,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10年,是边境民族地区
发展最快的10年,是边境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10年,也是边境面貌变化最大的10年。
(1)材料体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2)联系所学知识,说说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10年来民族地区发生巨变的原因。(两个方面即可)
(3)青少年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两个方面即可)
【参考答案】
(1)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2)①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③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⑤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3)①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②与各民族同学平等相处,自觉帮助身边的少数民族同胞。③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稳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