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3中考政治:第四单元 情系祖国 测试卷
第四单元 情系祖国 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1.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朝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大多数”比平均数“更重要。这一提法更加关注大多数老百姓的收益情况,以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这体现了
①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经济,必须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② 社会主义的目标要求 ③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要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 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C.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D.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动摇
C.以工人阶级领导不动摇 D.改革开放政策不动摇
2006年3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诤言议国事,寸言系民情,就《“十一五”规划纲要》进行了34处修改完善,同时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文件。据此回答14~16题。
4.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主政治协商制度
5.此次会议审议并通过政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工作报告这一事实反映了:………………………………………………………………………( )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③政府、法院、检察院必须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它监督
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代表大会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如果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比作为大海中航行的巨轮,那么指引它不断前进的灯塔是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科教兴国战略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7.我国之所以要对外开放,是因为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对外开放为中心 B.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强国之路 C.对外开放是当前首要任务
D.我国要加入世界贸易组 8.对改革认识正确的有 ①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③改革是指经济方面的改革④改革是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60年代在天上(太阳),70年代在墙上(挂钟),80年代在手上(手表),90年代在腰上(传呼机、手机)”是对20世纪老百姓看时间的方式的生动写照。这主要反映了
A、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D、90年代以来,我国的科学水平处在世界前列
10.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和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举措。这一系列举措体现了社会主义
A、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B、同步富裕的根本原则 C、同等富裕的根本原则 D、均衡富裕的根本原则
11.优秀共产党员王延勤真心为民办实事、做好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残疾人手中。他的做法 ①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②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④ 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2.在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选举产生。某市(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由 选举产生的 A、本市全体公民 B、本市全体选民 C、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
D、各单位人民群众
13.下列属于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生命健康权 C、财产权 D、监督权 14、关于公有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 ③、是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 ④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 ②③④ 15、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在1979年占全国GDP的比重不足1%,目前已超过三分之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 B、非公有制经济已占主体地位 C、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 D、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最终确立
16、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购买股票所得的股息收入分别来自于 A、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劳动要素和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劳分配和福利分配 D、都是劳动收入 17、我国现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最基本依据是 A、三个代表要求 B、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路线 C、党的指导思想
D、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18、据我省有关部门最新统计,在我省近万家骨干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已占据“半壁江山“,其中一批企业借助改革开放优惠政策快速崛起,成为行业中的排头兵。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非公有指经济
A、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B、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居主体地位 C、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二、判断题
1、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就确立起来 2、“三个代表”思想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是科技水平不高
4、我国一切权利属于公民 5、我国各级人大都设常务委员会 6、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7、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基础,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前提
8、言论自由是有法律限制的,相对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三、简答题
27、材料一:2006年3月5日至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这是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会议。出席会议的2891名代表决定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等7项决议草案。
材料二:在巍峨挺拔的太行山上,有一位普通的农民、杰出的中华女性,她就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现今唯一的一至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几十年来,她除了连续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外,还兼任省、市、县、乡各级人大代表。她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深知群众在想什么、干什么,她也非常珍惜履行代表职务的机会。每次参加代表大会前,她都要走访群众,收集第一手材料。讨论发言时,也敢于替山区群众说话。
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上述材料以后,可以得出哪些重要结论?(6分) 28、 年份
苏州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苏州农民人均收入 2004
14451元
7460元 2005
16276元
8393元
以上是小明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数据,小明觉得一方面反映了苏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苏州的发展还存在不和谐的问题。你认为这个问题是什么?(3分)并请你指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3分)
29、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盘点十一五开局之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一连串闪亮的数字跃入眼帘------
①20.9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跃上新台阶. ② 17606亿美元,对外贸易再创新高. ③7.4%,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 ④1184万人,城镇就业创历史新高.
⑤1.4%,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增长加快. ⑥89.7亿元,让更多孩子能上学. ⑦18649,城镇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仔细阅读材料,结合教材,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答下面问题 (1) 通过了解以上数据,你感受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 3分)
(2)我国十一五开局能取得上述成就,你认为原因有哪些?(三点以上)( 3分) (3)从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2)
(4)同学们阅读了以上这些数据,一定深深受到鼓舞,“国兴我荣,国衰我耻”,那么你为国家发展该有哪些实际行动和准备? (4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B A C B D B B A A A B A D A A D C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ⅹ ⅹ ⅹ ⅹ ⅹ ⅹ ⅹ √
三、简答
2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或: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它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2分)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政府、法院、检察院必须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2分)
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他们对人民负责,依法代表人民行使权力(2分) 28、苏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民收入低。(3分)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3分)
29、(1)感受: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对外开放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科技发展等。4’
(2)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公平。4’
(3)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共同理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积极承担责任等。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