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4武汉初三调考作文点评:立意不高 难得高分
本报讯(记者宋兰兰 通讯员吴才源实习生黄静)作为武汉中考的“演练”,4月19日昨日武汉四月调考语文科目的作文题《父亲》,不少考生觉得简单。教师认为,多数学生未读懂命题初衷,作文立意不高,难得高分。
黄陂区前川一中周惠老师介绍:“这是一道给材料命题作文”。作文给出三段背景材料,包括梁启超、傅雷等名人的教子故事,材料之后顺势引出《父亲》这一命题。
“不少学生拿到作文题,心中一喜,觉得这个题目太简单了,从小学写到初中。其实,这就是审题时没有真正领会命题人的意思。”周老师认为,这个题目出得相当好,命题人在引导学生对父亲这一角色进行思考、认识、评价。
相关2013.4湖北武汉初三调考试题答案:
湖北武汉2013年4月初三调考语文试题答案
湖北武汉2013年4月初三调考数学试题答案
湖北武汉2013年4月初三调考英语试题答案
湖北武汉2013年4月初三调考物理试题答案
湖北武汉2013年4月初三调考化学试题答案
湖北武汉2013年4月初三调考思品试题答案
湖北武汉2013年4月初三调考历史试题答案
4月19日下午评卷,阅卷老师发现,多数学生的作文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很难得高分。“受美文范本的影响,学生一般多写父亲的慈爱,局限在家庭范围内。没有站在社会角度的高度,思考父亲对成长的影响”。
“关注时事的考生应该有话可写”,周老师举例说,前不久引起热议的“李双江之子”事件,如果考生以此为契机,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考虑《父亲》,应该能写得好。她建议,考生在下面的复习中,要加强审题的训练,跳出惯常思维,读懂命题人用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