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4:重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十三)
13.(1)乙;(2)红色变为无色;(3)盐酸和氢氧化钠刚好完全中和,此时溶液pH为7.【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PH值的图象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pH值是由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在减小至小于7,可以得出原溶液是碱性的,加酸进行中和反应,变成中性然后变成酸性,所以进行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按照图2的乙图所示进行的;(2)通过推导可知,原溶液显碱性,所以酚酞的颜色开始是红色的,加酸后,红色会逐渐的褪去,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是:红色变为无色;(3)根据图象可知,C点的pH值是7,溶液呈中性,原溶液是碱性的,加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曲线上C点表示为:盐酸和氢氧化钠刚好完全中和,此时溶液pH为7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14.(1)分解反应 (2)MgO+H2SO4=MgSO4+H2O (3)过滤 (4)提高原料利用率 (5)温度
【解析】
试题分析:(1)煅烧MgCO3会生成MgO和CO2,发生的是分解反应;(2)MgO与H2SO4反应生成MgSO4和H2O,方程式为MgO+H2SO4=MgSO4+H2O;(3)通过操作a能将沉淀物分离出来,据此可知a为过滤;(4)结晶后的母液是MgSO4的饱和溶液,循环利用母液可使原料中的镁元素最大可能地转化到产物中,即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5)因为七水硫酸镁在温热干燥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因此干燥成品时需控制好温度,以防七水硫酸镁分解。
考点:工艺流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