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7-3-7 21:39:06

中考语文名师总结对联知识 综合性学习应考策略

  综合性学习应考策略
          1.与中外名著联姻
          例1。请根据课外阅读的外国名著,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
          下联:炼钢铁意志   (奥斯特洛夫斯基)
          【分析】要注意所填内容与奥斯特洛夫斯基有关,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可以不论。
          示例:写下一页页辉煌的篇章。
          例2.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分析】首先要分析上联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形象及事迹,然后联想到《三国演义》中的其他人物或其他名著中的人物,联系原著中的相关内容拟写,填宽对即可。
          示例:①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②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③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2.与插图画面搭配
          例3.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联讲的是____的故事,下联讲的是_____的事情。
          【分析】只要抓住上联的“三顾”和下联的“两朝”、“老臣”即可,答案是“三顾茅庐”和“诸葛亮辅佐刘氏父子两代”。
          例3.初春某天,本市某校某班同学在郊外搞语文实践活动,下午回家路上,主持人抛出最后一项活动:即景对对子。在山路上,B组王怡然发现了走在前面的本班“诗坛才子”丘比比留下的上联——“近水碧苔三四点”及请B组同学对下联的要求。王怡然环顾四野后,提笔欣然作答。细看风景草图(注水池、碧苔、柳树、飞鸟、远山、夕阳、山路等景物),想必你一下就猜出了王怡然对的下联,是吧!王怡然对的下联是:__________
          【分析】难度较大,答题时首先要仔细观察风景草图,注意发现其中的水池、碧苔、柳树、飞鸟、远山、夕阳、山路等景物,领悟画的意境,然后对照上联拟写下联。此题从三个层次评分:①基本能工对,意境较美,如“叶下黄鹂一两声、远山夕阳一抹红”,可得5分;②能粗对,有一定意境可得4分;能粗对基本无意境,如“柳边飞鸟一两只”,可得3分;③其余酌情给分。
          3.与道德情操挂钩
          例4.对联寻亲。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联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A。两袖清风存正气
          a。琴棋书画自陶情
          B。竹菊梅兰可养性
          b。莫愁两鬓霜雪寒
          C。且喜满园桃李艳
          c。雪压难摧涧底松
          D。风吹不动天边月
          d。一间陋室透书香
          【分析】只要抓住对联的特征左右比较即可,答案是:A—d,B—a,C—b,D—c。
          例5.对对子。
          小试卷铺开赛场,谁是语林高手?________,________!
          【分析】要联系生活感悟反复揣摩。
          示例:大功夫崭露锋芒,我为联界颖才!大人生历练功夫,我当时代强人!大天空驾驭风云,我如世纪雄鹰!大社会架设舞台,吾为人生主角!
       
               下一页内容为:
          4.与课内知识联系
          5.与课外阅读结合
       

zksix 发表于 2017-3-7 22:34:34


       
               
          4.与课内知识联系
          例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这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每句填7个字)
          ①范仲淹
          。
          ②欧阳修
          。
          【分析】答案示例:①为天下先忧后乐。②与吏民同醉同乐。
          例7.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小石潭凄寒幽静,下句:______。
          【分析】可摘引原文,可自行创作。示例:瑯玡山蔚然深秀;岳阳楼壮美雄奇;桃花源和平宁静。这种题目要在认真阅读短文的基础之上加深理解,把握文章的内涵,然后联系相关语段分析解答。
          5.与课外阅读结合
          例8.结合《祈求》一文的语境,按要求填空。运用对偶知识,在横线上填写体现雄鹰特点的词语,使上下句形成一副对联。
          古朴长城踞群山,      雄鹰   。
          【分析】答案是:凶猛、高傲、敏锐、矫健……;击长空、冲碧霄、飞(展、翔)蓝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语文名师总结对联知识 综合性学习应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