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复习资料:2003年初中升学考试政治试题(扬州)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1.5分,共24分)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 2003年3月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回答1-2题。 1、本次会议选举 为国家主席。 () A.江泽民 B.吴邦国 C.胡锦涛 D.温家宝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 。 () A.行政机关 B.权力机关 C.审判机关 D.检察机关 3、2002年12月3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无人飞船 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A.“神舟”三号 B.“长征”三号 C.“神舟”四号 D.“长征”四号 古代社会的变革发展,既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又是充满矛盾和斗争的过程。回答 4-5题。 4、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 A.文字的出现 B.石器和木棒的广泛使用 C.金属工具的广泛应用 D.耕作技术、水利事业显著进步 5、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封建社会剥削的有 () 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在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答 6-7题。 6、20世纪40年代爆发的新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影响是 () A.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 B.导致了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 C.克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危机 D.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7、欧共体生产的“空中客车”A—300型飞机,机头由法国生产,机身由德国生产,机尾由西班牙生产,发动机由英国生产。这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是 () A.以机器大工业为物质技术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 B.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直接目的的生产 C.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生产 D.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日益发达的商品生产 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回答8-9题。 8、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B.封建迷信思想与科学文明之间的矛盾 C.广大人民群众与极少数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9、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要求 () 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④把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要务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近年来,古城扬州出现了高仁林、曹波、程颢等英模,他们构成一个群英辈出的新的“扬州现象”:或鞠躬尽瘁,或见义勇为,他们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实践和丰富着新时期“扬州精神”。以群英的行动为榜样,进一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是近期扬州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回答 10-12题。 10、扬州人民的好儿子—— 曹波见义勇为的事迹从深圳走向祖国各地。深圳市授予其“ ”称号。 () A. 杰出青年 B. 优秀共青团员 C. 治安勇士 D.人民健康好卫士 11、之所以进一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思想道德建设 () ①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②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③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④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中学生 () ①应该遵守道德规范,参加道德实践 ②要积极与不道德的行为作斗争 ③应增强思想道德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④只要努力提高文化成绩就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02年12月17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在我市宝应县正式开工建设。南水北调,就是利用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弥补北方水资源之不足,遏制并逐步改善当地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地区间经济、社会和生态得以协调发展。回答13-14题。 13、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解决我国 () A.人均占有资源量少的问题 B.北方水土流失的问题 C.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问题 D.严重的水资源污染问题 14、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南水北调工程是实施 战略的具体体现。 () A.可持续发展 B.依法治国 C.科教兴国 D.西部大开发 15、努力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和睦团结,必须实行的基本民族政策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互助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16、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 和 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A.军备 体育 B.贸易 金融 C.经济 科技 D. 资源 商业二、简答题(每小题 4分,共12分) 17、“完成祖国统一”是我国人民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请简述“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18、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向主权国家伊拉克发动了军事打击,伊拉克战争爆发。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体现了当今时代的主流是什么?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根源是什么? 19、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重要环节分别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对我们中学生提出了什么要求? 三、分析说明题(第 20题6分,第21题8分,共14分) 20、“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她……”根植于扬州水乡的《茉莉花》传唱了300余年依然美丽芬芳。就《茉莉花》被定为扬州市市歌问题,在小明家里发生了一场争论。 小明认为:我国古代文化已成为历史,是封建社会的象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走向世界,面向未来;小明的爷爷极力反对,他认为:我国古代文化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古代文化应该全部继承,以发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请简要评析两人的观点,并谈谈你的看法。 21、材料一:五年来我国人民收入变化情况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农村贫困人口 1997年 5160元 2090元 4960万人 2002年 7703元 2476元 2820万人 材料二: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据这一奋斗目标, 2003年我国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有:实现经济稳定较快增长;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扎扎实实推动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做好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等。 材料三: 2002年扬州市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力争在五年内基本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的目标,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数据的变化中你得出什么结论?(2分) (2)为什么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4分) (3)结合材料,就扬州地方政府如何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2分) 扬州市 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政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 C 5、D 6、B 7、A 8、 D 9、B 10、 C 11、 B 12、A 13、C 14、A 15、D 16、C 二、简答题 17、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18、主流是: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 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9、前提: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有法可依亦可。) 重要环节: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对中学生的要求:增强法制观念,人人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本题具有开放性,只要学生从知、行两个方面正确表述即可。) 三、分析说明题 20、(1)小明的观点肯定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开放性和创造性,而忽视了民族性和继承性;爷爷的观点肯定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性和继承性,而忽视了开放性和创造性。 (2)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性与开放性、继承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文化。 (3)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深深根植于民族土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保持中国特色;只有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才能更好地面向世界,保持先进文化发展的旺盛活力。 21、(1)从五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和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可以看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代表”的最终体现。 (3)本设问是开放性问题,只要学生言之有理,符合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的措施和要求即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