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西中考备考培训研讨会精神(政治)
-->2017山西中考备考培训研讨会精神(政治)
一、2017年山西思想品德中考改革意图与原则
1.2017年山西思想品德中考命题改革方向
2017年山西中考命题的原则依旧是稳中有变,继续维持2016年中考改革的方向不变。
(1)“稳”。①命题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及《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的意见》(晋教基〔2014〕47号)文件;②取消科目说明,以不变应万变。多讲多问“为什么”,学会思考,弄清原理,并把握应知应会原则,核心内容要适度直接深挖扩展。
(2)“变”。具体来说,20%左右的“变”,主要包括三点:①继续加大“六个维度”在思想品德中考题中的渗透,进一步提升山西思想品德中考试题的境界;②继续探索取消科目说明政策后,思想品德中考题该如何命制的问题,如何在变与不变之间求得平衡,继续坚持“大框架有,具体题型无”的原则,尤其是如何使“看起来很枯燥”的《课程标准》充分发挥统领作用;③继续放大“考改促课改”的效应,考改是手段,课改才是目的,尤其是在立德树人及其核心素养方面,力求有新突破。
2.加大并落实“六个维度”作为核心的抓手
(1)活动建议:共36条,2016年已覆盖18条;落实“活动建议”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核心素养),要注意它与研究性学习、课外活动等的区别,还需要维持一定的饱和度。
(2)开放探究:易开放、难探究,主要从题面、设问、答案三个角度入手;2016年所占比例实际超过50%,分值在35分以上,接近饱和。
(3)阅读能力(核心能力):文字+非虚构阅读+图表漫画,能够拉开学生之间的差距,注重从细节入手,它是六个维度中的真功夫。
相关推荐:
-->
(4)PISA考试:PISA的题目都是带情境的,体现在“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即综合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山西借鉴PISA理念,在中考命题中自然逐步渗透。
(5)学科素养:学科知识与能力自然形成的一种修养及敏感,它是六个维度中最难把握的。
(6)学会交流、合作、共享:共享经济,时代要求,是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
3.约10%的内容直接考查基础(如:党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体系的区别等);约20%的内容直接考查学生能力,此部分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应知应会,与教师的教学关系不大,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积累。
4.时政分两个层面:直接考查与间接考查。大体比例及考法与以往相比略有变化。
(1)直接考查的内容为“十八届六中全会”与“两会”内容。其中“十八届六中全会”抓主要的内容;“两会”侧重人大方面,抓重点内容。
(2)间接考查仅为素材,答案在教材中。
5.两个方向用力:重视基础与重视实践
(1)重视基础的考虑——估计60%直接考《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教材知识及变化。
(2)重视实践的考虑——知识必须联系实际及实践,是课程理念及培养核心素养的需要。
6.国家考试及其国家意志
(1)两考合一考:毕业与选拔,不等于毕业考试。(试题难易比例为6:2:2)
(2)不容置疑的导向功能:“国家意志”与“考取名校”的目标统一;“社会实践”“亲近自然”“学科综合”;10%—20%的知识有弹性,具有选拔性。
-->
二、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1.科学尊重使用《课程标准》。如人教版教材中的分配制度,《课程标准》中并无此内容,但是,这属于教材对应知应会知识的灵活延伸,也是对课程标准的尊重——必要补充
2.核心知识能力不够。如四部宪法、人大(常识)、法律定义——适度深挖,应知应会
3.教材及《课程标准》具有滞后性与局限性。
(1)课标有说法,教材无讲解(如:崇尚科学、全球视野、公共精神)。
(2)与时政相关的国情出现时差(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等),需及时补充,与时俱进。
温馨提示:①学术倾向的内容不建议补充(如:土地要素、恩格尔系数等);②学生应知应会内容、常识性内容、基础性的,走上社会后经常用到的内容建议补充拓展;③跨学科目前还是立足本学科,自然延伸整合其他学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