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8-15 14:13:33

初一上期中阶段测试卷A卷

A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40分)
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


1.按照《新华字典》查下面的汉字,正确的是


2.加点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A.栅栏(zh4)交卸(xi8)和蔼(3i)盔甲(ku9)
B.榆钱(yi*)惩罚(ch6ng)懊悔(4o)济南(j!)
C.斗笠(l@)倜傥(zh#u)郝叟(s%u)祈祷(q0)
D.嘹亮(li2o)海鸥(#)水藻(z3o)粗犷(gu3ng)
3.多音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
A.应和和平差使出差
B.奔丧丧命头晕黄晕
C.称职称心哽咽呜咽
D.着慌着急察觉睡觉
4.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
A.犄角树叉霎时小心翼翼
B.别扭际遇嫩芽前抑后合
C.理睬温馨崎岖永葆青春
D.凝具遗憾萦绕面面相觑
5.下列形近字组词有误的一组
A:慕(羡慕)墓(坟墓)蓦(蓦然)
B.浇(浇水)绕(绕圈)挠(阻挠)
C.诲(教诲)悔(后悔)侮(欺侮)
D.哀(哀老)衰(悲衰)蓑(蓑笠)
6.对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触目伤怀(胸怀)一年之计在于春(打算)鉴赏(鉴别)
B.人迹罕(稀少)至拗过去(用力弯曲)变卖典质(抵押)
C.情不自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稚气(幼小)
D.宿儒(有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煞是好看(很)
7.结合句意,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
A.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B.……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
C.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狡猾:机灵、调皮。
D.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烘托:这里指黄晕的光使雨夜显得更加安静而和平,有“衬托”的意思。
8.指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运用反义词的一项
A.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
B.走在路上,总是他拄着手杖在前面,我紧紧地跟在后面。
C.我望着陌生而又熟悉的你,北大,两年里积攒下来的那么多话,竟全部悄悄沉淀了下来。
D.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9.选词填空完全正确的一组
①人们便一个一个[    ]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    ],但也不常用。
②济南的冬天是[    ]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    ]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③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    ],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    ]
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    ]和美丽的人。
A.①依次规矩②晴朗响晴③悲惨失业④温顺
B.①次第规定②响晴明亮③悲惨赋闲④温柔
C.①陆续规则②响晴响亮③惨淡赋闲④温柔
D.①继续纪律②晴朗响亮③惨淡失业④温顺
10.对下面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
③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④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
⑤我开始思索,开始疑问,开始摒弃,开始相信。
A.①拟人②比喻、排比③拟人④反问⑤排比
B.①排比②拟人、夸张③比喻④反问⑤排比
C.①拟人②比喻、拟人③比喻④反问⑤排比
D.①排比②比喻、夸张③拟人④反问⑤排比
11.下列语句使用标点不正确的一项
A.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B.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C.“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D.只要想想:40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学生;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
12.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
A.《背影》――朱自清――《朱自清选集》――父亲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朝花夕拾》――闰土
C.《我的老师》――魏巍――《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蔡芸芝
D.《最后一课》――都德――《都德短篇小说集》―沙利文
13.下边的名词或动词的归类不正确的一项
A.学生黑板教室老师同志
B.早晨今年夏季星期一冬至
C.命令希望高兴想象应该
D.喜欢讨厌调查想念学习
14.下列语句与课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田野里,园子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B.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
C.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松树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朵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鸣,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突然从草间直冲向云霄里去了。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背影》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采用了顺叙的写法。
B.《儿子一家人》作者舒婷从儿子这个角度写了自己的一家人,构思新颖,“我”、妈妈、爸爸几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C.《父子情》一文运用真实的笔触,朴素、平实的文字写出了舒乙和父亲老舍之间感人肺腑的父子深情。
D.《羚羊木雕》一文把“我”和万芳同学的相处情景安排为插叙,使全文集中在一天时间内,故事情节集中紧凑。
16.下列课文中夹杂着爱和恨两种强烈感情的小说是
A.《散步》B.《背影》
C.《最后一课》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7.对下列语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A.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太聪明”是反语,作者恨自己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
B.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惨白的脸色感到他对祖国的热爱,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郎士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
C.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表示不肯定,“确凿”表示完全肯定,两者用在一起表明了作者的矛盾心情。)
D.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传达出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气象,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
18.朗读下边的句子,其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一个人/曾在太平湖畔/陪伴他/度过了/一个漆黑的夜晚。
B.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
C.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
D.那/冷峻的思考/正说着/柔曼的证词。
19.选出为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我意识到春天的来临。②我不能预测未来将带给我什么。
③我的手指触到鲜花的叶子,④在那激动人心的下午,⑤我一连好几个星期内心感到纳闷和痛苦,感到疲倦和寂寞。⑥从母亲示意的动作以及人们进进出出地忙个不停的迹象中,⑦我走到大门边,坐在石阶上等待。⑧我猜到会有不寻常的事发生在我们家里。⑨温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脸上,
A.④⑧⑥②⑦⑨③①⑤B.④⑥⑧⑦⑨③①⑤②
C.⑤④⑥⑧⑦⑨③①②D.⑤⑥⑧④⑦⑨③①②
20.选出下列对作家介绍有误的一项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作品有话剧《骆驼祥子》,小说《茶馆》等,收在《老舍文集》中。
B.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收在《鲁迅全集》里
C.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D.峻青,原名孙俊卿,当代作家。作品有小说集《黎明的河边》。
二、阅读(共30分)
阅读下列各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一)
①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②可别恼。③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④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⑤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⑥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⑦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
(1)对本段层次划分正确、层意归纳准确的是:[    ](2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春雨繁多/春雨细密/雨中房屋
B.①/②③④⑤/⑥⑦春雨寻常/春雨细密/雨中人间
C.①②③/④/⑤⑥⑦春雨特点/雨中之景/雨中房屋
D.①②③/④/⑤⑥⑦春雨特征/雨中景色/雨中人间
(2)“雨是最寻常”的“寻常”一词正确的理解是[    ]。(2分)
A.春天的雨没有春草、春风、春花可爱。
B.作者赞美了春雨的朴实。
C.在一年四季中,春天的雨最平常。
D.写春季的雨水之多。
(3)与“斜织”一词相照应的是:[    ](1分)
A.春风细丝B.牛毛春雨
C.三两天花针D.屋顶薄烟
(4)文中“薄烟”是指[    ]。(2分)
A.淡淡的炊烟B.迷蒙的雨雾
C.如烟的暮色D.炊烟和雨雾
(5)若用四个字概括春雨的特点,那么这四个字是:[    ](2分)
A.细密柔亮B.细小绵绵C.风刮斜织D.寻常普通
(6)这段文字既描写了春雨的特点,又描写了春雨中的景色,对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从物到人B.由近及远
C.由上到下D.从静景到动景
(7)这段文字的过渡句是_________。(1分)
(8)“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段描写春雨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春雨喜爱赞美之情,这种写法是[    ](2分)
A.寓情于景B.寓景于情
C.记叙抒情相结合D.情景议论相结合
                                                            (二)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回答下列问题(共17分)
(9)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1分)
A.表意思转折B.表解释说明
C.表句中的插说D.表意思递进
(10)文中划线句子“监狱大门”比喻___________,“钥匙”比喻____,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1)在“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这句话里一连用了三个“最”,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
(12)“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一句同“他讲的挺容易”比较,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不同?(3分)
答:
(13)小弗郎士“今天听讲”“全都懂”,这是什么原因?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先生带着感情教,巧用比喻,耐心讲解。
B.因为先生巧用比喻,耐心讲解;他细心听讲。
C.因为先生带着感情教,耐心讲解;他带着感情学,细心听讲。
D.因为他带着感情学,细心听讲。
(14)“可怜的人”,这是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对老师的感情流露。“可怜”在这里的意思是[    ]。(2分)
A.表现小弗郎士对先生的理解。
B.表现小弗郎士对先生的同情。
C.表现小弗郎士对老师的怜悯,可怜老师。
D.表现小弗郎士很难过的心情,再也见不到老师了。
(15)文中“恨不得”和“一下子”表现了韩麦尔先生什么样的心情?[    ](2分)
A.对敌人的抗争和对未来的希望。
B.认真负责,站好最后一班岗。
C.弥补自己以往的过失的心情。
D.在语法教学恋恋不舍的心情。
三、作文(30分)
题目:我的语文老师
要求:①运用多种描写人物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②写出真实的情感;
③字数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A卷
一、


二、(1)D(2)C(3)A(4)B(5)A(6)C(7)“可别恼”(②句)(8)A(9)B(10)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法国语言;人民只要掌握了祖国语言,热爱自己的母语,就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就会激起自己爱国的强烈的使命感,增强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11)表示程度,强调了法语的特点,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对法语的极端热爱之情。(12)“挺容易”重复表示强调,“似乎”表示感觉。全句的意思是:小弗郎士感觉老师讲的特别容易懂。而“他讲的挺容易”是一般的说明,没有以上的表达效果。(13)C(14)A(15)A
三、作文(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一上期中阶段测试卷A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