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31 17:36:04

初三历史教案设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介绍清末的科举状元张謇,勇于退出官场转而兴办实业的故事入手,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和主要特征,时间内容跨度大,内容较为空洞抽象。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虽然已初步具备从历史事件和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但是综合分析、综合归纳能力还不够成熟,对政治变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理解程度也参差不齐,特别是农村学生表现尤为突出。
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体验、实践、交流中主动学习。 2、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3、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归纳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掌握从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
培养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认识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使民族工业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
培养学生用发展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准确把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张謇等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课件:状元殿试策对面图 2、 教师活动
①设疑:被光绪帝“钦定第一甲第一名”的人物是谁?(张謇)
②简介张謇,引入本课学习:张謇,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1853年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五岁入塾,十六岁中秀才。1885年张謇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人。
1894年4月,张謇再次赴京参加会试,考取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同年七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战败。张謇目睹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科举成名,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走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张謇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走的怎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学习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设计理念:设疑激趣,切入新课 二、新课探究
1、教师引导:张謇考中状元,荣华富贵享受不尽,但是他却“舍本逐末”,他是怎么想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状元实业家——张謇。
2、创设情境:“名人访谈——走近状元实业家张謇”(课件) 教师活动:帮助学生分组,拟定访谈提纲,讲述访谈节目的有关要求。
访谈提纲:①张謇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实业的?提出什么口号? ②张謇为什么要放弃高官厚禄冒着风险创办实业? ③张謇创办了哪些实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什么产业?
④张謇创办实业,后来的命运如何?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 编后语提纲:①张謇的主要贡献 ②从张謇创办实业的事迹中你感受到什么?
③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结局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五人一组,阅读教材第一目,探究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提炼相关答案,然后一人扮演栏目主持人,一人扮演张謇,三人扮演观众,即兴表演“名人访谈——走近状元实业家张謇”,探究课本知识:
①主持人:张先生,您好。请您介绍一下创办实业的背景和口号? 张謇:《马关条约》允许民间办厂,民间办厂可以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发展,我的口号是“实业救国”。
②主持人:您为什么要放弃高官厚禄冒着风险创办实业?
张謇:《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原料、廉价的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我认为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
③主持人:您创办了哪些实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什么产业? 张謇:我开办了恳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规模大的是大生纱厂。
④主持人:您创办实业,后来的命运如何?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 张謇:后来负债累累,被吞并。主要是帝国主义在中国倾销棉花和棉纺织品,纱厂的产品被迫低价销售。
编后语:张謇把开办实业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文化机构,有些在国内还是首创的,例如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从张骞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放弃高官厚禄兴办实业的爱国精神和不畏世俗的勇气。大生纱厂的结局说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是悲惨的,大生纱厂可以说是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感谢张先生接受名人访谈栏目的采访。
设计理念:变历史事件为现实生活,变历史人物为现实人物,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教师活动:小结学生名人访谈的表现情况,过渡:张謇大生纱厂的命运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二目,提炼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信息。 设计理念:紧扣教材,承上启下。 4、归纳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时期、特征、原因
教师活动:⑴指导学生完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表(课件展示) 时期 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后至新中国的成立 特征 民族工业萌芽和艰难发展
进入“黄金时代” 凋谢、萎缩 原因 1、洋务运动的推动 2、封建制度的阻挠 内因:辛亥革命成功, 冲击了封建制度 外因: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⑵点拨:内因、外因的共同影响使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速度不一。 学生活动:学生口头回答完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表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炼历史有效信息能力。 5、创设情境:“穿越时空——张謇来到1914”(课件)
教师活动:1914年,正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张謇请你帮忙创办实业,调查市场行情:①此时创办实业是否有利?为什么? ②当时有那些行业适合发展?请具体介绍
③根据市场行情,你会把资金投入到哪个行业?工厂会设在哪些地方?为什么?
④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你的企业将会出现什么状况?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到什么阶段?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完成市场行情调查,探究知识:
①有利于创办实业,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②纺织、面粉、精盐等行业。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③纺织、面粉、精盐等行业,工厂会设在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因为沿海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内地却非常薄弱。
④倒闭或被吞并,1918年后,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一战后至新中国的成立时期,因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
设计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投入活动情境,在参与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发展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准确把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6、知识小结 教师活动:回顾本课知识,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特征:发展阶段艰难曲折,发展程度极不平衡,发展水平极为落后。
设计理念:画龙点睛,明确问题,理清学生思路。 三、巩固训练(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针对农村学生学习实际,紧扣教材,创设学习情境,把历史知识学习转化为“名人访谈”和“穿越时空”两个栏目,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在体验和实践中主动学习、主动思维,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从根本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较好的完成了“三维目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三历史教案设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