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6-29 15:23:46

14岁初二学生为何给自己下定论“我是个坏孩子”

  在班主任张老师的眼里,晓文是个可爱而又聪明的孩子。可是晓文自己却说:“我是个坏孩子!”
       
          是什么样的情绪累积,才导致一个14岁的初二学生给自己下了这样一个定论啊!
       
          一群伙伴犯错时,他会首先跳出来,说自己应该负主要责任。
       
          翻墙逃课时,他会找到学校监控器的盲点,连保安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离开了学校。
       
          玩游戏时,他会想办法把学校网络的监控软件全删光。
       
          开家长会时,他见到同学的家长,会很热情地叫“叔叔阿姨”,家长们都觉得他很乖。“批评他时,他看老师的眼光冷冷的,好像什么都知道,说到后来,让你感觉很无趣。”一位任课老师说。
       
          抽烟、喝酒、逃课玩游戏,一年半时间里,他先后受到学校3次处分。
       
          这一次因为盗窃老师财物,他有可能得告别现在的学校了。
       
          截至昨天,晓文已经停课在家一个月了,他的母亲则为了给他找一所合适的学校而四处奔走。
       
          去年12月30日,因为在转学问题上的分歧,母子俩吵了一架,晓文出走了。1月6日上午9点,晓文回了家。晓文母亲联系了拱墅区刑侦大队重案二中队指导员沈群,沈群与晓文面对面沟通。根据晓文的只言片语,沈群整理出他最近的生活轨迹,他似乎终于找到了“组织”。沈群说,这也意味着:他已经站到了犯罪的边缘。
       
          (一)晓文的故事
       
          他恨母亲把他生下来
       
          晓文是非婚生子女,直到3年前,他才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父亲。
       
          但是,晓文父亲并不喜欢这个儿子,即使后来做了亲子鉴定,他依然不愿承担抚养责任。父母为此对簿公堂,年幼的晓文不得不站在法庭之上,亲眼目睹父母间的斗争。
       
          十多年来,晓文与母亲相依为命,住在姥姥家里,那是一个不足十平方的房间。晓文住在阁楼上,说是阁楼,其实就是个单人床大小的空间。他们全部的经济来源,靠母亲开出租车来支撑。
       
          母亲对晓文的期望值仍然很高,但晓文有自己的想法。
       
          “他恨母亲把他生下来,经常觉得自己不应该活在这个世界上。”张老师说。
       
          张老师是晓文的班主任,也是他最为信赖的老师,有什么心里话,他也愿意和张老师交流。也许,缺乏父爱的他,将亲切和蔼的张老师,当成了父亲的角色。
       
          这是个社会问题
       
          “他很爱面子,很喜欢表现自己。”张老师说,这可能与他成长的家庭有关系,他不希望同学们轻看自己,而问题也就出现在这里,孩子们之间难免存在攀比,同学们可以穿名牌衣服、坐奔驰宝马、享受父亲的爱,而晓文却只有妈妈和困难的家庭,他要面子,于是“打肿脸充胖子”,他甚至会偷偷地把妈妈的首饰拿去卖掉,然后买东西招呼同学。
       
          而晓文和母亲的关系,也一样面临着困境。在妈妈身边的时候,晓文变得拘谨,缩着身子低着头,“他很怕妈妈,而且妈妈会把对生活的不满发泄到他身上。”每逢儿子出现“状况”,妈妈除了哭泣和埋怨,甚至会以死相逼,“我怎么会生出你这种儿子来?”“我死了算了。”这种方式无疑让孩子在压力之中扭曲地成长。“这个孩子很可怜,我们都很同情他,”张老师说,“但他的问题不光是学校教育的问题,可以说是个社会问题。”
       
          “我犯了校规,应该被处分”
       
          到初二上学期,晓文已经受过三次处分。除了第一次处分已被撤销之外,还有一次警告和一次严重警告的处分。
       
          对于处分,晓文在和张老师交流时说:“我违反了学校规定,应该被处分的。”
       
          12月3日,晓文被发现偷了老师的800元现金和一个MP3。
       
          学校德育副校长介绍,事情发生后,她建议家长将晓文送往工读学校,“保留这边的学籍,希望通过特殊的教育手段,能够将这孩子拉回来。”
       
          晓文母亲坚决不同意,晓文母亲介绍,校方同意给出一定的期限让她办理转学,在这期间,晓文可以正常上课。
       
          但12月4日晓文没有上课,学校的监控录像显示,他再次翻墙离校了。
       
          也就是从这天开始,晓文再也没去过学校。“现在,事情都这样了,我没办法回去了,就算回去,也会被老师们晾在一边。”晓文说,但他怀念学校生活,“读书好,学习比较重要,我对科学很感兴趣。”
       
          出走的孩子和自杀的母亲
       
          12月30日,晓文母子俩吵了一架,晓文又出走了。连日来,在12355热线、社区相关部门以及市、区教育局的介入下,晓文的转学问题渐有转机,而同时,与外界的频繁接触,也让晓文的自尊心一次次受到打击,产生了逃避心理。晓文的再次出走,令晓文母亲的情绪陷入极度悲观。随后,她通过QQ留言,吐露了自己极度悲观的想法。晓文紧张之余赶回家,发现母亲窝在床角哭泣但身体并无大碍,十多分钟后便找个借口离家。
       
          第二天早上7点多,在向一个要好的朋友托付了晓文的事情后,晓文母亲在家开煤气自杀,朋友立马拨打110,幸亏隔壁邻居发现得早,消防人员撞开门及时救出了晓文母亲。
       
          然而,令她失望的是,在住院的一天里,儿子并没有赶到医院,“他肯定认为这是骗他的,”晓文母亲说。
       
          警察的判断:他已经站到了犯罪的边缘
       
          在晓文离家的日子里,母子之间用QQ维持着仅有的一丝联系,晓文留言给母亲,“我在同学家里”,晓文母亲则留言“你三天出走,我三天不吃饭”,母子俩就这样僵持着。
       
          等到1月6日上午9点左右,晓文终于回家了。晓文母亲赶紧联系了拱墅区刑侦大队重案二中队指导员沈群,因为“关于儿子的问题他的说法挺在理”,没多久,沈群赶到家里,与晓文面对面沟通。根据晓文的只言片语,沈群整理出他最近的生活轨迹:他认识了一位“从里面出来”的大哥,还有一拨差不多年龄的孩子,他们一起泡网吧,一起打群架(甚至一起去讨债),他们都很讲义气,他似乎终于找到了“组织”。沈群说,这也意味着:他已经站到了犯罪的边缘。
       
          晓文母亲为此而焦虑不安,然而,沈群说,“目前强迫晓文回学校,并不是有效的办法,因为他随时可能逃离学校,因此,短期内还是要做好晓文的思想工作,让他把不满发泄出来,同时改善母子之间的关系。现在唯一的硬性要求是,他每天晚上必须回来过夜。”
       
          当天下午,当记者赶到晓文家时,晓文不在家,晓文母亲说,根据沈群的建议,她没有强留住晓文,晓文要了三十块钱就走了,然而,他晚上到底会不会回家,她心里还是没底。
          (一)晓文的故事
          (二)晓文的处分
          (三)晓文的心理
          (四)晓文的选择
          (五)晓文的未来?

zkfive 发表于 2016-6-29 16:41:24


       

               
          (二)晓文的处分
       
          晓文的三次处分带来的三个问题
       
          晓文受过三次处分。除了第一次处分已被撤销之外,还有一次警告和一次严重警告的处分,他最后一次犯错,没有处分之前,就离开了学校。
       
          ◆能不能不动用处分手段?
       
          家长:是否能用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晓文母亲说,孩子从小一直比较调皮,但小学时成绩还可以,刚升初中时,除去英语的话,班级排名十几名,但自从第一次处分以来,孩子表面不说,积极性受到了打击,自信心不足,几次处分下来,加上旷课的时间,孩子断断续续缺了不少课,成绩几乎是一滑到底,如果学校能改变一下教育方法,多采用说服教育、从轻发落,情况可能不会这么糟。
       
          校方:要让学生明白哪些不能做
       
          晓文所在学校的德育副校长介绍,我们学校很重视德育教育,在管理方面也尽量做到精细化。具体表现出来,就是有时候要“小事做大”,像是住校生点名的问题,有同学犯了小错误,我们会拿到晨会上讲,让他们明白哪些事是该做的,哪些事不能做,树立起一个正确的标准。要表扬好的孩子、好的班级,对存在问题的孩子就要进行批评教育,对严重违纪的行为要进行处分,如果不处分的话,就无异于纵容,会给其他学生形成错误印象。
       
          心理学专家:对待特殊孩子,引导好于强制
       
          12355热线心理咨询师、省青春健康教育讲师团讲师邱晓莉表示,对晓文这样的孩子,正确的做法是,家长跟孩子做好沟通。从学校方面来说,孩子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无意之下会做错事,但多次处分客观上使得孩子得不到认可感,从而丧失自信心。
       
          ◆应不应该取消学校处分权?
       
          没有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被学校处分,而作为学校,处分在很长时间内被当作是对付调皮孩子的有效教育手段。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处分这种教育手段,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记者采访了几位教育界人士和专家,他们的观点也不尽相同。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分作为手段不能取消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位负责人表示,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已很少处分学生。但是,处分作为教育手段的一种,不能取消。
       
          这位负责人认为,每个学生的特点并不相同,因此必须因材施教,也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处分只是其中一种。如果取消处分,会让学校产生不敢管的想法,最终损害的,还是学生的利益。
       
          不过,在网络时代,学生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广,自主意识也越来越强。
       
          小学:基本不会处分学生
       
          拱宸桥学校的王校长介绍,虽然小学有处分学生的权力,但学校基本不会去处分小学生。因为小学生的行为还有很大可塑性,处分并不是很好的方法。
       
          西湖小学的罗校长说,西湖区已经规定,不能对小学生进行处分。在他当小学校长的十几年里,他从来没有处分过学生。
       
          初中:不应取消处分
       
          文澜中学副校长薛莹说,在初中阶段,已很少对学生进行处分,主要以批评教育为主。如果确实要处分,也不会记入档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取消处分,处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而且,如果对一些严重违反规定的行为不处分,学校无法向其他的家长交代。
       
          高中:让学生接受责任教育
       
          对于高中生来说,学校的处分权是否应该取消?杭四中王克诰副校长认为,不应该取消。
       
          王克诰说,高中生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他们即将走入社会,必须要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处分可以对他们起到警示作用。让他们有所顾忌,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不过,处分得慎用,尽可能不用。”王克诰说,只有屡次或者严重违反校规的,才可给予适当处分,同时,为了学生的发展。处分不宜记入档案。
       
          专家观点:义务教育阶段应取消处分
       
          浙江省团校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汪慧
       
          处分会给孩子留下不太好的烙印,既然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很少使用,最好还是拿掉为好。
       
          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有老师向我抱怨现在的孩子难教,但孩子教不好,首先是家长和老师的错,学生本身就是受帮助和教育的对象。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记住,素质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而处分会阻碍和扭曲孩子的成长,应慎用或尽量不用,最好还是取消掉。
       
          处分的出发点是减少学生的不当行为,但不一定非用处分。而且,老师也有自己的感情色彩,有时很难把握对学生处分的度。
       
          处分的结果,影响了学生的社会化、个性化成长,与老师教书育人的目的相背离,还会造成家长与学校走向对立面。
       
          有学校担心,取消处分权很难处理一些确实严重违反校规的学生。其实,这根本不用担心。第一,这样的学生肯定是少数,不能因为这些学生的存在,损害大多数学生的利益;第二,如果确实有学生违反了法律,自然会有法律来约束他们。
       
          不过,高中阶段我认为不能取消处分。因为高中生已经走向成人阶段,他们必须承担起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处分可以让他们明白,做错事情是要负责任的。
       
          ◆有没有规范化处分程序?
       
          学校处分的程序
       
          2004年,我省修订后的《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对学校处分学生的程序作了明确规定。
       
          《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学生给予处分的,由学校教导处告知被处分学生,充分听取学生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的意见,举行有教师、学生代表参加的听证会后申报,由学校校务会议决定,经校长签署公布。
       
          学生及其法定监护人对学校的处分决定不服的,可向当地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申诉,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作裁定。
       
          晓文母亲介绍,每次孩子受到处分前,她都会接到学校的电话,学校训导主任和年级组长一般会告诉她儿子做错了什么事情并告知处分情况,每次她都会为儿子求情,希望校方能从轻发落,但都没效果。自第二次处分事件起,校方开始建议送孩子去工读学校,晓文母亲坚决不同意,她咨询过教育局信访部门,对方表示学校应该是通过处分吓吓孩子,考虑到儿子以后的读书问题,晓文母亲不敢投诉,至于听证会,晓文母亲不知道有这道程序,也没经历过。
       
          杭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一位工作人员说,处分学生是学校自己决定的事情,只有在事情的确重大时,学校才会向教育局汇报。
          (一)晓文的故事
          (二)晓文的处分
          (三)晓文的心理
          (四)晓文的选择
          (五)晓文的未来?

zktwo 发表于 2016-6-29 17:28:35


       

               
          (三)晓文的心理
       
          这与他缺乏关爱的童年有关
       
          引导好于强制
       
          12355热线心理咨询师、省青春健康教育讲师团讲师邱晓莉
       
          这个孩子最大的问题是出在家庭,因为是单亲家庭,而且母子关系紧张、交流缺乏,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思维不稳定,而且有叛逆心理,强制的教育方法容易适得其反,通过引导来减轻他的心理负担效果会更好。从家长方面来说,家长一直强调自己对孩子的爱,但其实这种爱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孩子好好表现来回报自己,这对孩子无疑是种压力。
       
          拱墅区刑侦大队重案二中队指导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沈群
       
          从多年从事刑侦工作的经验来说,几乎所有走上犯罪道路的罪犯,都有着不幸福的童年,这个阴影直接影响了他们后天的世界观。一般来说,人在0-6岁的情状基本决定了他的一生,之后只是强迫性的反复。晓文就是个非常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这与他缺乏关爱的童年有关联,现在他与母亲的关系也非常紧张,目前首要的是进行家庭治疗,改善母子间的关系。
       
          失学在家的这段日子,晓文跟一些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混在一起,为首的“老大”据说是从某监狱释放出来的,晓文对他很崇拜,也开始跟着他们打架闹事,他的价值观已经被严重扭曲了,可以说基本到了涉足犯罪的地步。价值观已经被严重扭曲
       
          (四)晓文的选择
       
          1.工读学校
       
          学校德育副校长认为,对于晓文的种种行为,普通的教育手段已经无法产生作用了,所以她建议将晓文送到工读学校去,“但仍会保留学籍”。
       
          张老师说,其实晓文已经有了不少进步,但是,有这么多的学生,他不可能一对一地辅导他。也许在工读学校,更有利于他改正错误。
       
          晓文母亲坚决不同意,12355心理咨询师不建议将孩子送工读学校,这会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我不是好孩子”,孩子的厌学情绪会急剧加重,拱墅区刑侦大队重案二中队指导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沈群也不认同这种做法,他认为这有可能让晓文越来越“坏”。
       
          2.转学
       
          转学看上去是最现实的做法,但能转到哪个学校,转学后的效果如何,还是很难意料,针对晓文的转学问题,记者先后与晓文学校所在区团区委、教育局等部门进行沟通,团区委书记表示:团区委对晓文的问题很重视,他们已经连同区未保委与区教育局进行交涉,力图尽快督促相关教育部门落实晓文的读书问题。
       
          记者随后联系教育局普教科陈科长,陈科长表示,他们已经与晓文和晓文母亲面谈过,连日来也一直保持联系,同时,他们也联络了区里其他几所中学,如果晓文想转回本学区公办学校,他们会与学校方商量转学事宜,即使晓文想返回原学校,教育局也会出面与该校交涉。陈科长指出:“目前首要的问题,是劝导晓文尽快返回学校,尽快把他从不良的小团体中分离出来,把工作落实好。不过,由于晓文母子俩在转学的问题上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尤其晓文还存在着很强的厌学情绪,事情得到解决尚需一定的时间。”陈科长表示,希望晓文母亲尽快做好晓文的思想工作,双方做好配合让孩子尽快返回校园。
          (一)晓文的故事
          (二)晓文的处分
          (三)晓文的心理
          (四)晓文的选择
          (五)晓文的未来?

zkthree 发表于 2016-6-29 18:01:44


       

               
          (五)晓文的未来?
       
          自晓文母亲拨通12355热线以来,晓文的事情,引起了杭州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极大关注,团市委宣传权益部副主任周展认为:晓文的事情,主要要从两个方向着力来解决,一是通过心理咨询,矫正母子俩的思路和行为,既挽回母子之间陷入僵局的关系,也为根本解决问题打好基础;一是通过与市、区相关教育部门进行协调,力求尽快解决晓文的复学或转学问题。
       
          针对晓文的问题,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专职社工、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魏黎特地拟订了一个咨询计划,在方式上采用母子俩配套咨询的模式,两人在同一天内分开时段进行面询,比如上午先跟晓文谈话,下午再跟晓文母亲谈话并把晓文的心理情况及时反馈给母亲,以有效地促进母子俩的沟通。考虑到晓文的问题不只是简单的心理问题,更需要对其行为进行矫正,而行为矫正是心理咨询中最困难的环节,需要长期的跟踪、关注,魏黎说,“这个计划的期限将会很长,可能会以三个月为一个周期,很可能会延长到一年,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情开始影响晓文,3到6个月内,如果能够使他的心态调整好,就是不错的收获了。”
       
          与此同时,魏黎认为:晓文是个掩饰能力很强的孩子,对心理咨询有很强的阻抗力,如果处理不当非但不能与他真正交流,反而会被他刻意制造的假象而迷惑,这源于他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同时给心理咨询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不能用常规的办法来对待,关键就是要“找到他的弱点来突破他”,或者找年龄相仿的志愿者与他进行沟通,利用同伴效应进行影响,或者巧妙地用各种方式来“打败他”,让他心悦诚服地接受劝导,目的就是要让他树立起正确的认识,并产生羞耻心。
       
          “母子俩的心态不调整好,问题就不会得到根本性解决,这不是换个学校、换个班主任就可以缓解的。”魏黎指出,而她也做好了思想准备,随时为母子俩敞开大门。
          (一)晓文的故事
          (二)晓文的处分
          (三)晓文的心理
          (四)晓文的选择
          (五)晓文的未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4岁初二学生为何给自己下定论“我是个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