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7-5-5 14:12:12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知识点(六)

-->
                       
          中考语文知识点:古诗文必背知识点(六)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知识点归纳:
       
          1、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
       
          3、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1)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的作用是:点明时令,点明主旨,营造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2)“杨花”飘飞给人以漂泊之感,“子规”悲啼使人顿生离别之恨,通过特定的景物为全诗渲染了一种愁苦、凄凉的气氛。
       
          4、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联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同情。
       
          5、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答: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
       
          6、人们对这首诗后两句尤为赞赏,请你说说其妙处。
       
          答: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知识点(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