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31 15:37:31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第三单元 承担社会责任同步练习题

  第三单元 承担社会责任 测试卷
          一、单选题(75分,每个3分)
          1、我们在家是儿女,应该孝敬父母;在学校是学生,应该好好学习;到公园是游客,应该遵守游园规定……这说明:( )
          A.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不轻松,无论在任何地方都要受苦受累
          B.人们承担的责任随着人的长大而有消失的现象
          C.每个人扮演的角色都是一样的,承担的责任也是相同的
          D.每个社会成员,都因担任不同的社会角色而必然负有相应的责任
          2.王力最近看到一些同龄人穿着时髦的衣服抽着好烟,成群结队地胡闹,对什么都无所谓,整天逍遥自在,没钱就去倒假烟,倒卖钱到手就去花天酒地,王力想自己上学这么苦,“真想把书包扔到垃圾桶里去……”王力的想法( )
          A.是对的,学习吃苦受累,成绩还不理想,还不如去追求舒适快乐的生活
          B.是错的,青春年华只贪图眼前的快活,是一种对自己对社会不负责的行为
          C.是对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挣到钱就可以,学习还不是为了挣钱
          D.是错误的,别人的不求上进是别人没有学习的能力,不能盲目地学习别人
          3.王芳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了两个青年揍一个人,头都打破了。她想去制止,可看看周围没有别的人,怕自己制止不了挨打。眼看着这两个人扔下奄奄一息的人跑了,她很后悔,也很害怕。你认为她应该( )
          A.快跑,远离是非之地,不然谁知还会发生什么事
          B.大喊大叫把周围的人喊来,让行凶者不能得逞,就可能制止打架斗殴
          C.暗自记住行凶者的特征,穿什么颜色衣、样式的衣服,留什么发型,是什么脸型,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车号是多少,迅速去报案
          D.救人对他人和社会负责者必须付出代价,但要以自己是否安全为前提
          4.负责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下列是负责任的行为的是( )
          A.医院的大门上悬挂着“生财宝地”的大字
          B.发生交通事故,肇事司机驾车逃逸
          C.工人受伤,老板说:“我没叫你受伤!”
          D.克己奉公,奉献社会,勤政为民
          5.篮球赛上,七年级二班的张明一人拿球就直接带球上篮,因为个人英雄主义,他们班输得很惨。这是因为( )
          A.张明缺乏合作奉献精神,缺乏合作意识 B.别的班打得太好了
          C.张明也是为了得分而不顾一切 D.大家没有及时加油
          6. 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能够使人们稳定持久的合作,而要使人们稳定持久的进行合作,只有做到( )
          A.每个人都应尽职尽责 B.每个人都从事自己乐意干的事
          C.公平 D.尽一切可能把握好机会
          7.在目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如以权谋私、任人唯亲、贪污腐败、假冒伪劣、持强凌弱,下列对不公平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社会不公平现象是无法改变的,任何时代、任何人者有这种现象
          B.社会上到处是这种丑恶的现象,这已成为社会的主流
          C.面对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我们要学会辩证地分析,看清社会的主流
          D.这种不公平现象,单靠人力是扫不清的
          8.交通问题是人口众多的中国的一个重大问题,人车抢道,车与车争相比拼,交通事故频发,死亡人口也居高不下,要实现交通上的公平合作就应该( )
          A.制定新的交通法 B.提高人的素质
          C.减少汽车的生产销售 D.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
          9.以下属于对资源和利益的恰当分配,保证社会公平, 即分配的正义是( )
          ①对高消费者征收高消费税 ②对农民减免农业税 ③今年起向贫困地区提供全免费的义务教育 ④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实行高考加分政策
          A①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没有责任感的人,即使有再多的知识和再高的技能,也不可能发挥出生命的真正价值。这说明( )
          A.责任心是人生事业成功的唯一标志。
          B.学会负责,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
          C.我们应该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D.没有责任感,一样也可以成材
          11.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与竞争的时候,正义的制度给予我们公平合作的支持保障,在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 )
          A.公平是正义的前提 B.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C.只要有了正义,就会有公平 D.要实现竞争,就无法体现公平
          1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下列做法与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相一致的是( )
          ①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发展粮食生产②协调和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共同发展③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问题④完善农村村务公开,民主决策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当今时代,公平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现象,我们会有意或无意地去判断它是否公平。下列现象中能体现公平的有( )
          ①按得票多少确定班干部②商店内“货品离柜,概不负责”的提示③见义勇为者领取见义勇为基金④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商业行为⑤炼钢工人领取高温津贴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14.“苏丹红一号”是一种工业用色素,对人体有致癌作用,广东某地一家食品企业竟然用“苏丹红一号”作为生产辣椒酱的食用色素,产品说明书也未做任何说明。2005年3月,国家有关部门查封了该企业,并在全国范围内对其产品进行了清查。这说明了( )
          ①市场有自己的制度和规则②社会良性运行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③对苏丹红一号的查封,杜绝了不良的经济行为④企业侵犯了消费者对商品的自主选择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zkfive 发表于 2016-7-31 16:08:06


        15.《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于2002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办法 首次法规的形式规定公民可自愿报名参加价格听证。下列关于听证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公民实施监督权的一种形式 B.它是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一种形式
          C.它对推进依法行政有着重要作用 D.这一制度是我国制度制约的唯一方式
          16.“法律如果不推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不进人们的心”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只有做到违法必究,才能使法律取信于民
          B.领导干部不凌驾于法律之上,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C.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是人民共同的愿望
          D.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以权谋私的现象,法律不过是一纸空文
          17.下列行为中,体现促进社会整体公平发展的有( )
          ①国家调节收入分配的问题②完善分配制度③逐步扩大高收入者的比重④解决贫困学生入学问题⑤调节过高收入⑥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⑥
          18.某私营企业的老板,收入很高,但每次征收个人所得税时他都感到不高兴:“大家都是劳动者,凭什么我多缴,人家少缴,甚至不缴,这不公平。”他的这一想法是( )
          A.错误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不公平现象
          B.正确的,所有有人都应该交纳同样多的个人所得税
          C.错误的,国家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整体公平发展。
          D.错误的,老板应多缴税,普通劳动者不缴税
          19.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①非正义行为的盛行会彻底摧毁我们的社会,只有正直的人正义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谐②一个人可以没有浩然正气,但必须具备某种能力,否则,没法在这个社会中生存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只要能够明辨是非,不做非正义的事,就可以了④作为未成年人,我们既要的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做到见义巧为,维护正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利于( )
          A.调节个人收入的差距 B.公民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C.强化公民的纳税意识 D.建设和谐社会
          21.蒋庆——一位基层法院的女法官,在16年的审判工作中,办理种类案件2000多件,包括休息日在内,平均不到三天就办理一件,没有一个错案,她对孤独无依的老人,失学无助的少年,迷失方向的青年,濒临崩溃的家庭,倾注了她所有的爱,撒下了她所有的情,可她却抛下了自己年迈的双亲,亲爱的丈夫,心爱的孩子。她的做法( )
          A.是全社会都应该提倡的,她就是一位保障社会正义的执法者和践行者,是正义的化身
          B.是很傻的,不顾自己的责任,没有尽到为人子、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她的家庭生活很失败
          C.我们不提倡以牺牲自己来换取别人的同情,换取自己的美名
          D.是不对的,所有的人都应该为这样的人感到羞愧
          22.2004年8月14日下午,李女士遭到两飞车男子抢夺项链。张德军等人闻讯后开上轿车追赶,在逼停抢匪的过程中,两车相撞,开摩托车的胡某当场死亡,罗某受伤左腿截肢。胡某的家人上诉要求法院以故意伤害罪让张某等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从正义的角度,你认为法院应该( )
          A.不受理胡某家人的上诉,抢匪还有理了,撞死了活该
          B.追究张某的民事责任,在追赶抢匪时应注意,虽然胡某是抢匪,但罪不致死
          C.不但不应该追究张某的责任,反而应该授予他见义勇为奖励。否则,谁还会弘扬社会正义 D.应该追究,法律就是主持公平正义的,法律面前没什么可讲的
          23.当别人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的时候,你采取的态度是( )
          A.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B.相信肯定有正义的人帮自己,等着奇迹出现
          C.采用合理合法的方法斗争 D.强硬对抗,以牙还
          24.张三上课大声说话,影响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老师批评他,他却说:“公民有言论自由,有人身自由,你不能干涉!”这是( )
          A.法盲的表现,目中无人
          B.不正义的心态,每个人都具有基于正义不可侵犯的权利,都应得到同等的尊重与保障
          C.正确的心态,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听的课上
          D.正确的心态,表现了他的自主精神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的,身居高位的高官犯法,法律是没有办法的
          B.法律是人制定的,执行者也是人,难免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冷热亲疏的现象,这是正常的
          C.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法外开恩却时常发生,说明了有法不依的现象十分严重
          D.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执法,其难点和重点还在执法,执法必严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
          二、材料题(25分)
          1.某单位经济效益原本不错,员工工资发放执行“高台阶,低差距”原则,造成多劳却不能多得,有些人觉得吃亏,跳槽另谋高就。为此单位领导改变分配方法,使员工的收入与销售业绩挂钩。月底发工资时,领导见个别员工的收入过高,因此找借口不予兑现。员工不答应,向单位提出辞职,单位效益一落千丈。
          (1)该单位员工最初跳槽的原因是什么?(3分)
          (2)简答公平合作的积极意义是什么?(6分)
          (3)在你心目中,公平的标准是什么?(2分)
          2.在学习如何维护正义后学校准备就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开展一次宣传活动。请你给本次活动拟两条标语,并列举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哪些有碍公平,不符合正义的丑恶现象,然后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化的建议。
          (1)标语:(至少2条)(4分)
          (2)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有:(至少2条)(3分)
          (3)建议:(至少2条)(4分)
          (4)当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或身边时,你应该怎样做?(3分)
          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
          1-25: DBCDA CCDCB BDDAD DDCBD ACCBD
          二、材料题
          1、(1)他们认为不公平,因为公司没有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他们得到的利益少于他们应得的利益。
          (2)①能使合作者各司其职,各得其所,有利于个人的进步和发展。
          ②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③能满足人们的合理期望,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2、(1)(2)(3)略(4)①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取正当方式奋起抗争。②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给受害者给予援助。③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在尽量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第三单元 承担社会责任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