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沙中考作文题目押题大猜想
-->押题大猜想
对于备战的初三学生来说,中考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果能在作文题上比别人多拿分数,就能分分钟甩下一堆包袱,比别人多了更多的机会。虽然中考的作文题形式各样,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但都是有规律的,总结起来都避不开这四大方向。
1、高能预警:命题形式或有变化
命题作文已经持续多年,加上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的变化天翻地覆,即使当时好评如潮的小作文题都已经变了。
命题作文的形式先天不足,很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个性表达和创新表达。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自由度都要更高。尤其是近几年,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甚嚣尘上”,虽然中考作文不见得会直接运用这种命题形式,但受到影响则在情理之中。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题作文。”这在未来几年的作文命题中,应该会得到体现。
2、牢记初中语文学习目标
作文题目仍然体现教育“立德树人”的作用,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中考作文虽是长沙市自己命题,但其命题的指导精神必不能独立于全国考试命题的要求之外。
就我看来,高考的指导思想一定同时也是中考的指导思想。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是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首要目标。
3、传统美德或将回归
虽然长沙近五年的中考作文题目一直没有明确将之作为命题的关键词,但实际上,学生作文中表现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己宽人……等优良品质,都与传统美德是一脉相承的。
传统美德直接出现在题目之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传统美德崇尚伦理道德,注重人文理性,强调和谐观念,倡导忧患意识,考生应该予以关注。
4、以“我”为主题下笔
哲学上强调“内因决定外因”,其实教育是外因,其作用当然是十分巨大的,不过任何人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讲最终都是自我成长。别人的教导、经验都必须通过自见的理解,内化才能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我是谁?我来自何处?我去向何方?我需要么?
我认识自己吗?我该怎么做?只有自己的内心清明,才有可能世事洞明,才有可能练达人情,才有可能观照世界。因此,“我”一定会继续存在于中考作文之中。
-->
命题分析:
2013年和2014年的第二道题都只有半命题作文的形式而没有半命题作文的实质。
从审题的角度来看,“伸出我的手”强调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悟;“从另一个角度去____”强调思维方式的转变;“我不相信眼泪”意在指导学生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在____世界中感悟”特别突出了感悟的重要性;“那份不一样的真情”关注的是真情实感,要特别注意作文时应该写清楚这份真情的“不一样”体现于何处;“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快乐/忧伤”则引导学生与他人一起分享,共同成长。
2015年的作文题目属于命题作文,从主题到内容到结构都有限定。可能是出于防宿构的目的,这个作文题给学生的束缚太多,几乎没有学生个性表达与创新表达的空间。从主题上来看,应该写阅读带来的益处,对阅读的喜爱与对书籍的感激;从内容上来看,体现阅读两个方面的作用——“老师”和“朋友”;从结构上看,应该运用总-分-总结构式,而中间的结构,一个部分写“书是良师”,一个部分写“书是益友”。这道题审题上难度不大,但要注意“良师”和“益友”两个词对于书籍作用的限定性。学生要写出好的文章,必须在选材上体现出这两个词的区别。
如果说前一年的作文题可以有效的“防宿构”,那么2016年的作文题简直是门户大开,几乎学生背过的每一篇范文,写过的每一篇作文,都可以贯上“凡人小事的背后”。这个题目,学生如果只满足于把这“凡人小事”写清楚,那么就掉进了陷阱之中,作文肯定是不能得到高分的。这篇文章要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才能写出较高水准的文章来。它要求我们,要分析所写的凡人小事,要透过凡人小事的表象,看到其内在的本质性的东西。从内容上来看,它要求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人与事;从结构上来看,它适宜运用“一事一议”“先叙后议”的形式,而议论升华部分是拉开作文分的关键之所在。
要想成为中考作文中的佼佼者,光靠方向远远不够。以下2017年中考作文备考提分策略,将提供最后助力。
01.审题有术处处要扣题
审题不仅仅是读题,还要对题目尤其是题目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深入分析,从分析中得出作文的隐性要求。以下题为例:
成熟的过程,也是陪伴与被陪伴的过程。一路伴随我们的,有父母的叮嘱,有朋友的鼓励,有生活的挫折,有成功的喜悦,有离开的牵挂……请以“有你为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
这个题目的许多词语都值得深入分析。“成熟的过程”要求作文体现成长变化;“陪伴与被陪伴的过程”告诉我们应该弄清楚主客体,到底谁是陪伴者,谁是被陪伴者;“一路伴随我们的”,暗示作文的内容是“你陪伴我”,文章应以第一人称来写,同时这也告诉学生,要表现一段很长时间的陪伴,文章不适宜只写一件事;“父母的叮嘱”等点醒我们“你”可指代的内容十分广泛,不局限于人。
所以结合审题得到的这些信息,标题“有你为伴”就可以丰富起来:在成长过程中,有______一直陪伴着我,这种陪伴使我从____成长为____。
还可以运用近义词辨析法进行审题,在写作文之前,一定要分析自己的立意与题目给出的关键词是否含义一致。然后,要在文章中经常性使用点题扣题句。点题扣题有几种形式:一是明扣,即直接使用标题或者主题句;二是反扣,即用与标题或者主题相反的词语或者句子;三是暗扣,即用材料来扣主题。
02.挖掘素材亮点选有价值材料
在宋朝诗人梅尧臣的诗歌中,不仅吃鱼、食荠可以成为诗题诗料,甚至扪虱得蚤、晨兴入厕等令人恶心的事情也堂而皇之地写进诗中。这启示我们,写作的素材到处都是。虽则梅尧臣把这些内容写入了诗中,但毕竟没有成为经典流传下来,也毕竟没有其他诗人这样去写。这又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素材都有写作的价值。
那么,什么样的材料才是有价值的材料呢?就我看来,对于初三学生的为人处世的方法、思想品德的提升、三观的形成培养具有指导性的材料,就是有价值的材料。材料有没有价值,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取决于材料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是否能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
03.占领境界高点发挥精神感召力
文章是有境界的,与人的境界一样,有高有低。北宋张载有“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气概和高远的思想境界。中考考生,应该涵养这样的“浩然之气”,并以之为出发点去确定中心,去选择材料,去感悟生活。
以“有你为伴”这道题为例,如果主题是“有你为伴,我生活得非常幸福”,则属于立意不够高远,处于“自然境界”的境界;如果主题是“有你为伴,我的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则可以归入“功利境界”;如果主题是“有你为伴,我克服了自卑,变得自信快乐”,则思想境界又得到了提升。“有你为伴,我热爱平凡的生活”“有你的陪伴,我安于生活的贫困与琐碎”“有你为伴,我不忘初心,坚持理想”……这些境界,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已经可以纳入“道德境界”了。
04.审视自己成为大写的人
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老舍也说:“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与感情。”写作的境界,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生的境界。人生境界没有提升,写作境界也是难以提升的。一个在生活中小里小气的人,不大可能写出境界高远的文章;一个在生活中不懂得感恩的人,不大可能写得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在最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作文的提分,更重要地体现在审题与立意,切题的文章、高境界的文章,得高分的可能性会更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