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31 17:35:36

九年级历史教案:月考试题

  一 选择题 1.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主要意义在于 ( )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 扑灭了国内的革命火焰 C 建立起苏维埃政权 D 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 2.俄国十月革命得以胜利的最主要条件是 ( ) A俄国无产阶级的组织性和战斗性 B 沙皇君主制度的落后 C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D 一战对沙俄的削弱 3. 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 ( ) A 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 B 粉碎外国武装叛乱 C 巩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D 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4. 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 ) A 欧洲的统治秩序 B 亚洲的统治秩序 C 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D 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5.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 ) A 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B 用改良而不是扩张的方法克服危机 C 采取国有化的方式 D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消除危机 6.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机遇”,其含义是( ) A 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乘机对外扩张 B 各国实行积极政治,稳定资本主义 C更多地运用科技成果,榨取剩余价值 D迫使政府进行调整,形成新的运作机制 7. 20世纪30年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是 ( ) A 法西斯势力强大 B 没有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作指导 C 英、法、美纵容法西斯侵略 D 缺乏国际援助 8. 1941年——1942年,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最困难时期。与此同时,世界史上还发胜了①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②太平洋战争爆发 ③慕尼黑会议召开生了①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②太平洋战争爆发 ③慕尼黑会议召开 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④ 9.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留下了哪些历史启迪? ( )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②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④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A 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10.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相似表现是 ( ) ①曾以“中立”地位发战争财 ②为捞取战利品而决定参战 ③美国参加加速了战争结束④美国参战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 11. 欧洲共同体建立的根本目的是 ( ) A 加强国际合作 B 促进经济发展 C 提高国际地位 D 保证自身安全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 ( ) ①美国援助 ②采取最新的科技成就 ③ 注意改善人民生活,调整经济发展 ④抓住了战争的有利机遇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 苏联解体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 ) A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B 社会主义不断通过改革来完善 C 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相适应 D 社会主义必须加强对西方“和平演变”的抵制 14.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 )  A巴以冲突        B巴勒斯坦内部的矛盾 C以色列政治派别众多   D以色列政局变幻无常 15. 下列人物中,为民族解放运动或民族独立做出了主要贡献的有 ( ) ①华盛顿 ②波利瓦尔 ③罗伯斯庇尔 ④尼赫鲁 ⑤纳赛尔 ⑥卡斯特罗 A 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 16. 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心诚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的是 ( ) A政治实力 B 军事实力 C 经济实力 D 是否团结 17.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 经济体制存在差距 B 科技水平存在差距 C 自然条件存在差距 D 生产方式存在差距 18.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这表现在 ( ) A 知识密集型工业迅速发展 B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C 信息技术产业迅速产生 D 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 19. 20世纪最后一场局部战争是 ( ) A 海湾战争 B科索沃战争 C 伊拉克战争 D 中东战争 20. 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的标志是 ( ) A利比亚独立 B 苏丹独立 C 纳米比亚独立 D 津巴布韦独立 21.第三次科技革命同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较,最显著的特点是 ( ) A 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B 使机器生产完全取代了手工操作 C 自然科学理论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推动作 D 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22.当今世界总的趋势出现缓和的主要原因是 ( ) A 第三世界力量壮大 B 地区矛盾缓和 C大国争霸局面结束 D 科学技术的发展 23.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项和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最密切 ( ) A 原子能技术 B 航天技术 C 电子计算机 D 微电子技术 24. 法国现代作家罗曼·罗兰的代表作是 ( ) A 《静静的顿河》 B《等待戈多》 C《约翰·克里斯朵夫》 D 《美国的悲剧》 25. 美国罗斯福新政与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相比,最大区别是 ( ) A 扭转经济危机造成的颓势 B 以强有力的政策改善经济状况 C 运用国家力量全面干预经济 D 以侵略扩张方式克服危机 下一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年级历史教案:月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