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12-1 16:06:11

2017成都中考语文复习:《孟母三迁》阅读答案

  《孟母三迁》阅读答案:
       
          1。中国古代有两个很有名的大学问家、教育家,人称“孔孟”,“孟”指的是(孟子),名叫(孟轲)。
       
          2。孟子总共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住在(城外公墓旁),第二次住在(市场旁),第三次住在(学堂旁)。
       
          3。对这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下列哪个词语的表述最恰当?(C)
       
          A。事不过三
       
          B。知错就改
       
          C。择邻而居
       
          D。知子莫如母
       
          4、孟母三次带子离开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这个地方不适合教育孩子。
       
          5、翻译句子: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答案:孩子的教育应重视环境的选择;环境对人很重要;近朱则赤,近墨则黑。
       
          孟母三千译文: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过去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孟母三迁原文: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徒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选自《列女传》)
       
          注: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这里指祭祀仪式。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成都中考语文复习:《孟母三迁》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