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复习资料:法律的尊严同步练习题
第十二课 法律的尊严一.学习目标
1.了解依法治囯的内涵, 重要意义及基本要求
2.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知法守法, 自觉用法.
二.知识要点(预习课完成)
1.什么是依法治国?实施依法治国有哪些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83.84
2.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P86
3.在我国. 为什么说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P88
4.我国建立了哪些民主监督制度? 请列举你知道的途径有哪些?p88.9o
5.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我们必须具什么样的素养?P9O
三.知识网络
含义
依法治国 重要意义
法 有法可依 遵守法律
律 基本要求 有法必依
的 执法必严 四者缺一不可
尊 违法必究
严 尊重法律. 追求公正
正确行使权利 权利义务的统一 自觉遵守和
与法同行 自觉履行义务 维护法律
行使自已享有的监督权
四.基本知识(预习课完成)
1.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3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A.~1~2~3 B、~1~3~4 C、~2~3~4 D、~1~2~3~4
2、2007年,我国有59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开始实施,走进我们生活,这表明我国努力实现(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3、中学生享有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权利,同时也必须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和其它有关网络的规定,这表明( )
A、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
C、公民先有权利,然后履行义务 D、权利是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义务是国家规定的
4、“制定法律的目的是将法律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并发挥作用,如果有法不依,已有的法律就是一纸空文”这说明了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5、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有( )
~1法律体现着国家和人民的意志~2法律是公平和正义的象征。~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仼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4有了完备的法律体系,就能实现依法治国
A、~1~2~3 B、~2~3~4 C、~1~3~4 D、~1~2~4
6、安微省合肥市政府原副秘书长李光璋因受贿240万元,获刑13年,并被没收个人财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民的权利是广泛的,可以为所欲为 B、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
C、法律面前领导干部可以与众不同 D、公民只要不贪污受贿,什么事都可以做 7、据报道,上海市从方便群众出发,广泛采用热线电话、电子邮件的方式倾听民声,及时了解大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上海市的做法( )
A、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表现 B、赋予了市民直接管理上的权力
C、为市民行使监督权创造了条件 D、体现了上海市的通信事业十分发达
8、中南大学二年级学生曹裕就家乡政府因盲目投资等原因负债数百万元,严重影响该乡经济发展一事致信温家宝总理,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曹裕的行为( )
A、超越了公民行使的合法权利 B、损害该乡政府的形象
C、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表现 D、维护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利益
9、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悬而未决的公民维权事件、经过媒体曝光后都迎刃而解了,这说明( )
A、媒体的监督权已超过了有关部门的权利
B、媒体监督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比法律更有效
C、新闻媒体是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有效途径
D、新闻媒体可以直接参与政府的行政管理
五.拓展延伸(展示课完成)
1、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工作平台上与广大网民在线交流。他说:“网友们提出的一些意见、建议,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与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作決策、办事情都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集中人民群众智慧。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1)网友们可以提意见并被国家领导人关注说明什么?
(2)如果你也有与国家领导人交流的机会,你将会说些什么?
(3)就我国公民如何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谈一谈你的看法。
2、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国家审计署在对救灾款物审计时,发现2起违法违规事件:一是河南安阳工商联主要负责人擅自将27.11万元捐赠用于购买救灾物资,其中涉嫌以权谋私。二是中国工商银行绵阳涪城支行用“抗震救灾特别费”为本行职工购买名牌运动鞋。上面案件被曝光并受到严肃处理。
(1)审计署的做法表明我们是如何治理国家?这种治理国家的要求是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治理国家?
(3)我们青少年应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附参考答案:
四、1、D 2、A 3、A 4、B 5、A 6、B 7、C 8、C 9、C
五、1、(1)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即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我国建立了广泛的、多渠道的民主监督制度,包括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群众、社会组织的监督等,以保证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公民的监督和建议权的充分实现给我们发现自身工作中的不足提供了机会,所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2)示例:加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提高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加强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监督;提高国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等。(3)~1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要遵守法律,履行义务,又要依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2公平和正义是人类永恒的理想。法律体现着国家和人民的意志,代表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公平和正义的象征。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素养。~3学做议案,是培养我们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能力的好方法。我们要提高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责任感和能力。
2、(1)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我们的生活离不可法律,国家的治理也离不开法律。(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我们与法同行,树立法治观念。掌握法律武器,自觉地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同违反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作斗争,这是法治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的素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