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31 17:35:15

九年级历史教案:强调“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恰当吗?

  一、背景介绍 “洋务运动的作用”是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从洋务运动发动者的主观愿望上看,它没有、也不可能达到其最终强清朝之兵、富封建之国的目的,但从客观上看,就洋务运动本身而言,它对清朝历史的演变以及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乃至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虽然教材已有了一定的改进,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使实际教学仍更多地强调了前者,使学生对后者好似雾里看花,效果一直不很理想。近几年来,我校一直实行向学生征求问题制度,不少学生对“强调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的做法提出质疑。于是,我设想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敢于尝试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我在实行“问题教学法”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甚至辩论的经验;其二,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收集、整理、筛选史料,利用史料中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课前,我把问题交待给全体学生,指导他们去图书馆,通过阅读文献、上网等方式查找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准备在课上讨论。学生都很认真地做了准备,有的还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我也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有关资料和图片,并制成了多媒体课件。二、研究过程在课上,有备而来的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两派截然相反的意见,一些原来并不打算发言的学生也被卷入了论战,摘要如下:正方: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惨败乃至全军覆没就能证明这一点。反方:洋务运动从二十年来看,确实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从更长时间去看,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假如没有洋务运动,中国可能连我们今天看来在黄海战役中那一点微弱的抵抗都做不到,也就更不存在那个“惨败”了。正方: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是清政府的官办企业,不是资本主义的企业。洋务企业在一定意义上遏制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反方:从事实上看,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为中国留下了许多的第一,尽管它的投资(清政府投资)、生产管理(清政府派官员管理)、产品的分配(清政府统一调拨)都采用的是落后的“官商”形式,但在这些企业中采用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先进的技术,而且采用雇佣工人的方式进行生产,都带有一定的资本主义色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正方: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大多采用西方机器和技术,甚至使用外国的技术人员和原料,处处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限制,产品质量也不如西方,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反方: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无论是军用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客观上生产了一定数量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些抵制的作用(例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与英、美两国轮船公司的竞争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反方:(继续)即使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 (对洋务运动而言也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但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些商人、地主、官僚(其中也包括洋务派的一部分人如盛宣怀)在运动刺激下纷纷投资于近代工业,这些企业由私人投资,采用机器生产,雇佣工人,产品通过交换变成货币,这些无一不标志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可以说没有洋务运动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可能会晚一些。反方:(继续)洋务运动不单纯是一场经济领域的变革,它也使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产生新气象。19世纪70年代逐渐形成了早期的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派主张国家应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主张效法西方采取议会制度,为以后的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正方:洋务运动也创办了新式教育,但只是为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服务的,也派遣了一批留学生,但由于顽固派的阻挠最后大部分都没有完成学业或根本没有出国,所以很难说洋务运动对中国文化发展有什么贡献。

zkfive 发表于 2016-7-31 18:48:55


        反方:洋务派还是很重视新式教育的,据不完全统计,洋务派共创办各类学校24所(其中培养外语人才的7所;培养工程、兵器制造等人才的有11所;培养电报、通讯人才的有3所;培养军医人才、陆军人才的各1所),培养了一大批近代科技、军事人才,并开了学习西方的风气。至于洋务派派遣的留学生,尽管事实上只有第一批顺利完成了学业,但就是这不足40人的第一批留学生,在西方各国较全面地接受了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教育,逐渐认识到清政府的腐朽,而洋务运动中又翻译了一些西书,传播了新知识,后来许多参加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都是通过以上方式得到启发,从而投身于革命。从一定意义上说,洋务运动为维护清朝统治,却培养一批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者,这也是清政府始料不及的结果。反方:洋务运动是中国向近代化靠拢的第一步,尽管这步走得有些踉踉跄跄,但毕竞是迈出去了,这就是洋务运动对于中国最大的贡献。三、教师说课本节课通过师生努力,意见逐步趋向一致,补充了“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看法,打破了教材的传统结论,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洋务运动影响的争论是学生思想碰撞而产生的火花,通过辩论,培养了学生批判、质疑的精神和思辨能力。但是受时间限制和本人过分希望突破教材的结论等因素,所以未能教会辩论双方辩论的标准,这是本节教学的遗憾。在教学中,学生会发现许多问题,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值得讨论,因为学生只会对那些能够发表自己观点,展现自己独到见解,有发挥余地的问题感兴趣。教师可以从中选择一些作为研究性的课题展开教学,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关于洋务运动的讨论,涉及对传统观点的质疑,所以,学生都很认真,学校图书馆、区图书馆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有些同学为了汲取最新成果,还用双休日到上海书城,用了整整一天时间坐在地上摘抄资料,有些学生从网上下载了相关内容并制成了多媒体课件。这次研究,令我最为得意的是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我利用网络找到了大量的洋务运动人物、相关企业、产品等的照片,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直观性,而学生在网络中也找到了一些相关资料和图片,做成多媒体课件,展示和证明了自己的观点。现代信息技术给传统历史教学增添了勃勃生机。四、专家点评在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中,什么问题是最值得“研究”的?在基础型课程中,不仅仅是来自学生的有兴趣的问题,而且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这一“研究”能够深化和激活已学的历史知识或技能;二是学生必须对此研究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准备;三是这一“研究”可能进一步开拓学生学习的视野和热情。从这个意义上看,本课题研究的选题是恰当的,再加之信息技术的运用,效果可以预见。教师由此而“得意”,也在情理之中。可以商榷的是,“教师说课” 中认为这次“研究”的结果是“对教材的一个小小的突破,它打破了教材的传统结论”,这与“背景介绍”中,承认教材已有一定改进似相矛盾。如果认真阅读教材就可以发现,教材并没有否认洋务运动的客观作用,而且在多处做了肯定。问题是与分析洋务运动的失败相比,显得薄弱了,对其长远影响也未作集中分析与评论。所以,与其说是对教材的“突破”,不如说是对传统观点的突破,是对教材的不足进行弥补或再开发。问题还在于,教师虽然已认识到之所以花这么多精力,用现在这样的方式,不仅是因为要让学生对洋务运动有客观、全面的认识,而且还有更深层的目标,即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精神和思辩能力”,但对能力目标的设想似还抽象了一些,如定位在“怎样客观、全面地理解和评价过去的事实”及其具体目标上,“遗憾”就会少一些,教师的任务就不仅是真正地“放”,而且能适时、到位地“导”了:第一,“你确认的事实是从那些资料中得出的?”“你是否考虑过这些资料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你是否看到过不利于自己观点的资料?对这些资料你怎样理解和解释?” 第二,“你不同意的观点在对事实的认定上哪些是对的?哪些还有问题?或不够全面,或缺乏客观性?你能简要说明一下吗?” 第三,“你的评价标准呢?能不能用比较明确的话向大家介绍?”“能否解释一下这个标准为何是正确的?”“你觉得对方的评价标准如何?请说明你的判断?” 第四,“当我们对事实进行了确认,对评价标准作了统一,为什么还有分歧?想一想各自的推理逻辑是否有问题?”“如果用发展的观点或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能否合二为一?想一想,我们曾经作过许多这样的评价……” 第五,“其实,不够正确或不全面的评价也有其合理和可理解之处,通过对这些评价的再认识、再评价,会有助于我们的认识更正确、更全面,你们说是吗?” 以上提问是基于具体目标定位后的可供选择的教学行为,具体应用须相机而行,但用足“活动”空间,培“实”思维能力,似无疑义。
          (摘自:《历史教学》2003年第5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年级历史教案:强调“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恰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