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知识点:2010年初三政治中考模拟试题
2010年初三政治中考模拟试题考试时间:50分钟 卷面总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
4月18日,走进孤儿学校板房教室,胡锦涛总书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并领着孩子们大声朗读。这一举动使孩子们情绪高涨,也增强了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信心和力量。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意志控制法 B.自我暗示法 C.情绪升华法 D.注意转移法
2. 培养羞耻之心,就是要在内心建立起辨别善恶、是非、美丑的标准。这个“标准”是 A.由“知耻”而“记耻”,由“记耻”而奋发
B.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C.不追求表面的荣耀和光彩 D.是否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
3.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你认为人活在世上,什么事情是最难的?”他回答说:“认识自己最难……”一个人要正确地认识自己,需要
A.只相信自己,以自我为中心 B.特别要重视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C.实事求是,不过高估计自己,也不低估自己 D.时刻关注自己的短处和不足
4.在2009年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4×200米自由泳和女子4×100米混合泳两个接力项目决赛中,中国队奋勇夺金并打破世界记录。但从个人单项成绩看,参加两项接力的选手中最好的是获得铜牌。这启示我们
A.在社会生活中,合作比竞争更为重要 B.只要加强合作,就一定能成功 C.竞争需要合作,合作有利于成功 D.要在公平、公正、文明的竞争中共同提高
5.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用于文化生活的消费不断增长,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已经成为许多城乡居民的生活内容。这主要说明
A.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人民生活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C.我国物质文明不断发展 D.人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6.目前,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1亿多人,创造的GDP已经占到我国经济总量的40%左右。可见,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
A.增加财政收入,控制国民经济面脉的关键因素 B.促进就业,繁荣市场的重要力量 C.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D.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7.在我国,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下列对于这些保障制度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B.这些制度的规定保障了我们的一切权利 C.有了这些社会保障制度,即使失业,我们不用再找工作
D.社会保障就是保证大家同时富裕。
8.2010年3月5日—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胜利召开。大会审议并通过了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主要说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代会具有最高监督权和决定权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立法权
9.回顾历史,我们这艘“中国号”巨轮之所以能经受住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在到处是急流险滩的航程中劈波斩浪,高歌向前,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归结起来根本原因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科学发展观D.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0.当前不少媒体中设有“读者来信”、“市民直通车”等栏目,及时刊登或展示群众对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为公民充分行使
提供了重要途径。 A.批评、建议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政治自由 D.劳动权、休息权等经济权利
11.2009年10月8日至2010年2月14日,“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在比利时举办。这是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新的标志。该艺术节的举办
①进一步扩大了两国间文化交流,增进了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 ②对于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③有利于在交流与交融中重拾中国的文化自信,重塑中国的文化形象 ④将使中华文化成为欧洲文化的主流 A. ①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①②③
12.2009年12月1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哥本哈根表示,中国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这反映出我国 ①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②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③坚持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中心 ④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二、简要分析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共14分)
13.材料: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发生7.1级地震。灾难发生后,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等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一批批物资、一笔笔善款、一批批志愿者正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运往、汇往、赶往灾区,全国人民惦记着灾区的同胞。大灾面前,藏、汉等各族同胞英勇顽强,无分藏汉、无分僧俗,积极自救互救。很多藏族群众、僧侣和汉族群众、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官兵等战斗在一起,各族同胞手挽手,肩并肩,团结互助,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合力抗灾的动人之歌。
材料体现了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观点?(至少从三个角度,6分)
14.漫画解读: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毒筷子”的制作过程,让人触目惊心。为了使筷子看起来更白、不生虫子,工人在制作时使用工业硫磺。而在抛光这一环节中又加入了石蜡。在处理发霉变质的筷子时,加入双氧水,黑筷子很快就变白了。为了使双氧水发挥更大的功效,还会加入工业无水焦磷酸钠。筷子的整个制作过程中先后共加入的四种物质,全部都是化学原料。这些物质无疑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卫生筷俨然变成了“毒筷子”。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判断:“毒筷子”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哪些权利?(3分)
(2)请思考:如何杜绝此类侵害消费者权利的行为再次发生?(5分)
三、实践探究题(要求语言简练,联系书本知识,条理清楚,思路清晰。共12分)
15.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牟5月1目至10月31日举行,这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个世界盛会,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类世博会。某校学生为了迎接这一盛事,组织了一次论坛活动。请参与下列问题的讨论和思考:
【实力世博】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1月15日考察世博会筹备工作时强调:我们要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有何意义?(4分)
【科技世博】世博会举办期间,世博园区内汽车尾气将实现“零排放”,一千辆新能源汽车将承担世博园区内的交通任务。同时,世博会的照明将全面废弃旧式灯泡,取而代之的是半导体照明(LED),在不减少亮度的基础上可节省能源百分之九十。世博园区的太阳能发电总功率预计可达十兆瓦……同时,上海世博会必将成为各国展示科技实力的“竞技场”。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中“零排放”“ LED” “太阳能”体现了我国实施了哪些战略国策?(2分)
【文化世博】在上海世博会上,将有100多个国家利用世博会平台展示多元文化,这将增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一次握手与对话。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次“握手与对话”?(4分)
【行动世博】为了增加同学们对世博会的知晓程度和关注度,请你设计两个切实可行的宣传活动(2分)
参考答案:
1.CBCCA AACDA DD
2.从党的性质和宗旨、新型民族关系、民族精神、传统美德、公民义务、积极面对挫折等角度任谈三个,每个角度2分。必须要答出观点。
3.安全权、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每个1分,少写一个扣一分,多写不扣分);从国家、社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角度组织答题。三点四分,同一个角度只给一份。
4.(1)意义:办好上海世博会,能够展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巨大成就和文明进步形象;能让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极大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使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能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能够促进我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间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流合作;促进我国和上海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于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也将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传播、普及科技文化知识。(2)科教兴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写全2分,少一个给一分)
(3)
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相互尊重,和谐共处.(2分)广泛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1分)也积极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或中国文化走向世界;1分)。
(4)宣传形式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