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中考体育分值将逐步增加
近日,省政府发布《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为中小学增加体育课时。以后,中考体育成绩将更加重要,分值还将逐步增加。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
根据意见,各中小学校要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程,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可为中小学增加体育课时,并积极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增强课程的多样性和针对性。高等学校要为学生开好体育必修课或选修课。
我省还将大力推动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积极推进田径、游泳、体操等基础项目,广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武术、手球等优势项目。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
除了体育课外,还将健全学生体育锻炼制度,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
鼓励学生参加运动会
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定期举办全省大、中学生各类单项体育比赛,建立完善全省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市、县每年要举办3项以上中小学生体育比赛。完善竞赛选拔机制,畅通学生运动员进入各级专业运动队、代表队的渠道。
鼓励学生参加运动会。省体育局对承担全国运动会、奥运会任务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纳入省优秀运动队的高校学生运动员,给予省优秀运动队运动员的同等待遇;高校运动队代表我省参加全国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取得的成绩,可带入省运会高校部。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学试办省、市运动队。
对在各类运动会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学校应给带训老师和参赛运动员适当奖励。高等学校要为学生运动员制定弹性学制政策,建立个性化教学计划和补课机制,对学生运动员参加全国、全省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可计入学分。
中考体育成绩分值还将增加
体育设施建设上,把学校体育设施列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配备好体育器材,为体育教师配备必要的教学装备,尽量将全民健身路径等公共体育设施安排在中小学校或周边。
鼓励各地与高等学校共建公共体育场馆。进一步完善制度,积极推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为学校体育提供服务,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推动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后、节假日对本校师生和公众有序开放。
体育课程考核也成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逐步增加初中毕业体育考试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权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