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31 17:35:00

九年级历史教案:活字印刷术

  【教学设想】:俗话说“心灵手巧”。灵巧的手是一个人大脑发育良好的标志之一,而手动作的灵敏又会反过来促进大脑各个区域的发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学生在动手时学会了技巧和专心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独立工作的能力。科学家居里夫人就是一个爱动手实践的人,她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不懈的实验中发现了镭,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活动课中动手实践学习,是经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动脑去获得知识经验,它既符合心理、年龄特点,又符合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所必须的。正如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说:“以'做'为出发点,在做中学,在'做'的过程中去求进步”。学生亲自操作,亲自体验, 使之能更真切、专注地观察事物,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通过主动探索、积极尝试、认真操作来树立自信,从中外化自己的行为,养成自信、独立、刻苦、坚韧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动手中产生许多“问题”, 探索不同的方法, 去寻求答案。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求乐趣,掌握更多的动手技能, 收获成功的喜悦。   因此,现代教学中,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充分动手的机会和空间,让孩子拥有自己一片天地,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萌发无尽的潜力,学会合作和交往, 感受集体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寻找最佳的学习形式,从而达到“启迪思维,培养创造力”的教育目的。
          活动课:活字印刷术就是为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开设的。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贡献,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对活字印刷术将会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 印刷术的发展历程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是活字印刷的基础。我国古代的雕版印刷自隋唐出现以后,经过五代,到宋朝,规模已相当宏大,技术也趋于完善。由于雕版印刷费时费工,因此技术上的改进提上日程,这是活字印刷能够在宋朝出现的技术条件;而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社会生产不断发展,对科技自然提出新的要求,这是活字印刷出现的社会条件。 (二)简介毕昇及活字印刷术 1、毕昇: 2、学生活动:制作活字。 3、介绍活字印刷的具体做法如下: ①用胶泥制活字,再放到火里烧硬。 ②排版。把活字排在有松脂和蜡的铁板上,加热铁板,使蜡熔化平板压平字面,冷却以后活字就固定在铁板上。 ③上墨印刷。 ④拆版。印刷后的铁板再加热,蜡熔化后取下活宇,以后再用。 (三)学生活动:体验活字印刷 (四)教师总结: 毕升的印刷术奠定了现代活字印刷的基本功序。但是,由于毕升的泥活字容易残缺,不耐久,所以没能马上推广。在13世纪以前,雕版印刷仍占主要地位,并在继续发展,出现了套色雕版印刷术。直到元朝王桢用木活字印书以后,活字印刷才得到迅速发展。 唐朝时候,雕版印刷出来的书籍,已经流传到朝鲜、日本。14世纪,活宇印刷传到朝鲜,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创制了铸铜活字的印刷方法。元朝时,经过西域传到波斯、埃及,又传入欧洲。14世纪末,欧洲南部城市出现雕版印刷的基督教画图。1450年前后,德国人谷腾堡用铅、锡、锑的合金印出一部《圣经》。这是欧洲第一部用活字印刷的书籍,它的出现比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晚了400年。活字印刷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五)介绍当今印刷业的发展状况 (六)思考: 七作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年级历史教案:活字印刷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