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让学生初步学会处理实验数据。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植被的情感,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学难点: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课前准备:
教师:干湿计三只、玻璃钟罩两个、花盆两个、植物一棵。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各种环境因素影响着生物。其实,不仅如此,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也不断适应着环境,同时影响和改变着环境。这节课我们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板书: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生:认定学习目标。
教师:生物是怎样适应环境又是怎样影响环境的?我们首先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板书: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教师:出示动画:一只生活在大草原中的兔子厌倦了原来的生活,它要去寻找新的住所。兔子先来到一片沙漠,发现荒漠里炎热缺水,而骆驼却生活的很好。
学生:分角色扮演骆驼和兔子,读他们的对话:兔子说:“你们为什么可以在生活这儿?”骆驼说:“我们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 ℃时才会出汗。你再看远处的骆驼刺,它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教师:骆驼和骆驼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学生:讨论骆驼和骆驼刺的生活方式或形态结构与它们生活环境的关系。
学生总结得出它们这样的特点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教师:接着,兔子又来到寒冷的海域。请两名学生分角色扮演海豹和兔子。
学生:兔子问:“你不怕冷吗?”海豹说:“瞧!我胸部的皮下脂肪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
教师:海豹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构,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关吗?
学生:分析海豹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得出它们这样的结构特点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教师:兔子又来到大山上,发现了奇特的旗形树。兔子又对旗形树的形态产生了疑问:“真奇怪?为什么长成这样?”
学生:讨论并总结得出旗形树生活在风口处,长期的生活形成了与风相适应的结论。
教师:兔子最后又回到了生它养它的大草原,并发出了许多感慨,“我又回来了,这次外出收获真多呀!……”
学生:想象兔子通过这段流浪可能有什么收获,各抒己见。从而得出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教师:请你从一些熟悉的生物现象分析生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学生:夏天青草中的蝗虫是绿色的,秋天枯草中的蝗虫是褐色的,这样不易被敌害发现;仙人掌的叶变为刺,可以生活在干旱的沙漠。……
教师: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吗?
学生:北极熊是白色的,体色与环境一致;变色龙的体色会随环境改变体色;……
教师:通过以上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然界里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教师:出示兔子与山羊的图片。
学生:读山羊对兔子说的话:“我们的绒又细又柔软,织成的产品十分昂贵,而且我们山羊比绵羊好养,吃食时我们连草根都不放过。”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在牧区大量饲养山羊行不行?为什么?
学生:不行!山羊吃食时连草根都不放过,长此以往会破坏草场。
教师:这个例子说明生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
学生:生物会影响环境。
板书: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教师:生物对环境是不是真有影响呢?下面通过一个测量进行探究。探究时要用到一种仪器──干湿计。(展示干湿计实物,介绍使用干湿计的方法。)
教师演示实验:准备两套装置A和B。A装置用一个玻璃钟罩罩住一棵植物,钟罩内放上干湿计;B装置用一个玻璃钟罩罩住花盆(内有和A装置相同湿度的土),钟罩内放上干湿计。一段时间后,观察两装置内湿度的变化。
教师:根据这个实验装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吗?
教师:请你再作出假设。
学生: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
教师:出示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的图片,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的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A.植物大小不同 B.植物种类、数量不同
C.时间和地点不同 D.植物的数量不同
2、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的湿度会有什么区别,请作出假设。
3、如果裸地或草地上有小水洼,测量时能把干湿计放在水洼边吗?测量灌丛的湿度时,能把干湿计放在地上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以上问题。
教师:请一名同学读出演示实验装置中的干湿计示数。
学生:比较两个装置的湿度差异。得出结论:植物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
教师:下表是某小组在探究时,经过多次测量,得到的几组平均数据(单位:%),讨论下列问题:
时间
裸地
草地
灌丛
早晨
45.6
60.7
78.9
中午
29.5
49.6
61.3
晚上
35.2
55.9
73.5
(1)比较早晨时裸地、草地和灌丛中测得的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
(2)比较草地一天早、中、晚的空气湿度,能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比较草地、裸地、灌丛同一时间的空气湿度数据,得出结论──灌丛湿度最大,裸地湿度最小;早上湿度最大,中午湿度最小。
教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以上探究。通过刚才的探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生物对环境有影响。
教师:请你先阅读课本24页的例子,然后试着举例来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大树底下好乘凉”,植物可以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工厂向大气中排放浓烟会污染环境。……
教师:通过以上的探究分析,你认为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本节所学的知识。
学生: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
教师: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技能训练:观察兔和猫的双眼在头部的位置,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吗?
课堂巩固练习:
1、下列哪项不是生物活动影响环境的事例:( )
A.雷鸟在冬天羽毛是白色,夏天是黑棕杂色
B.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
C.蚯蚓的活动改良了土壤
D.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
2、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只选择带有植物的地点进行测量
B.在测量灌丛的湿度时,把干湿计放在地上
C.选择同一地点,分三处测湿度,将算出的平均值作为这次测量的数值
D.可以用温度计代替湿度计进行测量
3、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非洲有一种鸟,停在树枝上,头似花蕊,翅像美丽的花瓣,这都有利于它的捕食和御敌。这体现了(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既适应环境又影响环境
4、昆虫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取40只绿色蝗虫,其中20只放到绿色草地中,另20只放到褐色草地中,然后各放入3只鸡。二分钟后,你认为哪种草地上剩余的蝗虫数量多?为什么?
5、白蚁是一种木体建筑的害虫,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就是木头里的纤维素,纤维素被吃光后就会导致建筑物摇摇欲坠。这说明了什么?
6、野兔依赖牧草生存,但它们的活动也在改变着草场。野兔的爆炸性繁殖曾一度使澳洲的大片草场沦为荒漠。这说明了生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
7、在一个繁殖的季节里,一条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而鸟类一般只产几个卵,这是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为什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