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思想品德考点透析
2014年中考思想品德考点透析,让你的中考政治飞速进步。
考点1:适应新环境,做个阳光少年
新生如何尽快适应新环境?——不仅要有迎接挑战的勇气,还要求每个人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中学生如何做好自我调适?——①做好角色转换:中学生不应该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知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努力地完成,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②做好心理上的调整: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时会感到孤独和失落,而医治孤独和失落的良药就是交往.乐观和自信。
医治孤独和失落的良药就是交往.乐观和自信。
做个阳光少年——实质上就是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珍惜今天所拥有的,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希望。自觉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积极利用环境,适应新的环境,并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中学时代。
考点2: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1.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意义?
①是一个人心成熟理的标志之一;②这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基本素质。
2.要求?①关键是实事求是,既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自己。(充分认识自己,相信自己,超越自己)②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常用的有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相互比较、咨询他人、科学鉴定等多种方法。
考点3:增强自信、超越自卑,学会尊重自己与他人
1.自信的要求:①能靠自己的力量使看似不可能的成为可能,使可能的成为现实。
②把握自己的长处,挖掘自身的潜力,在现有的基础上进步,逐步树立自信心,不断走向成功。
2.超越自卑:自卑感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是个人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感。
3.学会尊重自己
①人应该从自尊中学会尊重别人,从自尊中学会立身处世;②自尊不是轻视别人,不是狂妄自大,而是一种对平等的要求;③自尊是成才和成功者必备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人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4.学会尊重他人
①首先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平等的,这是前提;②必须做到不能以家境的贫富.智力的差异.父母职务地位的不同来论人,绝对不能把这些差异作为我们另眼看人.不尊重他人的理由;③还必须做到不凌弱欺生;④总之,必须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了解社会公共生活的共同准则,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受人尊重的奥秘:首先要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考点4:正确把握宽容友善
1.宽容友善的重要性
①人有宽阔的胸襟,才能赢得友谊,增进团结;②才能解人之难,取人之长,谅人之短,从而产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相互信任亲近;③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有修养的体现.
2.正确把握宽容友善
①区分宽容与软弱:宽容并不意味着不分是非曲直,不讲原则;宽容也不意味着麻木不仁,熟视无睹。当然,宽容也不是理亏的表现,更不是软弱无能。②区分宽容与严格:宽容不是纵容,宽容与严格两者是一致的,老师、家长的批评教育,是对我们的关爱,是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师、家长的批评和教育。③区分宽容与维权:人生活在社会中,宽容友善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但宽容不能丧失原则,依法“讨回公道”,正是对社会、对他人最大的友善。
考点5: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发挥集体力量
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1)个人离不开集体。团结的集体使个人享受快乐,催人奋进,乐观自信,成长成功。(2)集体也离不开个人。集体由个人组成,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3.发挥集体的力量:必须有共同的目标;必须有共同的行动。
考点6: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1.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受教育意义:①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竞争、教育的竞争②一个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③只有接受教育,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
2.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在我国,凡是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限制公民的受教育权,不得歧视任何人的受教育的要求。
3.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受教育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对国家、对人民必须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
从国家发展来看,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从公民自身发展来看,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水平,力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多做贡献。
4.受教育者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义务: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5.九年制义务教育
含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法律:《义务教育法》、《教育法》、《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特点:统一性、强制性、公益性。
6.青少年应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②以高度的责任感为祖国、为社会奋发进取,刻苦学习③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考点7:珍爱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1.珍爱生命:(1)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任何代价都换不来;(2)生命是地球上最宝贵的东西,地球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机勃勃;(3)我们要爱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还要爱护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与大自然和睦相处。
2.让人生更有意义:(1)有意义的人生都有明确的进取目标;(2)有意义的人生在于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3)有意义的人生需要敢于创造。
考点8:用合理的方法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1.调节情绪的常见方法
意志控制法;注意转移法;认识改变法;合理发泄法;尽情倾诉法;情绪升华法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个人的特点灵活的加以运用。
2.合理表达情绪
情绪的表达既合理又合情,并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时刻保持乐观,开朗的良好心态。善于表达不满,当我们与人相处时,发生误会、矛盾和冲突引起情绪上的不满时,我们应学会既得体的表达自己的不满,又不伤害对方,还利于问题的解决。
考点9: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未成年人设置的四道防线
考点解析
1.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原因是什么?
答:(1)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2)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均未发展成熟,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生命健康权极易受到侵害;(3)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就是保护国家和民族的明天。
2.四道防线之一:学校保护
①含义: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的保护。
②意义:学校是未成年人受教育的基地,是他们成长的摇篮。未成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因此,学校保护在未成年人的成长中具有举足轻作用。
3.四道防线之二:家庭保护
①含义: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和教育的义务和职责。
②意义: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家庭保护对未成年人健康心理、良好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四道防线之三:社会保护
①含义:社会保护是指社会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②意义:未成年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社会保护是未成年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5.四道防线之四:司法保护
①含义: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所实施的一种专门保护。
②意义:司法保护在整个未成年人法律保护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定条件下,它是维护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使其早日改过自新的保护措施,是教育、感化、挽救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一个重要举措。(不公开审理、设立少年法庭、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6.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主要法律
l991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1999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补充:怎样预防和减少不良现象?
①未成年人自己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抵制不良诱惑。②家庭要对未成年人进行必要的监护和教育,履行家庭保护的职责。③学校要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履行学校保护的职责。④社会相关执法部门要完善相关法律,加强监督和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实施相应的社会保护。
考点10:正确认识和行使生命健康权
1.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①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②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均未发育成熟,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生命健康权极易受到侵害,因此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做出特殊保护。
2.维护生命健康权
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①首先要懂得生命的价值,理解父母养育之恩;②其次要多学一些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要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③再次要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诱惑,纠正不良行为;④最后当遭遇危险情境、生命健康安全受到威胁时,要沉着冷静,采取最佳的应对措施。
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①首先要不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②其次当他人的生命健康处于危险时,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考点11:认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修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1.认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客观原因:由于生活环境复杂,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生活中中小学生受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主观原因: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不法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因处于被动地位而受到侵害。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②培养自己对真与假、是与非、美与丑的分析和辨别能力;③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④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3.青少年依法自我保护
①在我们面临险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冷静、沉着、机智,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法,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②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打官司”是一种重要的方式;③在进行自我保护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以及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补充】面对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你认为国家、学校、社会、青少年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范?
国家:应该加强校园安全立法和执法,严厉打击各类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社会:应该创造务件保证校园设施的质量,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确保校园安全。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教育,严格校园安全管理,完善安全措施。如开设学校安全教育课,举行安全自救演练,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自救常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排解学生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加强校园进出人员检查,排查学校的各类设施及校园安全隐患等。
青少年:①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和交通规则;②学会掌握安全常识和自救知识(注意防火和用电安全,不做危险游戏,不攀越窗户和护栏,不在校园内,楼梯处追逐打闹,上下楼梯不推搡拥挤):④正确对待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④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远离伤害源:⑤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学校或有关部门报告;遇到暴力事件不要围观,要远高并及时报警.
考点1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
1.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强国富民之路。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解析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现
①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②综合国力明显增强③国家日益繁荣昌盛、地位提高。④在党的领导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⑤党和国家采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成功的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
解析2: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具体事例列举
经济建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
政治建设:香港澳门胜利回归;
文化建设: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行;嫦娥系列号成功发射。
解析3:取得成就的原因:①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坚持改革开放。④坚持党的的正确领导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⑤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⑥坚持科教兴国战略。⑦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创新精神。⑧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一起抓。(即:坚持五位一体的战略新布局)
链接: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26.6万亿元增加到51.9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公共财政收入从5.1万亿元增加到11.7万亿元;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87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8%、9.9%;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成就,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入列;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考点13: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解析1:对外开放的意义
①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有利于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②有利于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文明成果来加快现代化建设。③有利于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世界进入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局面。
解析2:对外开放原则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开放,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开放。
解析3:坚持对外开放的国策
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又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补充: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考点14:高举伟大的旗帜(党的指导思想)
[修订]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旗帜,全面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解析1: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根本原因
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析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析3: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坚持科学发展观
十八大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012年12月4日,我国第十二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考点链接:4/或:书本P54第一段)
以人为本,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使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城乡、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要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命题预测:7+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对于实现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要重要意义。)
3、怎样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2012年江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三项措施:①从6月1日起试行阶梯电价。②推出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租住房“三房合一、租售并举”。③多重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结合以上举措分析,江西是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举措①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举措②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举措③有利于促进江西经济的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考点20:了解、理解、尊重老师
第一框 了解我们的老师
1. 传递人类文明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最直接、最集中的传递是在学校的师生之间进行的。
2. 教师的职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3. 教师工作的特点:
⑴ 交往对象: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每天和天真纯洁的学生交往。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不仅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流。
⑵ 职业: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
⑶ 角色:教师要进行认真的课堂思考、设计;要担当着学生的长辈、朋友,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心理健康顾问以及模范公民等多重角色。教师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更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第二框 理解我们的老师
1. 为什么要理解老师?
⑴ 老师有时候处理问题也可能会有偏差或失误,做法不可能得到所有学生的认同。
⑵ 老师也是普通的人,老师也有甜酸苦辣、有个性、有脾气、有昨天、有明天,我们应把老师当师长、当家长、当朋友。
⑶ 老师也有被学生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的需要。
2. 怎样理解我们的老师?
⑴ 换个眼光,设身处地地为老师想一想
⑵ 换个想法,主动找老师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⑶ 谅解老师的过错,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⑷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让表扬与批评成为我们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增进感情和不断进步的动力。
3. 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1)正确认识老师的表扬与批评:表扬与批评是老师经常使用的教育手段,也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关心和爱护,更是老师应尽的责任。
(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1)受到表扬,要找出差距,继续努力;受到批评,要虚心接受,有错即改。(2)我们不仅要经得起老师的表扬,还要能承受得住老师的批评。让表扬与批评成为我们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增进感情和不断进步的动力,伴随我们健康成长。
第三框 尊敬我们的老师
1. 为什么要尊敬我们的老师?
⑴ 教师是文明的使者,向他们表达敬意,就是给予文明应有的尊严。
⑵“尊师重教”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它不但是美德,也是社会的行为规范。尊师重教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
⑶ 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振兴中华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
2. 在新的教育观念里,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在新的教育观念里,教师和学生具有平等的人格和尊严,师生关系是一种互相教育、互相感染、教学相长关系。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中,师生双方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合作。
3. 保护教师权利的法律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 中学生可以为尊敬老师做哪些事情?
⑴ 尊重老师的劳动,虚心听取老师的教导
⑵ 对老师要有礼貌
⑶ 以好的成绩报答老师
⑷ 多想想老师的困难和苦衷
⑸ 做错事后能真诚的接受老师的批评
⑹ 见到老师热情的打招呼,问好
⑺ 关心、体谅和帮助老师等等
5.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如教师节的确定、教师法的颁布、教育法的实施等。
考点21:明确责任的含义,自觉承担对社会、国家的责任,学会做负责任的公民
[修订]了解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掌握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基本要求,增强责任意识,做负责人的公民。
解析1: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会有后果,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作为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不作为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有的行为会产生一种后果,而有些行为则会产生多个后果,甚至是连锁的后果;有的后果是由一个行为造成的,而有的后果是由多个行为造成的。不仅个人的行为会产生后果,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的任何行为也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解析2: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基本要求(“三思而后行”要求我们怎样做?)(考点23)
①行动前对行为做出最优化的选择:在做出行为前应作充分的预测,在作出充分预测的基础上,我们可在多种方案中作出最优化的选择。②行为过程中及时调控:随着事物的进一步发展,主观的、客观的因素都会有一定的变化。要不断检查自身的行为,了解事物发展的动向,及时发现行为偏差,适时调整行为方式,必要时改变甚至停止自己的行为,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促使行为结果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集中体现在对行为后果的自省及自觉承担应负的责任上:如果取得积极的后果,要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如果出现消极的甚至是损害的后果,要勇于承担责任,及时消除影响,减轻损失,以吸取教训,为今后的行为选择奠定基础。
解析3:增强责任意识
解析4: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及不负责任会后果
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任何行为都必须以不损害他人、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利益为前提,享有权利同时必须承担相应义务;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负责会对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
解析5:青少年要学会承担责任
具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是成人的基本标志;责任能力无可逃避,人到18周岁就被认定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必须承担完全的法律责任;责任意识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既能给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又能帮我们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有效地抵御不良诱惑。
解析6:勇敢地承担责任
首先要对自己负责,才能做到对他人、家庭、集体、社会和国家负责;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具备一定能力,才能为他人和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树立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做到临阵不乱,理智面对,处变不惊;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信守承诺,诚信做人;遵纪守法,自觉履行义务等(法律义务、道德义务)。
解析7:中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
自己:(首先要对自己负责)要做健康人,承担珍爱生命、努力学习、关爱身心发展的责任;家庭:要做好儿女,承担孝敬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的责任;学校:要做好学生,承担努力学习、尊师爱友、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等责任;社区:做好居民,承担保护环境、团结邻里等责任;国家(社会):要做好公民,承担爱国守法、遵守社会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等社会责任(道德和法律责任)。
【补充】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1)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公民;(2)做一个有能力负责任的公民;(3)做一个对自己的一生负责任的公民。
考点45: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
[修订]了解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1 当今我国面临的机遇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②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推进,市场竞争促进了企业的国际交往,激发了产品、服务、人才和信息的全球性流动;③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④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及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奠定了经济基础。
2 当今我国面临的挑战
①政治领域多极化趋势与单边主义的较量;大国霸权主义和地区霸权主义导致的激烈冲突;恐怖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公害。②经济领域:倾销与反倾销此起彼伏;贸易交往与贸易摩擦相互交织;市场经济对我国企业竞争力的冲击。③文化领域: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各类激烈的文化、体育比赛等。
3、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面对当前的机遇与挑战,国家、公民、青少年该怎么做?
国家: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④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公民和青少年:①增强民族自尊心、危机感、责任感;②增强忧患意识,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肩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④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5 维护和平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意义)
①维护和平是实现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平问题仍然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时代课题;②有利于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提供发展的历史机遇;③有利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④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和影响力。
6 当今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
①恐怖主义的危害上升;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进一步拉大;④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
7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①作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其核心问题是解决发展问题;②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③各国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考点46: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立志成才
[修订]知道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立志成才。
解析一:艰苦奋斗
1、发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的含义和重要性
含义: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重要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是自身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
2 、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要求)
①要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提高自身素质;②要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③要与时俱进,磨砺意志,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④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落实行动。
3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原因
①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永远不会过时;②我国人民生活虽然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③要实现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还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典型例题:请你辨析(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的不得分)
加快宿迁经济的发展,必须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已经过时了,新时期我们不必再提倡。
1、阅读上述对话,你赞成谁的观点?说明理由?(8分)赞成甲的观点,原因是:①历史来看: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作风。②重要意义:全民族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③我市具体市情来看,我市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发展又不平衡,地区差别还很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高,农村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全体人民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④人类发展和理想实现来看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2、作为一名中学生 ,你准备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来为宿迁经济的发展作贡献?(8分)①思想上:要坚持与时俱进,用艰苦奋斗的精神磨砺意志反对奢侈浪费、贪图享受,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②学习上:要自觉接受艰苦环境的锻炼培,自觉培养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努力养成勤劳节俭的美德。③生活中:要勤俭节约,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④实践中: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解析二:理想与成才
4 理想
1. 理想包括社会、道德、职业和社会理想,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起决定作用,它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归宿和基础。
2.共同理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进步、最科学的理想。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
4.两者关系: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5.(1) 人才的含义 (2)人才的类别 (3)成才的关键 (4)如何成才
①树立远大理想,明确责任,学好本领;②直面现实,脚踏实地;③发挥潜能,勇于拼搏,开拓创新。
其他补充:
1、24字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
【报告原文】: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点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