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31 15:34:18

2011年中考政治复习资料:“反映”型题目专项练习测试题及答案

  “反映”型题目专项练习试题
          反映型的设问有上述材料“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等。
          解题方法:反映型题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则是理性的,也就是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述。解答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即采用定点一联系一疏理、作答的解题思路。
          典型例题
          1.材料一: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75%靠技术进步,2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而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以廉价的劳动力、消耗大量能源、承受巨大的污染为代价。
          材料二:我国出口一台79美元的MP3,中国企业获得的纯利润仅为1.5美元;掌握核心技术的发达国家,只需一纸技术合同就拿走了我们大部分的利润。我国汽车业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仅占10%,因此我国汽车工业被称为“年过半百,还未学会走路”。
          材料三:2006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面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2)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应实施哪些战略?(2分)
          (3)为什么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2分)
          (4)作为中学生你打算怎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2分)
          2.[喜看“神六”遨游太空(附图)]
          材料一:2005年10月12日9时,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于17日成功返回。
          材料二:从“神舟”一号至四号顺利升空,到成功发射“神舟”五号,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再到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双人、多天飞行,我国航天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材料三:与“神舟”五号相比,“神舟”六号更具有科技含量,完成了110项技术革新。如果说“神舟”五号飞行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历史性突破的话,那么,“神舟”六号承载的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重大突破——它标志着:中国的载人航天进入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新阶段。这说明,我国正在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从“神五”到“神六”,从飞船、火箭到人员设备,几乎每一个关节点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始终不变的,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用不懈奋斗和无私奉献所凝成的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教材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当你在电视上看到“神舟”六号腾空而起、直冲云宵的画面后,你的感受是什么?(2分)
          (2)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什么?(2分)
          (3)在当今社会,我国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的理由是什么?要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我们应坚持怎样的发展战略?(3分)
          (4)青少年应怎样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立志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分)
          [密切关注人类生存环境]
          

zktwo 发表于 2016-7-31 16:19:18


        3.漫画:悟空重返花果山。
          观看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孙悟空重返花果山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你设想这种景象出现的原因。(4分)
          (2)从法律的角度说,要避免出现漫画中的景象,必须怎样做?(2分)
          (3)这幅漫画对我们人类有何警示作用?(2分)
          参考答案:
          1.(1)材料一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材料二说明我国缺乏自主知识产权。(2分。其他答法,可酌情给分)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2分。如仅答自主创新战略给1分)
          (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增强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2分。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给2分)
          (4)①要刻苦学习,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②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③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④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2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给分,但最多不得超过2分)
          2.(1)提示:可从下列几方面回答:①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②向航天工作者学习,肩负时代重托。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本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党的基本路线等。(2)表明我国的航天技术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表明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表明我国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3)理由:①科技进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或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③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④当今时代,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⑤当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能不能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优势,关系到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决定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战略: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4)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正确选择人生目标,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3.(1)景象:树木被砍伐,水资源奇缺,猴群数量减少。原因:人类在改造、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过多地损害了自然,不注意保护资源,出现了严重的资源问题,破坏了生态平衡。(2)①必须建立健全保护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且严格依法办事。②必须切实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落实保护和治理环境的基本制度。③公民应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法律义务。(3)人类必须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节约资源,保护动植物,否则,将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1年中考政治复习资料:“反映”型题目专项练习测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