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2016】不忘初心,如愿走过中考路
【家长帮济南站】伴随着炎炎夏日,2016年济南中考已经接近尾声。2016升学季开始,成长也如期而至,所以咱们的征文就此开启,给大家一个诉说和记录的平台,是对自己初三生活的一个完美总结,也给学弟学妹们留下一点学习的经验吧!作者:御风百合,作品:不忘初心,如愿走过中考路 。(家长帮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2016中考毕业季,每家都有自己的中考故事。
成长中有一种幸福就是身边有榜样。初中三年有幸扎到优秀孩子堆里,对孩子自身的提升帮助巨大。尤其有些孩子,本身聪明,基础扎实,一贯勤奋,而且对自己有超前的要求。相比之下,儿子算不上拔尖的学霸。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你会怎么想、怎么办?这个问题,儿子处理得很好。根据自己情况,做好学习规划和心理建设,不骄不妥,按自己的节奏打好手中的牌。凭着知识的扎实积累,从未松懈的努力,最终如愿走过自己规划的中考之路。
做好规划,才能好运常伴
儿子2016年的新年愿望中列入了中考目标,备考过程一直保持着坚定的信念,稳步推进。让我感觉到孩子一方面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一方面在压力之下比较强大的调节能力。
初二暑假里,儿子参加了一期12天的体育中考辅导班,暑假就确保了体育的60分。开学后体育课基本都在打篮球、踢足球。学校多次组织测试、进行专门辅导和课后训练,都不需再参加,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能规划的事情提早规划,能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初三的脑力体力的疲劳程度超过初一、初二的总和。那时候估计很多人都在想,早知道初三必须这么拼,初一初二应该再刻苦点。下学期的三次模拟、两轮复习让孩子们非常疲惫。虽然之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临考时还是会紧张的,老公送考的路上,车里都在放郭老师的相声。其实初三家长能做的事并不多,主要累的是孩子,我们做好后勤,支持他坚持体育运动,听孩子吐槽,周末一起看综艺节目,不去打乱孩子的学习节奏,保持休息时间和良好的心理身体状态。
尘埃落定后,儿子对暑假重新做了规划。每周去一到两次省图,拾起了初三放下的练字,周末与同学相约篮球馆,偶尔小聚,与学长联系提前做高中的功课。
谁能坚持,谁能笑到最后
今年考取西交大少年班的牛娃妈妈回顾孩子学习过程时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以前下棋时,老师说“剩”者为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学棋的路上,不断地有人以各种原因退出,最终坚持下来的非常不容易,所以不必艳羡人家取得的骄人成绩。
有次暑假的小学同学聚会时,同学推荐用单词软件背单词,当时儿子也意识到自己的单词量不够,回去试试感觉很好用,于是背单词自然而然成了习惯,从此一天也没有中断过,目前几千个托福单词已接近尾声。日积月累,初见成效,英文阅读的速度大大提高。6月份,有高中英语老师推荐《高考阅读200篇》,建议每天一篇,前几天问及他,也做了60多篇了,每天一篇负担一点都不重。初三下学期,看到有同学在做《中考数学压轴题》感觉题不错,在课余时间基本完成了那本题。推荐生结束后,买了套初中奥数小蓝本,说是为自己前九年没为奥数做什么买单。儿子很感谢各种交流中的受益,而看到曾给自己推荐的同学最终没有他坚持,也为此惋惜。
儿子看大国工匠,看业界精英的资料时,认为这是一类人,因为内心对自己有要求,才能在各自领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我想能做好“坚持”,也是由于孩子内心对自己的要求吧。外界的诱惑,所有孩子都有。如果自控力不强,可以借助计划推进表来督促自己,把干涉自己的因素降到最低。
想说的话:
我们总是希望借鉴学长们的经验,自己能少走弯路。我也是本着这个想法,希望给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初中学习过程没有哪一步次重要。“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是对不尽人意的过去说的,如果能持之以恒,不要等后半段再奋起直追,因为匀速奔跑更省力。
中考很残酷,为了确保目标达成,不能小富即安,需要做到比目标线高一些,给自己留有小失误的余地。而且进入高中,积累多的会更从容些,不妨及早对自己要求高一点,不必太心疼自己,每份付出都会有回报的。
理科强的孩子,关注一下每年三月份的全国数学联赛和物理联赛,很多学校统一组织报名,但可能会因为没在意就错过了学校报名,也可以个人报名。我们很多孩子因为义务教育阶段不提倡而起步晚,不管裸考还是有所准备,参与一下总是好的。
偏理科的孩子,完全可以英语同样好,别把英语归到文科倾向去。不愿在英语和其他科上付出是因为自己懒,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完全可以做到更好。
尽量不偏科吧,各位。初一初二时,越是弱的学科越要分配更多的时间精力,别早早把自己归到理科生队列里去。作为理科生,有良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有较深厚的文学积累不是更大的优势吗?
中考,总有得意,有失意。既然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节点,不管什么结果,我们都得接受、消化,坦然面对。未来三年,还不一定谁是真正的赢家呢!
新起点,目送所有有梦想的小伙伴们启程。让我们相约三年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