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7-1-5 13:20:39

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出师表》

  【甲】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
       
          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下流无耻B.由是感激:因此
       
          C.夙夜忧叹:早D.躬耕于南阳:亲自
       
          9.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B.以告先帝之灵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咨臣以当世之事
       
          10.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至于/斟酌损益B.陛下/亦宜自谋
       
          C.锦官城/外柏森森
       
          D.两朝开济/老臣心

zkthree 发表于 2017-1-5 13:33:15


       
               
       
          11.对诗文内容和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先帝临崩前将国家大事托付于诸葛亮的原因之一是他做事谨慎。
       
          B.甲文第①②段,作者回顾了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临崩寄大事三件事。
       
          C.乙诗颔联描写祠内的美景,体现了作者愉快的心情。
       
          D.乙诗颈联高度赞扬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和鞠躬尽瘁的精神。
       
          12.对诗文写作手法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第①段寓情于议。
       
          B.甲文第②段寓情于叙。
       
          C.乙诗首联运用设问的手法,点明了丞相祠堂的所在地。
       
          D.乙诗的尾联抒情,寄寓了诗人忧国伤乱怀才不遇的感慨。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3.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
       
          14.乙诗中有一联可看出甲文中诸葛亮“兴复汉室”的理想并未实现,请找出来。(2分)
       
          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