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7-3-21 12:34:44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代词复习:而

  二、而
       
          1、连词
       
          ①并列关系,一般不译,实在要翻译的话可以解释成“又”。
       
          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这里等于说:中间那个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茂密的人是苏东坡。
       
          ②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也可不译。
       
          例: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翻译过来就是:尉官拔剑出鞘,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掉了尉官。
       
          ③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例: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④递进关系,表示“而且,并且”,可不译。
       
          例: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⑤修饰关系,可以译为“着”“地”。
       
          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这里的“笑而止之”就是笑着劝止的意思。
       
          例: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终日而思”,等于说整天地思考。
       
          ⑥表假设。这个用法不是太常见,但是必须掌握。等于说“如果,要是”。
       
          例: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这句话等于说:我小心翼翼地起来察看自己的罐子,如果我抓到的蛇还在罐里(没逃走),就放心地再躺下休息。
       
          2、代词。通“尔”,你的。
       
          例: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而”通“尔”,“尔翁”等于说你爸爸。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账的!
       
          3、音节助词。比方说俄而、既而(都是“一会儿”的意思),而已(相当于罢了)。
       
          说明: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资料是有学而思在线名师精选历年中考题目编写和解析。根据中考知识模块的分布,旨在让孩子用最少的时间突破最重要的得分重难点。希望孩子们利用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如果需要更多针对性的资料或者询问初三孩子的学习问题,欢迎加入17届学而思语文中考1群:308097340。加群请备注:中考网,点击加入:
http://www.zhongkao.com/pub.idqqimg.com/wpa/images/group.pn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代词复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