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7-6-19 17:06:36

大连市指标到校分配流程揭秘

-->
                       
          指标分配到校这件事,说了很多次,但基本上说到最后,连自己都能晕。借着马上又要指标分配的东风,俺还是决定,将这个谁看了都晕的指标到校分配流程理一下,看大家能不能看明白。
       
          一、重点高中的指标分配原则
       
          大连有十三所重点中学(或者称示范性高中),这些重点高中每年的招生数目是固定的(这几年一直稳定在5485个),由于考生数与重点高中招生数之比一直在3:1以上,所以重点高中的招生就成为了奶油蛋糕这样的稀缺美味,如何切这块诱人的蛋糕,成了每年所有各方利益体最为关注的事情。而13所重点中学的师资力量并不均衡,所以实际上切的不是一块蛋糕,而是十三块,于是名额分配不但有多寡之争,更有好坏之争,所以问题就进一步复杂化。
       
          最直接的方案,当然是所有高中都公开招生,然后考生一起来抢,分高者优先,但任何事情,放到社会上实施,情况都显然要复杂很多,不同的初中教育资源也不一样,上弱校的师资肯定要差,这些初中的孩子的分数低,如果以分高者优先的原则,那么弱校就完全无无法得到上好高中的机会,这种情况最终不但会造成阶层固化,甚至会造成社会撕裂,因此有了学区制,有了针对学区生的指标资格生的概念,也就有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社会通行的法则在中考指标分配中的应用。
       
          所谓效率优先,就是指分数优先,在2015年取消择校招生(也就是常说的自费生)之后,大连市确立的重高招生原则,就是三七开,每个高中拿出30%的名额用于全市统一招生,不论学区,不论外籍择校,大家都在分数优先这一大原则下PK,分高者得之,应该说这是重点高中蛋糕中切下的最大的一块,一视同仁地分配给各校的最优秀学生以及没有指标的择校生和外籍生。而剩下70%的名额则按区分配,适用“公平原则“,也保证那些循规蹈矩在学区内上学的孩子也能够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当然,这些学生必须成为这个小金字塔最顶端的那一块才行。
       
          在说明了上述的大体概念和原则之后,下面让我们开始指标到校分配之旅。
       
          二、指标分配的通用公式
       
          而我们所说的指标到校分配流程也就是指这70%的重点高中的名额如何分配到每个初中的过程,还是前面那句话,这里面不单有多寡之分,更有好坏之分,因此,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或者说至少让所有人都觉得平等的分配策略是极为重要的。
       
          其实指标分配的通用公式是十分简明易懂的,就是先计算全市全部指标生的人数与重点高中的指标总额的比例,然后将指标同比例分配给各个单位,即如下的公式:
       
          某单位总指标数额=某单位指标生数量*所有重点高中的指标总额/全市指标生总人数
       
          在上面这个公式中,所有重点高中的指标总额就是总招生的70%,这个数额有好几年都没有变化,就是3842人,而全市指标生人数也相对变化不大,所以,历年来,这个比例都在1:2.7上下浮动。因此在分配之前,大家就可以大略知道一个初中能够获得总的指标数额。
       
          这个公式首先可以应用到指标总量到校的分配中,让每个初中得到的总指标数额,这时公式变成如下形式:
       
          某初中总指标数额=某初中指标生数量*所有重点高中的指标总额/全市指标生总人数
       
          同样,这个公式也可以用到指标到区的分配,让各重点高中的指标细化成每个区的配额,即采用如下的公式:
       
          某区获得某重点高中指标数额=某区指标生人数*某重点高中的指标额/全市指标生总人数
       
          上面的计算,可能产生小数,不过,无论是初中的总指标数额,还是各区分得的重点高中配额,都是一个比较大的数,可以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取整,也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而如果在指标总量到校与重高指标到区之间因为四舍五入产生小差异,也是可以调配解决的。
       
          但如果将这个公式直接应用到具体重点高中指标匹配到某个初中,那就不一样了,因为很多小学校能够获得的总指标数也就是十几二十个,每所高中的名额只有可怜的1到2个,甚至只有1个,四舍五入,说不定就把一个尖子生的希望舍没了,所以,无论如何,采用上面的通用公式,只会造成各校纷争不断。
       
          众口难调之下,就会出奇招,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人绕晕,让你即使觉得不公平都不知道如何说出来。因此,我们说,区内的指标分配过程,是一个十分烧脑甚至可以说奇葩的分配流程,一点不为过。好在,仔细研究一下流程,还有有生活场景可以模拟的,比如我们来玩一个一桌客人如何分享13盒蛋糕的游戏。

zkthree 发表于 2017-6-19 17:34:06


          
          -->
                       
          三、一桌客人如何分享13盒蛋糕
       
          应该说,各区将指标分配到初中的过程,就是一个一桌客人如何分享13盒蛋糕的游戏。中西沙甘高五区,虽然在不同的大厅里,但游戏的玩法却是一样的。
       
          在游戏开始之前,让我们发挥一下想象力,OK,就是万宝海鲜坊的大包吧。
       
          一张圆桌,10几初中校长作为客人围坐着,桌上没有海鲜盛宴,只有13盒不同品类的蛋糕,对应的当然是13所重点高中,所以我们可以让每个高中为蛋糕代言,比如24中蛋糕、育明蛋糕、大一蛋糕。对,货源紧张,每盒里的蛋糕数量都有定数。而客人手里,则握着不同数量的蛋糕券(指标总额),1张可以领一块。所有客人所持的券数之和正好等于所有盒内的蛋糕数量,也因此,任何人都不能多拿。
       
          下面,让我们想象一下如何分配。肯定不能让客人自个冲上去抢,抢多抢少是个问题,更重要的,客人可都是校长,这样太有辱斯文了。所以,还是让我们用餐厅里分盐焗大虾的办法吧,来,上服务员(哦,在我们这个场合,是教委)。
       
          主持分配的人有了,下面,就是分配规则。这个简单,按轮次来。每轮,服务员将每盒蛋糕中的一个分到客人的盘中,客人则把手中的蛋糕券交给服务员,等所有的盒和所有的客人都分到了,咱们就下一轮。对了,如果客人手里的蛋糕券没了,你们就可以端上盘子,到旁边的沙发上就餐了(似乎变成了自助鸡尾酒会??)
       
          办法有了,然后又出了两个小问题,一,先分给什么人?二,先从哪盒开始分?客人有长幼尊卑,蛋糕有好坏多少。客人身份尊贵,小服务员经验老到,一会儿便达成一致,咱们还是抽签吧。OK,这个办法好,先抽签决定客人的顺序,再抽签决定蛋糕的顺序,下面,各位就开始分了。
       
          且慢,我们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一个盒里的蛋糕不够客人分,怎么办?
       
          服务员先说道:“按客人的顺序(对,就是抽签定的)呗,号前者先领,分到谁算谁。”但这样的方案显然引起了抽签失意者的反弹,不行,不行,反对声音有点大。“那么,我们用另一种方法,只有盒里的蛋糕比桌上的客人多时,才分,如果不够,那就先不分,这样行了吧?”好,这样好,公平。但这样,似乎那个客人抽签排序就无用了,暂且不去管它吧。唉,还是蛋糕好,蛋糕不会说话(高中:可我是会说的呀),也绝不会出尔反尔。
       
          终于,下面进入正式的分配流程。
       
          第一轮,服务员先清点客人数目,从第一盒蛋糕拿出对等数量的蛋糕,转着圈放到客人的盘中,对,收蛋糕券。再从第二盒中拿出对等的数目,收蛋糕券。直到第十三盒分配完成。OK,第一轮次结束。
       
          第二轮,服务员先清点客人数目,再清点每盒蛋糕的数目,确定都够分。然后如第一轮一样分配。这一轮,到第七盒时,某个客人手里已经没蛋糕券,服务员礼貌地请客人退席(其实第一轮就可能出现),客户虽然很不情愿(因为下一盒可能就是24中蛋糕了),但也只能如此了。接着开始下一盒的分配,这时客人少了,下面几盒取出的蛋糕数量自然也会少,不过分配还是一样的,也是十三盒分配完成,OK,结束。
       
          第三轮,先是一样的清点,但是在清点蛋糕时,发现第五盒的蛋糕数目比客人要少,也就是不够分了,好,此盒蛋糕本轮休眠(不分配),其余够的先分。还是如前面轮次一样的分配方式,每人每盒一块,蛋糕券没有的退席。
       
          第四轮,一切如前。
       
          第五轮,客人比上轮又有减少,清点蛋糕数目,发现第五盒蛋糕数目已经够分了,复活,可以参与分配了。其它过程一样,有客人退出,有蛋糕复活(重新参与分配),有蛋糕休眠(不参与分配)。
       
          如此这般,直到第n轮。
       
          第n轮,桌上只剩下一个客人了,还用这么分吗?算了,别这么麻烦,剩下的蛋糕,都是你的了,你就撮堆吧。
       
          OK,还有人有意见吗?没有?指标分配到此结束!!!
       
          四、关于指标分配的公平性
       
          指标分配的公平性一直让人垢病,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的,大多数人都觉得不太合理,因为大校总是能够得到更多的三甲指标,但真说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却又无法明确。
       
          其实用数学方法仔细分析了一下各学校的指标应得数和实得数,还是能明白,按照最公平的数学比例分配法(虽然不可能这么分)得到的指标分配结果和现行办法的分配结果间,是有着巨大的差异的。
       
          对应到实际中,大连三甲都是指标数最多的高中(其实23中的人数也多,所以,23中的分配结果与三甲是一样的)。在2017年分配时,80中所获得的三甲数目都比按比例分配要多的多。80中指标总数247,甘区总指标数为1691,24中分配给甘区的总指标为153个,按照指标总额比例办法,80中能够得到的24中指标数为22.35个,而80中实际获得指标数是34个。同样,育明、8中、23中也应是22.35个,而这三校在80中的指标分别为39、29、26,都比应得数要高。
       
          至于,为什么按现在的分配法,初中大校所得到的三甲指标多了。这个问题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每一轮各初中学校的指标耗用权重是均等的,指标小校在每一轮次耗用的指标数与指标大校相同,小校会更快地在耗完指标配额,而将高中大校的指标留给初中大校(偏巧三甲全是大校)。第二个,每一轮次都从排序第一的高中开始分配指标,小校可能在每轮的前几位高中就用完指标退出分配,而排位靠后的高中,就会把这个指标省下带入下一轮,甚至会带到最后一轮。两个因素迭加,就可能是超大初中校得到数额差异很惊人的三甲指标。
       
          所以,现行分配办法的实际效果就是,初中大校对应高中大校,无论高中大校如何排位,都将获得比应得要多的指标,而如果高中大校排位在后,那么,由于初中小校在每轮次总是在前几位就用完了指标余数,因此,会有更多的大校指标被留到下一轮,直到最终被初中大校收堆拿走。应该说,无论是轮次权重还是排位顺序,都有利于初中大校,这是现行方案中最有待商榷的地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连市指标到校分配流程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