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7-6-7 16:14:37

中考语文高频考点之——名著(四)

-->
                       
          中考语文高频考点之——名著(四)
       
          名著:《三国演义》
       
          一、《三国演义》故事梗概: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拥兵自重的豪强,他们彼此为了各自利益混战。汉灵帝死后,诸侯混乱局面愈演愈烈,北方的曹操迎奉献帝至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并先后歼灭吕布、袁绍等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
       
          而身为汉朝皇帝后裔的刘备最初转徙不定,直至他三顾茅庐。得诸葛亮出山辅佐,以"联吴抗曹"为基本方针,自荆州扩展至两川之地。
       
          江东孙氏自孙坚开始,就以江东六郡八十一县为根据地站稳了脚跟,直至其长子孙策死后,孙权即位,实力日益增强。最后,经过孙刘联军抗曹的"赤壁之战",迫使曹操北还,得以占据益州与荆州部分。逐步发展壮大,三分天下之雏形已成。
       
          此后,三国争战层层展开。先是孙权乘关羽和曹兵交战之际,派兵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不久,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汉称帝,定国号"魏"。刘备在西川称帝,国号"汉"。为报关羽被害之仇,刘备亲征江东,结果孤军深入,为陆逊所败,刘备死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后来,孙权称帝,国号"吴"。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少主刘禅,苦撑危局。其间,诸葛亮坚持联吴抗曹的基本方略,七擒孟获之后,稳定了后方。又先后六出祁山伐魏,但均以失败告终,诸葛亮也积劳成疾,病死军中,他死后,姜维继任其职,先后九伐中原,却无功而返。后主刘禅昏庸无知,朝政腐败,蜀汉国力日渐衰弱。
       
          历史的潮流终究不可逆转。此时,魏国由于司马家族的掌权,渐渐强大起来。后司马昭派邓艾、钟会攻打蜀汉,大军直逼成都,刘禅不战而降,蜀汉灭亡。蜀汉被灭不久后,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篡权,建立西晋,曹魏灭亡。晋太始元年,司马炎派大将杜预、王浑伐吴,吴主孙皓投降,东吴灭亡。至此,西晋司马氏篡魏、降蜀、灭吴,三分天下重归于一统。
       
          二、艺术特色
       
          ①三国演义既注意了历史真是的原貌,又不受历史人物、事件的限制,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加以合理的想象和加工,使情节丰富,人物更典型。
       
          ②精心提炼情节,增强小说的文学性。
       
          ③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④作者着重表现了策略、智慧的斗争和变化多端的战争场面,从而表现出战争的复杂性。
       
          三、主要故事情节:
       
          ①三英战吕布
       
          ②青梅煮酒论英雄
       
          ③桃园三结义
       
          ④义释曹操
       
          ⑤三顾茅庐
       
          ⑥刮骨疗毒
       
          ⑦草船借箭
       
          ⑧白帝城托孤
       
          ⑨七擒孟获
       
          ⑩空城计
       
          失街亭
       
          斩马谡
       
          舌战群儒
       
          温酒斩华雄
       
          过五关斩六将
          单刀赴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语文高频考点之——名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