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31 15:34:18

2011年中考政治复习资料:主观试题(二)“启示”型题目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主观试题(二)“启示”型题目专项练习
          启示型的设问一般是“给我们什么启示?”
          解题方法: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在对所给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提炼的基础上,从中先归纳出材料所反映的知识和道理,然后再推论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典型例题:
          1.材料一:胡锦涛主席为2005年度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颁奖。
          材料二:在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奖名单中,有两组数据特别引人注目:与过去获奖者大多是科研院所和高校不同,今年各类企业几乎占据了获奖者的“半边天”――52.3%的获奖项目由企业独立承担或参与完成,产学研合作的项目占36.4%;民营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数量越来越多,占本年度国家科学进步奖项目的17%。
          (1)请写出材料一中两位科学家名字。胡锦涛主席为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颁奖说明了什么?(4分)
          (2)材料二中的变化反映了什么?(2分)
          (3)从上述材料中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6分)
          2.材料:17岁时的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只有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才会被历史和经验赞美为“高尚的人”、“最幸福的人”、“最伟大的人”,并成为“人人敬仰的典范”。
          (1)马克思的职业选择观对你有什么启示?
          (2)请你也为自己“设计未来”,写出你的终极目标以及为实现终极目标所采取的措施。
          3.材料一:初二学生小赵出于好奇在同学的唆使下光顾了钱某开办的网吧,钱某说这是小赵第一次来网吧,作为奖励前十次都可以给小赵半价优惠,从此小赵便经常出入钱某的网吧,以致学习大幅度下降。
          材料二:初一学生小李在网吧连续上网两天两夜,最后固无钱支付上网费用,竟被网吧老板朱某殴打致死,案发后朱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
          (1)从小赵的经历看,为什么要保护未成年人?(4分)
          (2)钱某和朱某都违反规定接纳未成年人上网,但两人的行为也有明显的不同。请问两人的行为有什么区别?(3分)
          (3)小赵和小李的经历,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3分)
          

zkthree 发表于 2016-7-31 17:04:17


        4.为了解决我国资源缺乏的状况,某班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调查,通过查阅图书资料和网上搜索,他们获取了如下资料:洗澡擦肥皂时关水龙头,可节约用水20立方分米;用口杯接水刷牙,只耗水0.5立方分米,开着水龙头刷牙,则耗水约15立方分米;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0.8吨再生纸,等于少砍17棵树。
          (1)上述材料反映什么问题?(2分)
          (2)看了上述数据,你有何启发?(4分)
          (3)也有一些同学看到上述数据后不屑一顾,他们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还为一张纸、一杯水计较,太小气了。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
          1.(1)叶笃正、吴孟超   说明党和国家重视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国家主席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
          (2)材料二反映了企业在我国技术创新体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3)国家: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充分发挥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尽快健全我国的产学研体系等。
          个人: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敢于质疑,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努力成为创新型人才;积极参加科技创新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确立主人翁意识,履行社会责任。
          2.(1)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社会的不良影响,或对人才的认识有偏差,不能正确认识普通劳动者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等。
          (2)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成就什么事业,只要能够为人类的幸福做出贡献,实现自身的价值,就是高尚的、伟大的。我们要牢记我们的历史使命,承担我们的社会责任,使自己的活动有意义,是自己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投身到历史前进的大潮中。(3)略。
          3.(1)未成年人各方面还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2分);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人的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因素还存在着(2分)。
          (2)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处罚的机关不同。(3分)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1分);正确对待网络(1分);依法自律(1分)。 (只要符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每点1分。
          4.(1)我国淡水和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破坏、浪费现象严重,使用效率不高。(2分)
          (2)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节约资源;珍惜、节约资源应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4分)
          (3)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如果我们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就不注意节约,势必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所以,珍惜一滴水、一张纸不是小气,而是珍惜资源的具体表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1年中考政治复习资料:主观试题(二)“启示”型题目专项练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