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7-6-12 18:58:12

2017武汉中考:考前考生家长必读手册(言行篇)

-->
                       
          行篇-----中考生家长言行六忌
       
          面对中考,许多考生家长内心也越来越焦虑紧张。他们为孩子考什么样的高中和大学而思前想后;为孩子的功课复习着急上火;为孩子身体能否承受重荷担忧操劳:为孩子能否考好而忧心忡忡。所有这些,导致了许多家长或多或少的行为“变形”,进而造成对考生心理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压力增大、情绪波动、心神不宁、信心动摇。为此,家长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注意自己的言行。
       
          一忌如临大敌
       
          一些家长在孩子备考过程中,内心充满了担忧甚至恐惧,经常寝食不安,心慌意乱。这种在家长身上表现出的“考试焦虑症”,不仅会直接感染学生,影响他们的情绪,而且,会使家长失去冷静,不能为孩子提供有效的帮助。所以,家长必须保持情绪的稳定,注意用自己的积极乐观去冲淡孩子内心的紧张不安,避免因家长的慌乱带给孩子“高考很可怕”,“对高考没把握”的消极信息或暗示。
       
          二忌唠叨无度
       
          越是临近中高考,一些家长越觉得对孩子不放心,所以总想对孩子多叮嘱几句,诸如"十年寒窗,在此一举","离中考还有10天","你可要为父母争口气",“你可要好好复习呀!”等等。有些家长一说就失去了“刹车”,不管孩子现在在干什么,不管现在需不需要说,只管从“考试”讲到“就业”,从“分数”讲到“前途”,从“学业”讲到“良心”……只讲得孩子心烦气躁,难以静心。有些家长不停地督促孩子学习,施加压力,使得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容易和家长发生矛盾。这样显然是不行的。家长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父母也应当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他们自己又何尝不想考个好成绩,进入一所好高中好大学呢?所以,在短短的十几天里,过分“叮嘱”只会对考生的生理、心理造成不良后果,。家长不要过多地干涉考生的行为,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

zkfour 发表于 2017-6-12 19:23:41


          
          -->
                       
       
          三忌照管过甚
       
          孩子迎接考试,家长做好后勤保证,多关心和爱护孩子,这本身没错。但精神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关照都要适度。一些家长对孩子关怀备至,一会儿给孩子送杯牛奶,一会儿削个水果,这些做法形成的压力同样会加剧孩子的紧张心理,影响孩子的情绪。从孩子们的心理感受方面看,父母的关心未必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孩子正在那冥恩苦想,爸爸走来好心相问:“复习得怎样了?”孩子刚进入连续思考状态,妈妈端来一杯热牛奶说,“先喝了再复习”,此时,孩子不得不切断思路。家长的这种干扰性的关心,需要防止,需要研究如何恰到好处。其实,面对坐在书桌旁的孩子,父亲不问也罢;看着孩子专心学习,母亲把牛奶悄悄送上就行。另有一些家长,临到考试时就怕孩子吃不好,影响了学习,于是就努力改善伙食。结果造成孩子肠胃不适,消化不良。心理专家指出,考试期间,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非常敏感。家长对孩子异乎寻常的关心照顾、严格要求和体贴安慰,都会让孩子感受到临考前的紧张气氛,其效果往往与家长的苦心背道而驰。
       
          四忌期望过高
       
          一些家长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要他们“一定”要考上××中学,或者希望他们考上××高中、然后考上某某大学。这些期望,和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考生对自己的期望一起,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在了考生的头上,使他们承受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往往是他们难以在考试时轻装上阵,也就难以发挥最好水品。家长高要求,高期望,以及行动上有意无意地催逼、威胁、强迫和施加种种压力,只能导致心理紧张和考试失利。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家长应该消除一切强加在孩子头上的心理压力。做父母的对子女有期望、有要求,但不能不切实际地人为拔高。脱离了现实状况、脱离了考生实际水平和能力的过高期望值,常常会造成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的结果。不要在子女考试前给孩子"立军令状"。应多鼓励、开导,消除考生的紧张情绪,并帮助确定合适的奋斗目标。
       
          五忌反差太大
       
          因为中考,有的家长总是小心翼翼,不敢大声讲话,不敢大步走路,看孩子的眼神都怕惊动了孩子;有的家长变得比平时更严厉,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亲切;家里的饭菜变得更加讲究、更加丰盛;妈妈请假在家,专门来服侍要考试的儿子。这一切变化,都会使孩子内心不安、紧张和无所适从。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主体的一种适应过程。孩子在家庭环境的这种变化中,也得主动或被动地适应。这种适应过程往往引起人生理心理上的一些变化,包括精力的消耗。更何况,如果孩子不能适应或没来得及适应,对考试就会有不良影响。所以,家庭环境或氛围的改变不宜太大。除了像家庭不和、夫妻吵架、搓麻打牌、宾朋不断这种必须改变的之外,保持原样未尝不好。这会有利于孩子情绪稳定,精力集中。

zkthree 发表于 2017-6-12 19:48:55


          
          -->
                       
       
          六忌盲目攀比
       
          有些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谈论别人的孩子,像“人家某某的妈妈说某某学习特别勤奋,每天晚上学习到深夜”或是“听说某某学习效率特别高,你向人家学着点”,“某某的孩子去年考到了××中学某某大学,你要得比他更好呀!”等等。这样容易让孩子受到精神打击而丧失信心。父母应该要明白,人与人是不同的,硬拿自己的孩子与人家相比,很多时候可能会把自己孩子的优势、长处也比没了。这让孩子没有了信心不说,家长也很容易心理受挫。而冷静地与孩子分析自身的长处及缺陷,多肯定以鼓舞士气,并让孩子确定近期复习策略,以扬长避短,考出自己的水平,这才是我们家长最应该做的。
       
          心理医生对中高考学生的心理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法。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渲泄情绪,把心中的苦恼、烦躁讲出来。家长要同学生多谈心,耐心倾听子女的想法,针对他们的思想情绪进行开导。要对子女多鼓励,少批评,要帮助子女正确认识中高考,使他们认识到考试既是人生的一次拼搏的机会,但也不要压力太大,要相信自己的基础水平。
       
          只要复习的知识全面了,是会考出水平来的,不可能轻易考砸的。家长同子女也不应该过多地议论考试,对学生在模拟考中出现的一时水平下降不应过多的责怪,要帮助他们找原因,不能流露出对学生失去信心的情绪,以免影响学生的信心。
       
          帮助学生调整好考前的心理状态,是考前的重要一环。心理医生认为这方面有许多方法,可以让学生暂时转移一下注意力,在紧张的迎考中也可以适当调剂生活,抽出一点时间来,从事一下自己感兴趣的文娱、体育活动,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也可以进行心理辅导,调整心理状态,如用心理暗示、心理想象等方式,回忆自己成功的经历,提高自己的信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武汉中考:考前考生家长必读手册(言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