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时事热点:民法总则诞生
-->材料一:民法总则表决通过
作为中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17年3月15日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2782票赞成的高票表决通过,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66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民法总则在民法典中起统领性作用。民法总则的诞生,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这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材料二:民法总则亮点
一、胎儿也有民事权利;二、八岁孩子可以“打酱油”;三、老人纳入监护制度保护范围;四、对法人作出新分类;五、新增民事主体“非法人组织”;六、“QQ币”等享有法律保护;七、见义勇为受伤,鼓励被救者补偿;等等。
热点解读
1.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说明了什么?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④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
⑤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⑥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⑦科学立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等。
2.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立法任务;到立法工作者深入到生产生活之中广泛倾听人民心声与期盼,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4次座谈会,到印发草案稿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部分院校和法学研究机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的意见,再到草案全文3次上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最后《民法总则》由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2782票赞成的高票表决通过。《民法总则》的立法过程体现了我们所学的哪些观点?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或: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等);
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⑤我国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或:科学立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
⑦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
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等。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宪法的精神和原则为什么要在民法总则中予以体现和落实?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或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销和宣布无效;
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等。
4.“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民法总则第一条开宗明义,成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中国建设的鲜明写照。你对此怎么看?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②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对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起决定作用;
④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足进,互相补充;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⑤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棚结合;
⑥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⑦我们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