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31 17:35:41

九年级历史: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现代文学艺术的有关知识。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并运用历史材料,概括和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观点,以及认识到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欧美文学和美术的主要成就;爵士乐和好莱坞 2、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如何评价荒诞艺术;如何理解爵士乐的内涵三、教学要点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原因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内容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二、现代文学和美术 1、文学名著: 2、现代美术三、现代音乐和电影 1、爵士乐 2、好莱坞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世界现代史的内容中,我们主要先学习了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内容,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科技与文化部分的知识。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夺取军事上的优势,主要参战国都进行了新军事科技的研究。请问同学们知道哪些?生:美国发明原子弹和计算机,德国发明导弹师:军事上的优势虽没有给德国带来战争的胜利,但是为美国提供了尽早结束战争的机会。虽然这几项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和战场之上,但在二战结束后却为人类带来了一场新技术革命,历史上称之为“第三次科技革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展示板书:第八单元 现代科技与文化一、第三次科技革命 )【内容组织】师:什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生:二次大战后,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纷纷增加科研经费支出,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美国开始,发展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一系列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工业部门。社会生活进入原子时代、电子时代,社会物质生产各领域的面貌为之一新。这就是第三次技术革命。师:其实刚才的那段话中,已经揭示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大致时间和主要内容。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了解一下有关知识。(展示板书: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原因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内容 )师:为什么人类社会在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之后,还会兴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生:首先,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次,由于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由于战争和战后社会的需要,比如原子弹和航天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此外,第四,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保证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功。19世纪,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基本上还是科学家和发明家个人的事业,到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垄断组织和高等院校把大量科技工作者集中起来,有组织地开展科技研究,科技成了集体的事业。二战后,国家又成了科技事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国家拨出巨资,制定计划,组织全国力量联合攻关,效果比过去更加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事业的国家间合作有了广泛发展,国家之间、跨国公司之间均在一些重大高科技项目上加强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由于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大大加速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同时,由于世界矛盾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客观上也促进了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经济竞争、政治斗争、军备竞赛等多方面进行对抗,结果是刺激了与军事相关的新技术的发展。冷战结束以后,世界的主要矛盾是经济竞争。因此,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技术作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这也极大地促进了科技革命的发展。师:那么,第三次科技革命究竟囊括了人类社会的哪些方面?有哪些重大发明与技术?生:这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标志是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另外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资料:二战后科技革命的基本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发展共经历了5次大的飞跃,第一次为1945-1955年,是以原子能的释放与利用为标志,人类开始了利用核能的新时代;第二次为1955-1965年,是以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为标志,人类开始了摆脱地球引力向外层空间的进军;第三次为1965-1975年,是以1973年重组DNA实验的成功为标志,人类进入了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第四次为1975-1985年,是以微处理机大量生产和广泛为标志,揭开了扩大人脑能力的新篇章;第五次为1985年至今,是以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这五次飞跃汇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科学技术革命过程。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美国,随后波及到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进而又逐渐向许多发展中国家扩展,最终形成了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内容包括科学革命和高技术革命两部分,科学革命大致包括:数学,天体科学,高能物理和场论,地球和环境科学,非线性科学和复杂系统,如材料、能源和空间科学,生命科学和认识科学,生物技术,农业和医药、人口、资源和环境及信息科技等基础学科。高技术革命可以分为: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等。这些高技术的发明应用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起到决定性的变革作用。(1)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所谓微电子技术,就是对微小性电子元器材和电路的研制生产以及用它们实现电子系统功能的技术领域。它是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它是现代化的广播电视技术、通讯技术、办公室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支柱技术。作为这门技术的杰出结晶便是微型计算机,即具有完整功能的微小型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2)航天技术。航天技术又称空间科学技术,是研究和解决如何使空间飞行器进入外层空间并在那里有效工作、探索、开发和利用外空间以及地球及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空间科学则以研究宇宙空间的物质的性质、分布及其变化为目的。航天技术主要有以下4方面内容:A.人造地球卫星。苏联1957年10月4日把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从而开始了人类进入宇宙的新纪元和人类航天技术的新时代。接着美国、法国、中国、日本也相继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地球卫星又分为科学卫星和应用卫星两大类。卫星通信系统具有通信容量大、覆盖面广、通信距离远、可靠性高、灵活性好、速度快、投资少、费用低廉等优点,国际电话、电报、数据和电视转播,大部分用同步卫星进行。B.载人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前苏联和美国是发展载人航天的先行者。1961年苏联“东方红”1号载人宇宙飞船环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征服宇宙的又一个重大成就就是航天飞机上天。航天飞机是一种可以重复发射卫星、飞船和往来于地球与空间试验站的运载工具。C.行星探测技术。所谓行星探测技术,主要指对太阳系的一些主要行星进行科学探测的技术,1960年人们对距地球最近的金星发射了第一个探测器。如“旅行者1号”。美国于1977年下半年又发射了“旅行者2号”行星探测器,它已掠过木星、土星,飞往天王星、海王星。现在已有探测器飞出太阳系,向着更遥远的恒星空间飞去。D.空间材料加工技术和空间工厂。所谓空间材料加工技术是指在宇宙空间失重和真空的条件下研制加工各种材料的工业技术。因为有许多半导体材料、金属合金和其他各种复合材料在地球上加工制作难以达到高纯度的质量,而在排除重力和空气影响的太空中来加工制作却可以做到这一点。据专家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就可出现第一批空间加工工厂。美国已在1994年将薄膜材料加工站设在了地球轨道,并取得了初步成果。(3)新能源的开发。新能源是指那些已被人类发现或利用,但尚未被广泛开发和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波浪能、潮汐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裂变能、生物能等。它们都有广泛开发和利用的前景,但是目前由于受到技术、经济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还很小,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目前,运用得比较普遍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核能技术、太阳能新技术、风能技术、生物能利用技术和氢能利用技术等。(4)新材料的开发。新材料是指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的材料。新材料技术就是在原有材料的性能、品质等的基础上,研究和解决如何开发利用新材料的问题。现在,世界上的新材料约有100万种,各国已注册的新材料大约也有30万种。这些新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智能材料、复合材料3大类,在21世纪,结构材料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新的突破和发展:一类是高性能陶瓷材料,它具有强度高,相对重量轻及优异的耐高温和抗腐蚀性;一类是高性能金属和合金,包括铝—锂合金、金属复合材料、金属互化物;一类是传动材料,包括形状记忆合金、压电陶瓷材料、磁致伸缩材料;一类是液体宝石。智能材料是新材料领域中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有记忆合金和感温磁钢。记忆合金可以制成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自动展开的天线、航空用的记忆铆钉、机器人的手指、人工心脏等。进入21世纪后,人们对智能材料的研究开发将放在材料的智能显现上,使智能材料“人格化”。复合材料在近几十年的研究中,已研制成功并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有5大类,即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和表面涂层与表面改性。复合材料正由高科技领域向民用领域扩展延伸。(5)光导纤维通信。光导纤维通信是指利用一种能导光的、非常细的高纯玻璃丝(光导纤维)来传送光(激光)信号的通信技术。目前,光纤通信在各国差不多都已逐渐代替电能通信而成为主要的通信方式。(6)生物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是指人们自觉地利用物质机能造福于人类的科学技术,是物质原理与工程学原理相结合的产物。它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融合技术、细胞移植与培育技术、生物反应技术等方面。A.基因工程,又称遗传工程。就是将构成生物基因的DNA进行重新组合,使一种生物的基因在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增殖,以大量生产有用物质或培育出生物的新品种。目前,人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人、动物、植物的基因转移到细菌的实验上,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必将不断加深和拓展。B.细胞融合技术。细胞融合技术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物种或不同类的生物细胞,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使它们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杂种细胞或杂交瘤的技术。细胞融合技术首先在医疗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在农业、畜牧业中也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现在世界上运用这种细胞融合技术已能创造出十多种新的种植物。C.细胞移植与培育技术。所谓“克隆”是指由同一个祖先细胞经过培育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由于细胞系中的每一个细胞的基因都是相同的,故又称无性繁殖细胞系。无性繁殖有多种途径。其中,细胞核移植是比较成功的一种。这种采用动物细胞的核作为供体完成的移植,是前所未有的,是现代生物工程的一项重大突破,它的出现和发展,将对动植物地培育乃至人类老化、基因科学和医药研究产生巨大的影响。资料: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出于战争和军事的迫切需要,1941年1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有来自德、意等国的科学家12.5万人参加,集中全国1/3电力,投资20亿美元。1942年,美籍意大利科学家费米领导的科学家实验小组在芝加哥大学广场上造出热中子链式反应堆,是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为人类大规模利用原子能的开始。1945年7月16日上午,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领导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威力为2万吨TNT的原子弹。1951年,美国首次实验证明原子能能够发电。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上共建成核反应堆729座,核电站230座。原子能作为新能源,正在航海、航天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二战之后,美国以外的其他大国也先后制造出了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和核威慑。苏联于1949年9月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2年1月英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0年2月法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由于原子武器的巨大摧毁性和核垄断的被打破,造成了谁也不敢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局面,这使得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了。一方面,在战后,原子能的和平利用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核能的效率是惊人的,1公斤核燃料(如浓缩铀)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 500吨煤或2 000吨石油燃料,如果将它用于和平事业,那将大大造福人类。实际上,有了反应堆就可以建核电站,这在技术上是不困难的。1954年,苏联建成了第一座小型的原子能发电站,装机容量为5 000千瓦。1956年和1957年,英国和法国也相继建成了核电站。经过几十年的反复摸索和实践,核电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其成本比火力发电低,正常运转时环境污染也比火力发电小得多,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微乎其微。70年代以来,全球出现的能源危机给发展核电事业以更大的推动力,煤、石油、天然气的开采量是有限的,以目前的消耗量计算,石油还能采几十年,煤顶多能采200年。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对能源的消耗量逐年增加,因此,这一计算还要大打折扣。太阳能的利用目前成本还太高,近期内看不到大规模使用的可能性。相比之下,发展核电是解决能源危机的一个有希望的途径。目前的核电站都是依靠核裂变反应获得能量的,所谓裂变反应是指1个重原子核分裂为2个以上较轻的原子核。但裂变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核废料,而这些核废料会产生严重的放射性污染。随着核电的发展,核废料会越积越多,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找到妥善处理这些核废料的永久性办法。这是发展核电事业的一个潜在的危险。为了克服这一棘手问题,科学家们正在探讨利用核聚变反应来获取核能。所谓核聚变就是2个以上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1个较重的原子核,在这个过程中会放出远大于裂变反应所放出的能量。天文学家发现,太阳上80%是氢,如果太阳能真是核反应提供的,那么,这种核反应很可能就是氢核聚变。1938年,一个美国物理学家证明,在太阳的高温下,失去了电子的氢核会结合成一个双质子,但这种核并不稳定,其中一个质子会马上放出一个正电子而变成中子,使双质子核变成氢的同位素氘,在高温动能的驱使下,两个氘核又会合成一个氦核,并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反应不仅能量更大,而且反应的生成物是稳定的元素,没有放射性污染。但是,核聚变反应的超高温条件是人类在地球上所达不到的。要想在地球上使氢发生聚变,需要10亿度以上的高温。1944年,著名物理学家费米指出,用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做燃料,只需5 000万度就可以发生核聚变,这样的高温在实验室里还达不到。但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以后,人们立即想到,可以利用裂变反应所产生的超高温来实现核聚变反应,这就是氢弹的原理。1952年和1953年美国和苏联分别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中国在原子弹研制成功后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与裂变反应不同,聚变反应的原料氘就存在于普通的水之中,而海水在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据统计,一桶海水中能提取的氘的能量相当于300桶汽油。可见,一旦核聚变能被利用起来,将使人类彻底摆脱能源危机。资料: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的莫克莱负责研制成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莫克莱教授受命为美国的阿伯丁试炮厂制定火力表,每天用计算机不停地计算各种弹道,深感改进计算机之必要。1942年,他提出了试制电子计算机的方案,次年得到空军的支持。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花费了48万美元,终于在1945年年底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的名称是“电子数值和积分计算机”,英文缩写名为埃尼阿克(ENIAC)。1946年2月15日举行了公开表演,1947年运往阿伯丁做科学计算。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8 800个电子管、1 500个继电器、几千个其他电器和电子元件,运算速度比同期的计算机可快1 000倍。但它的体积庞大,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工作耗电150千瓦,电子管常常被烧坏而停机检修,计算也不够精确和稳定。更为不利的是,它的存储容量仍然太小,而且工作程序是“外插型”的,为了解题所需要的电路联通,往往要几个人用几天时间去做接头工作,而计算只要几分钟就够了。为了克服以上弱点,1946年,美国数学家冯诺意曼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案,改进的方面分别是:一是用二进制代替十进制,进一步发挥电子元件的速度潜力,二是将程序存贮起来,使运算的全过程均由电子自动控制,进一步提高运算速度。1949年,根据这一方案制造的冯诺意曼机在英国剑桥大学试制成功。以后,电子计算机进入工业生产阶段,世界各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电子管计算机。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也出现了数次较重大的变革。电子管计算机属于第一代,晶体管计算机属于第二代,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分别属于第三、四、五代计算机。为了解决早期计算机体积大、重量大、功耗大的缺点,晶体管一问世,就被用于研制新一代的电子计算机。1959年,美国一家公司造出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几十万次。1961年,美国IBM公司生产的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百万次。由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第三代和第四代电子计算机,其速度更快,存贮量更大,体积更小,价格更低。1964年4月,IBM公司研制和生产的3 690系列计算机,标志着第三代计算机的开始,它的速度达到每秒千万次。20世纪70年代,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问世,使得微型计算机迅速发展起来。到1980年,全世界拥有的微机超过1亿台。微机进入各个生产环节,并开始向办公室和家庭渗透。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的微型电脑,已经像彩色电视机一样普及了。电子计算机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巨型机的发展。1976年美国CDC公司研制的巨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达到每秒2.5亿次。从80年代初开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研制也提上了日程。美国和日本都制订了规模庞大的研制第五代计算机的计划,并付诸实施。第五代计算机的研究方向是突破第一至第四代计算机的冯诺意曼原则,采用新的元件、新的记忆存储方法和程序语言,把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千亿次以至万亿次,不但能处理各种数字、符号、图像、声音及其相互转换,还能直接听懂人的语言,实现人机对话。人们预言,第五代计算机在不远的将来会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名符其实的“电脑”。资料:航天事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德国的一大批科学家被美国人捕获,转到美国继续从事火箭研究,苏联人迟到一步,没有得到重要的专家,但得到一些V—2火箭和工厂设备。战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太空争夺战。苏联科学家在科罗廖夫领导下,1956年发射成功第一枚洲际导弹“苏联一号”,使苏联的火箭技术领先于美国。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将重83.6千克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星一号”(或译为“旅行者一号”)送上了太空。这颗卫星实际上只是一个空心小球,直径为58厘米,中间装着一个能发射电码的发报机,以证明卫星的存在。1958年1月31日,美国的“探险者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但其重量只有苏联的1/10。1960年,美苏都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遨游10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这一创举开辟了人类宇航的新纪元。1961年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在10年内完成“阿波罗登月计划”。1964年8月19日,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通讯卫星,此后,全球卫星通讯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串脚印,7月25日平安返回地球。这是人类征服宇宙的又一伟大壮举。此后,美国又相继进行了5次登月飞行,共有12名宇航员登上了月球。其中,阿波罗15号登月最为有趣。宇航员斯科特驾驶一辆月球车在月面上行驶了28千米,他在月球上表演了羽毛和铁球同时落下的自由落体实验,他还拿出邮戳盖了几个纪念封,开设了第一家月球邮局,月球车上的电视系统将一切都转播给了地球。经检查从月球上带回地球的岩石,发现月球上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连最低级的微生物都没有,这就回答了月球是否存在生命的问题。阿波罗计划是20世纪大科学的又一典型,美国政府为了实施这一计划,动员了40多万人、约2万家公司和研究机构、120多所大学,耗费了250多亿美元。如此规模的科研项目,没有政府的全力支持,是绝不可能完成的。70-80年代,空间技术在很多方面又取得新的进展。除发射大量民用、军用卫星,如气象、通讯、侦察等卫星外,还利用航天遥感技术发射了各种空间探测器。1970年,苏联的“金星七号”在金星上软着陆;1977年8月和9月,美国先后发射了“旅行者一号”和“旅行者二号”,“旅行者一号”于1979年3月飞经木星、1989年访问海王星后飞出太阳系,进入银河。中国在1970年4月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在世界上居第五位。1971年4月19日,苏联发射了第一个宇宙航天站──“礼炮一号”,23日实现了航天站与飞船的对接。1979年,美国的空间实验站与苏联的“礼炮六号”同时升空。1981年4月12日,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发射成功,在绕地球36圈后安全着陆。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后,美苏等国加紧研究兼有航空、航天两种特性,而且不必借助火箭起飞的、可自由往返于大气层内外的航天飞机。如能研制成功,必将大大推进人类空间探索事业的发展。资料:这边风景独好──网络技术的发展所谓网络,就是利用通讯系统将设立在各地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以其中的一台计算机作为中心。这样,设置在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计算机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加工“联合企业”。网络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满足更多人的信息需要。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国防部为了方便研究工作的进行及推展,所以建立了实验性质的ARPANET。由于ARPANET的成功,一些单位也纷纷建构网路加入,主要的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NFSNET、太空总署的NS1……1983年1月1日,当TCP/IP正式成为唯一的标准协议之后,加入ARPANET的网络、机器和用户迅速增长。从开始的ARPANET的千台计算机到后来的来自各大学、研究机构的几千台主机和工作站,一直到今天遍布世界的千万用户,Internet成为一个巨大而前途无量的市场。到1997年为止,已有超过146个国家、150万部以上的电脑主机连接到了这个网络。随着网络向商业的全面开放,这也就孕育了20世纪的最大的一次淘金热。新行业紧随着新的技术,新的观念和新的经营管理方式,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而出;传统行业也在经受着信息浪潮的洗礼,在超越自我中获得新生。昔日的信息咨询业真正如鱼得水,利用四通八达的网络更为便捷地搜集和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而以往在人们心目中模糊抽象的行业形象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而深入人心。知识就是力量,信息就是财富已不再是一句口号和承诺,它从千言万语的阐释的幕后被网络活生生地摆在人们的面前。如今,网络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zksix 发表于 2016-7-31 18:09:14


        在网络技术应用的这个巨大领域内,各种新的应用途径也层出不穷。由于Web浏览器的问世,现在所有的互联网用户不必记忆一大堆枯燥而无聊的命令,他们面前展现出一幅绚丽多姿的网络风景画,只要按几下鼠标,他们可以方便地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去翱翔。Web的中文意思是遍及世界的网络。这是由一名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的科学家发明的。它将不同的彼此相关的信息以超文本的形式组织在一起,融合多媒体技术,将网络信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用户的面前,从而避免了一般人对陌生而繁杂的网络技术望而生畏,使得互联网风靡全球。Web在网络的商业应用领域中更起到了其他应用不可比拟的作用。我们已经无法回避这样一个现实,即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工业文明时代的商业将重新“洗牌”,全球商业将就此进入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之中。最近几年,网上商务活动日趋繁荣,以因特网为基本构架的电子商务正席卷全球。这一商业形式将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并在组织构架、商品管理、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诸多方面与传统商业展开竞争。Web技术在商业领域里的应用主要分布在两个方面,即在线交易和远程管理。目前,这种基于Web技术的交易方式在国外已扩展到了零售、批发、旅游和证券领域,其涉及的商品和服务包括汽车、图书、百货、运输及股票交易。此外,Web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还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使企业的信息资源配置趋于合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目前,英特尔、IBM等国外主要芯片及商用电脑制造商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动Web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因此可以预计,包括软硬件在内的商务系统集成,将围绕着Web技术展开一场大规模的争夺战。谁能在这一领域取得主动,谁就将成为未来电子商务大潮中的受益者。可见,Web技术已成为商业管理软件的竞争焦点。随着网络商业化应用的逐步推广,它在其他各个领域,如医疗、教育等的应用也日渐深化。网络教育的发展如今也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形形色色的网校、网吧、网上沙龙等都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这些网络资源,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也正是许多专家正在研究的问题。资料:克隆所谓“克隆”是指通过无性繁殖的手段,从一个细胞获得遗传上相同的细胞群或个体群。利用胚胎分割技术或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产生遗传上相同的哺乳动物。1997年,英国科学家变科幻为现实,一只在那里出生的名为“多莉”的山羊备受人们关注。它是由英国卢斯林研究所的动物胚胎学家威尔姆特领导的科研小组采用无性繁殖技术克隆出来的。这只羊与其基因母羊具有完全相同的内外特征,是一只纯粹的复制品。多莉的诞生本身就具有新闻色彩,多莉没有“生父”,而有两个“生母”:其中一个是根据基因特征进行复制的基因母羊,从其乳腺细胞中提取具有决定新生命的所有遗传特征的细胞核;一个提供去核的卵细胞。科学家将核放入卵细胞的胞质使其融合,融合后的卵细胞再植入到第三个母羊的子宫内发育生长。150天后,母羊生下了“多莉”。提供基因细胞的母羊并不是生产的母羊,而最终生产的母羊只相当于一个“孵化器”。这就意味着,只要有优质基因母羊的细胞,就可以随时培育出完全相同品质的羔羊。复制“多莉”的过程完全依照基因的分子克隆技术,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在像工厂流水线上一样大量繁殖优质动物,特别是一些濒临灭绝的稀有珍贵动物。“多莉”只不过是一只复制出来的羊,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恐慌和不安。看管“多莉”的负责人称它是“一只受上帝诅咒的羊”。因为这是在为“克隆人”做准备,而“克隆人”一旦真的出现,从伦理角度看,无异于一颗投放在全世界的生物原子弹,将人伦关系炸得模糊、混乱和颠倒。首先,“克隆人”是对生育模式的挑战。它的出现,将彻底打破人类传统的生育概念和生育模式。克隆人的生育模式不一定非要有男性的精子与女性的卵子相结合不可,只要有体细胞和卵子胞浆即可,这样单身女子或两个女同性恋者也可实现非传统但正常的生育过程。多么奇特!这绝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克隆技术赋予的能力。如此看来,在生育方式上,男子离开女子将一事无成,而女子离开男子仍可有所作为,这是大自然赋予女子的特权。问题在于当人类运用这项特权时,将会给这个世界增添多少斩不断理还乱的话题!其次,“克隆人”将冲击生育与男女婚姻紧密联系的传统模式,他降低了自然生殖过程在夫妇关系中的重要性,进而冲击传统的家庭观以及权利与义务观。举例来说,一个男子的体细胞核可以由其女儿的去核卵和子宫孕育出克隆人,这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事,这种父女共同协作生育出“父亲”的事情有悖于情理,让人难以想像与接受。更有甚者,以某男子(或女子)的体细胞核为“种子”,可由其妻子(或该女子)、女儿、母亲或孙女孕育出克隆人,祖孙三代接受由同一来源的“种子”生出完全相同的人,那该是多么荒唐的人伦关系,令人不可思议!还有,克隆人的出现还可能使历史的罪恶重演。众所周知,臭名昭著的战争狂人希特勒在二战时,曾指出日耳曼民族是优等民族,而其他民族是劣等民族。遗憾的是,当时德国的遗传学家百分之百都支持这一理论,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历史代价。难怪一个二战调查组曾这样讲过:一个普通的德国遗传学家比10个盖世太保的罪恶都大。克隆人技术的出现,有可能再度激发这种思潮的复活。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曾警告说,克隆技术永远不应当公布,以免陷入无尽的罪恶之中。由于现代生物高新技术的介入,生命过程出现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异化和非人性化倾向,逐渐引导人们以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新出现的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必要性。在新技术与人们的观念发生矛盾时,既要尊重技术,又要尊重人,就让时间去化解矛盾吧!在宇宙中有无穷无尽的奇迹,生命则是众多奇迹的浓缩和体现。人,就是我们自己,毫无疑问是宇宙中最神圣的奇迹,古往今来,无数伟大的思想家都给与了无以复加的赞美。甚至有人怀疑,宇宙中只有地球才有人类,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是宇宙演化的最高形式。宇宙演化产生了人,人反过来揭开宇宙演化的奥秘。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确实因为生命实在太神秘了,以至于在不久的过去,人类面对芸芸生命奇观一筹莫展,宗教便借无所不能的上帝之手,在宇宙的中心──地球上,轻而易举地创造了一切生物。在科学的时代到来后,科学家们先是详细观察了全世界的各种生物,然后把它们逐一分类命名。这时,生命的自然奥妙初现端倪──生物有规律,进一步,诞生了伟大的进化论──生物是进化的产物,是环境决定的,遗传学更上一层楼──生物是遗传基因控制的。近两个世纪来,生命科学越过了一道又一道障碍,揭开了一个个谜底,现在的生命学科已经是最复杂庞大学科群,包括生物学、农学、医学等。而其内部的分支已经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分支与分析并进,繁杂与深入同行。作为基本的科学的发展规律,生命学科正处于重大综合的前夜,是需要天才与突破的大好时代,21世纪必然是生命科学的黄金世纪。至于像生物武器、克隆人之类的烦恼,人类既有能力创造它,就有能力控制它,任何担忧都阻挡不了科学前进步伐。(展示板书: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师:第三次技术革命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较,有许多特点,最突出的是:1.技术革命群体化。这次技术革命以群体形式出现,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的高技术群。前两次技术革命主要以一两种技术的突破为代表,它们的出现且是单一的。作为第一、二次技术革命标志的纺织机、蒸汽机以及发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虽然也带动了其他技术的发展,但彼此的联系并不紧密,新技术的数量也是有限的。而第三次技术革命则不然,它是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宇航三大技术开头,随后又有一批批新技术汇入这次革命的洪流而形成一个宏大的技术群。其数量之多,门类之广是空前的。在这一技术群中,信息技术是带头的核心技术,其中,除电子计算机之外,还包括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微电子技术等一切有关信息的处理、传输、变换、存取、设计、制造的技术,这些又是技术群中的技术群。信息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控制,它是优化物流、节约能流、分散人流、降低财流的有效手段。它被应用到各个技术领域,成为主要的控制手段后,便使各种技术在发展中的横向关联性、综合性、交叉性极为突出,使各种技术间呈现出极强的群体性。2.科技社会化和大科学时代的开始。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所揭示的正是技术系统、生命系统与社会系统间的共同控制规律。所以,这次技术革命与社会的结合比过去两次技术革命要紧密得多。美国科学学家普赖斯于1962年6月发表了著名的以《小科学、大科学》为题的演讲。他认为二战前的科学都属于小科学,从二战时期起,进入大科学时代。所谓大科学,是指以统一的方式把相关的科学事业组织起来加以科学管理的科学。过去的小科学是分散的、个体的、随机组合的研究,现在的大科学是社会化的集体活动,其研究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发展到企业规模、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德国V2火箭的研制、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计划”被认为是大科学开始的标志,而阿波罗计划则是大科学时代的“代表作”。1961年经美国总统任命、在副总统约翰逊直接领导下完成的阿波罗计划,共得到政府拨款250亿美元,共有120所大学、2万多家企业、400万人参加。由此可见,大科学的主要特征是:国家大幅度地增加对科学事业的投资并加强控制和监督。美国政府对科研事业的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20-30年代为0.2%-0.4%,1950年上升为1%,1960年猛增至2.7%,1964年为3%。科研队伍不断扩大,科学研究集体化、技术专门化、管理科学化、按课题原则进行组织,体现了“三论”的准则。由于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的各项技术都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战略性、时效性、风险性强的新技术,没有大规模、多学科的有机配合和国家的统一组织、规划和投资,是很难完成的。这就决定了这一新技术群具有很强的社会性。3.发展进程高速化。第一次技术革命从1712年纽可门单作用蒸汽机的发明开始,到1784年瓦特的可作机器动力的双作用蒸汽机的发明,前后共72年。第二次技术革命从1831年法拉第的发电机模型开始,到1888年美国人泰斯拉交流电动机的发明,前后共57年。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代表电子计算机从1946年正式问世,仅仅30年就经历了5代,每6年其运转速度就提高10倍,存贮量增加20倍。如果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相比,80年代生产的电子计算机运转速度增加三十多万倍,体积缩小到三万分之一。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也大为缩短。例如,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为84年(1698-1782)、电动机为65年(1821-1886)、无线电为35年(1867-1902)、雷达为15年(1925-1940);而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则多在10年以内,如原子能利用为6年(1939-1945)、电子计算机为5年(1946-1951)、晶体管为4年(1947-1951)、激光器仅为1年(1960-1961)。这说明科学—技术—生产的循环在加速。正因为如此,各主要国家的科研成果和人类科学知识的总量在迅速增加。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科学情报系统》的统计,科学知识的增长率,20世纪50年代每年增长9.5%,60年代为10.6%,80年代为12.5%。另据英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的推测,人类的科学知识增长一倍所用的时间,19世纪为50年,20世纪中叶为10年,70年代仅为5年。师: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生:(略)师:1.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往,提高劳动生产率,人们主要是依靠提高劳动强度,而在新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则主要是通过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来实现的。现在,整个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小字部分还通过对西方国家和苏联工业生产增长因素的分析,得出“当代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的结论。2.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造成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第三产业不仅仅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商业、运输业、通讯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而且还包括大多数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得到普遍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大大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其中突出的项目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高速信息公路计划”,西欧国家的“尤里卡计划”和日本政府采纳并使用的“科学技术立国”口号及对科技政策的相应调整等。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出现了许多变化,教材小字从衣、食、住、用等各方面作了生动的描述。以上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重大变化,正如教材中资料所引江泽民总书记的论述所指出的。3.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的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此外,世界经济结构出现新格局,发达国家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但科技水平的差距,也加大了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由于不能像以前靠抢夺殖民地来发展经济,因此科技的竞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也愈来愈加重要。资料:“尤里卡”计划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都把高技术开发作为战略主攻方向,把高技术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1983年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1993年又提出了集卫星、光纤、计算机、数据交换和通讯等技术于一身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西欧各国则推出以电子计算机、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研究开发内容的“尤里卡”计划。日本也在80年代提出了以生物科学为主要内容的研究计划即“人类新领域研究计划”。广大发展中国家为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纷纷采取对策,发展和引进高新技术。印度为巩固它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地位,在1983年1月提出了“新技术政策声明”,确立发展高技术的三个重点是:计算机技术、核能技术和航天技术。1986年,中国提出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著名的“863计划”,旨在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力争在优势领域有所突破,研究领域涉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能源技术、自动化技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新材料技术等7个领域和15个主题。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提出之后,法国总统密特朗认为这是对西欧的双重挑战,即战略的挑战和技术上的挑战。一方面,将使美欧防务脱离;另一方面,将会加强美国的高科技优势。1985年4月17日,密特朗倡议建立“欧洲研究协调机构”,即“尤里卡”计划,号召西欧国家在诸如光电子学、大型电子计算机、高速微电子学、高功率激光和粒子学、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等尖端领域进行合作,建立一个“欧洲工艺技术共同体”。这一倡议得到广泛响应,当年的7月17日,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尤里卡”部长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欧洲共同体12国和奥地利、瑞士、挪威、瑞典、芬兰共17国的外长和科研部长,以及欧洲共同体执委会的代表。与会者一致赞成“尤里卡”计划,并在当日发表的最后公报中宣布,“尤里卡”计划正式诞生。1985年11月5-6日,在德国汉诺威召开了“尤里卡”第二次部长级会议(增加了土耳其),通过了“尤里卡宪章”,宣布了尤里卡计划的头10个研究项目,并决定成立一个独立于欧共体执委会的秘书处。这标志着“尤里卡”计划正式开始实施。“尤里卡宪章”规定,尤里卡计划是民用性质,它的研究项目由企业和科研单位自下而上提出,由有关国家决定;每个研究项目必须有两个以上不同国别的企业参加;资金来自国家基金的部分最多不得超过50%,其余由工业界提供。1986年6月30日,在伦敦举行的第三次“尤里卡”计划部长级会议决定在布鲁塞尔设立秘书处。从第五次部长级会议以后,每9个月召开一次,按国名字母顺序由参加国轮流担任主席国,主持会议。每次会议都宣布一大批新项目。后来,美国、日本、加拿大、以色列、波兰、阿根廷等非“尤里卡”成员国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也相继参加了“尤里卡”的研究项目。东欧剧变后,匈牙利和俄罗斯也成为“尤里卡”成员国。(展示板书:二、现代文学和美术 )师:现代时期的世界文学艺术,如果我们已经欧美为例的话,其实有两大类型。一是苏联文学艺术,而是西方文学艺术。师:就苏联文学艺术而言:首先,伴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苏(俄)联的文学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0世纪上半期,苏联文学生机勃勃。高尔基的小说《母亲》等作品,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十月革命胜利后,一批优秀作家创作了许多反映苏联巨大变化的作品,比如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三部曲(《两姊妹》、《1918年》、《阴暗的早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等。赫鲁晓夫时期,由于文学界提出了“写真实”“积极干预生活”等口号,文坛局面既活跃又混乱。爱伦堡的小说《解冻》触及不少社会问题,反响很大,引发了一批作品,西方称为“解冻文学”。而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由于中央集权的强化,文艺思潮日趋平稳和消沉。而到戈尔巴乔夫时期,尤其他推行“民主化”“公开性”政策,苏联文艺作品的审查制度被打破,很多过去被禁止的文学作品被大量发表,比如1955年,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写成了至今仍能证明他艺术生命力之恒久的著名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该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前后为历史背景,记述了日瓦戈医生的悲剧遭遇,借此反映一代知识分子对十月革命所表现出的迷佣。小说的现实主义手法使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俄国国内战争时期的某些残酷的社会现实。他的小说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却拒绝领奖。其次,在艺术方面,苏联最有成就的是芭蕾舞。乌兰诺娃(1910-1999),1910年出生于一个舞蹈演员家庭,后来进入列宁格勒舞蹈学校学习,毕业后参加基洛夫剧团。从此她开始了她的艺术创作生涯,展现了高超的技艺。1944年调到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工作。1951年,她第一次出国到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演出;此后,她到过美国、英国等世界上很多国家演出,获得盛誉。成为苏联第一位首席芭蕾舞蹈家,被授予苏联人民演员称号。1963年前后,告别舞台,担任教师,指导青年演员。其外,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苏联伟大的音乐家。主要作品有《第一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七交响曲》、《易北河》和《森林之歌》等。其中《第七交响曲》创作于卫国战争时期。在列宁格勒被围困期间(从1941年8月至1943年1月德国法西斯对列宁格勒的围攻长达17个月),他志愿参加了列宁格勒保卫战,在战场上,他创作的《第七交响曲》成为鼓舞红军战士英勇战斗的号角。师:而就西方文学艺术而言,经历了从现实主义文学向现代主义文学的过渡。教材着重介绍的就是西方这一时期的文学名著。首先,继承了19世纪晚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精神,在现实主义文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英国剧作家肖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美国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此外,美国的现实主义作家海明威较多的结合现代主义手法进行创作,其著名作品有《老人与海》。《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的渔夫桑提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但他坚忍不拔,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小说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桑提亚哥这个孤军奋战的形象是海明威20、30年代创造的“硬汉性格”的继续与发展。1954年,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资料:德莱塞西奥图·德莱塞(1871-1945),20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生于印第安那州一贫苦移民家庭。中学未毕业,12岁便自谋生计。当过报童、农场杂工、洗碗工、收账员、挖煤工,对美国下层社会状况十分熟悉。1888年,得到小时候的女老师的资助,读了一年大学。1892年,当了新闻记者。1897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00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描写了在金钱至上的美国社会里一个出身于劳动家庭的纯洁少女──嘉莉,走上堕落道路的悲剧。1911年发表第二部长篇小说《珍妮姑娘》,描写了工人家庭的姑娘珍妮的悲惨遭遇。1912年发表长篇小说《金融家》,它和《巨人》(1914年)、《斯多葛》(1947年)合称《欲望三部曲》,深刻揭露了美国大资产阶级巧取豪夺的罪恶。1925年,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问世,使作者一跃而成为全美最有名的作家。这部小说是德莱塞最优秀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的美国青年在腐败的社会风气影响下,追求“上等人”的生活,堕落成为杀人犯的故事。在这部小说里,德莱塞集中地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深刻地揭露了美国社会制度的罪恶。1945年,德莱塞以74岁的高龄,加入了美国共产党。资料:罗曼·罗兰罗曼·罗兰(1866-1944),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生于法国中部的古老小城克拉姆西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自幼喜爱音乐和文学。1886年,考取了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又被送到法国设在罗马的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回国后,在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音乐史,并从事文学创作。罗曼·罗兰主要作品有戏剧、小说和名人传记。1893-1898年,创作了《信仰的悲剧》,包括《圣路易》、《艾尔特》和《理性的胜利》三个剧本。此后,又创作了以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革命剧:《群狼》(1898年)、《丹东》(1899年)、《7月14日》(1902年)。20世纪的头十余年间,是罗曼·罗兰创作高潮时期,他相继写出《贝多芬传》(1903年)、《米开朗琪罗传》(1905年)、《托尔斯泰传》(1911年)等名人传记,还创作了他最优秀的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年)。在这部长达十卷的小说里,作家塑造了一个个自我奋斗的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他们对帝国主义时代德、法黑暗腐朽社会的反抗,以及他们个人奋斗道路必然失败的悲剧。作者因这部小说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20年代,罗曼·罗兰写了《甘地传》、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1939年,创作了著名悲剧《罗伯斯庇尔》。师:其次,从19世纪晚期产生,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繁盛的现代主义文学艺术运动,开始取代现实主义成为西方文艺领域的主流。现代主义文学,也称现代派文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主义文学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欧美文学的主流。其特征是否定文学艺术传统,通过新奇怪异的形式,表现个人心灵的苦闷和不安,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精神危机。现代主义作家认为,人应该是绝对自由的,但他们又处处感到现实偏偏不让他们获得这种自由。现代主义作家就是一批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精神归宿的流浪者。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多元化文学,由许多流派组合而成。其主要的文学流派有:1.后期象征主义,代表人物如英国诗人艾略特,他的长诗《荒原》是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2.表现主义,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就是代表作品;3.超现实主义,如法国诗人阿拉贡及其早期作品;4.“意识流”文学,典型作家爱尔兰小说家乔伊斯,代表作《尤利西斯》是西方文学名著;5.“迷惘的一代”文学,代表作家是美国小说家海明威,名著《老人与海》获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资料:贝克特与《等待戈多》贝克特(1906-1989),爱尔兰戏剧家、小说家。1906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市一个犹太人家庭。学生时代去巴黎游历,遇到乔伊斯,当过他的秘书。1927年在都柏林三一学院毕业,1928-1930年在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担任英文讲师,并与人合作把乔伊斯的作品翻译成法文。其间,回到都柏林工作。1938年开始定居巴黎,德军占领巴黎期间,曾参加抵抗运动,后因组织暴露隐居乡下,写了长篇小说《瓦特》。1945年以后改用法文写作,1946年至20世纪50年代初是创作的高峰期,主要作品是1952年创作的两幕剧《等待戈多》,主要情节是两个流浪汉在荒凉的乡间土路上无聊地等待戈多的情景,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剧中都未作交待。该剧揭示了人类在荒谬宇宙中尴尬处境,被视为荒诞派戏剧中最有代表性作品。此外,还写了长篇小说《马洛伊》(1951年)、《马洛纳之死》(1951年)和《无名的人》(1953年),其中,《马洛伊》曾被一些评论家称为20世纪的杰作之一。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奖原因主要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并且他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等待戈多》是一部没有情节的戏剧,而它的全部意蕴又在这琐碎拼接的画面之中,它的艺术魅力又不在观赏、阅读过程之中,而不是借转术剧的情节大意所完成的,所以,我们不得不用大量的篇幅来概述它的主要内容。《等待戈多》非常集中、非常集中、突出地体现了荒诞派戏剧的荒诞色彩。所谓有荒诞,在哲党龄指个人与其生存环境脱节。在这个概念中,人既不是世界的主人,也不是社会的牺牲品,他对外部世界无法理解,他的任何行为和喜怒哀乐的感情对它都不起作用,世界也只呈现冷淡、陌生的面孔。被荒诞派剧作家尊为先师的加缪曾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对此有个常为人引用的说明,他说:“一个能用理性方法加以解释的世界,不论有多少毛病,总归是一个亲切的世界。可是,一旦宇宙中间的幻觉和光明都消失了,人便自己觉得是个随时生人,他成了一个无法召回的流放者,因为他被剥夺了对于失去宾家乡的记忆,而是地也缺乏以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他自己生活的分离,演员与舞台的分离,真正构成了荒诞感”。《等待戈多》就是这种荒诞感的一种形象的体现,这主要表现在人与客观世界,人与人隔膜及对人、对自身的生活的迷失这三方面,而所有这些,又都是一种非理性的形式出现。 《等待戈多》集中地体现了西方当代资产阶级的精神危机。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的生活上的精神上的创伤,社会灾难的深重,给人们的精神世界投下巨大的暗影。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彻底撕去了那些良知、互助、人情的温情脉脉的面纱,让人们得以洞见那些曾在这些面纱遮掩下的丑恶。“上帝死了!”精神世界出现了极度的空虚,而现实又那么丑恶,人与社会都成了敌视人的异已力量,心灵无法沟通,追求没有目标,世界上似乎没有崇高、没有那些有价值的存在,正是这些构成了《等待戈多》全剧中所体现出来的孤寂感、隔膜感、绝望感、空虚感。戈多的形象无疑是一个极好的证明。戈多是谁?西方评论空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指上帝,有人说它象征死亡,有人说它就是波卓,人有说他是在影射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有人曾为此问过贝克特,他说他不知道:“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这确是一语中的回答。正是因为戈多的档可知正大光明因为戈戈和狄狄(也就是人类)把自己获救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他们毫无所知的戈多身上,并为此苦苦等待,成为生活的全部内容,才更显示出现实生活的可怕──人类生活就是这样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碌碌无为,只有痛苦、绝望、无为、无目的等待。贝克特在《等待戈多》中,是把特定时代资本主义的生活、精神状况概括成为一种超阶级、超历史的全人类的普遍的存在状态。《等待戈多》是一部“反传统”的戏剧,与其表现荒诞感的内容相适应,作品采用了许多不同于传统剧作的艺术手段。 下一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年级历史: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