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7-5-5 14:12:04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知识点(二)

-->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知识点(二)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知识点归纳:
       
          1、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是叙述,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知识点归纳:
       
          1、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句子;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形容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表明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4、诗歌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心远地自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知识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