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7-10-8 19:18:42

初中班主任怒斥:这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只能垫底!

很多家长纳闷:我的孩子平时学习成绩i特别好,但往往考试却考不出好的成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根源又在哪里呢?
    1
    不会阅读的同学
    改革之后,“得语文者得天下”就成为决胜考场的关键,初中阶段的文体主要是记叙文,举个例子:
    同样是描写一个人的站姿不优雅,大多数同学都会平淡地凑字数:“她的站姿很不优雅”“她的站姿很不好看”……
    而那些读过鲁迅《故乡》的同学,就知道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她站在那里,双手叉腰,像个细脚伶仃的圆规!”
    所以你看,课外书读少了,你连生活中最基本的“站”这个小动作都描写不好,作文怎么能写好呢?
    2
    字迹潦草的同学
    一手烂字,很可能让你无缘重点高中,更别提好大学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考试在普及“电子阅卷”,高考、中考都是这样。而“电子阅卷”对书写的要求则更加严格。
    如果孩子从小就写字不规范、下笔力道也没练好,那他的答题卡通过扫描仪扫进电脑时,几乎就是一团模糊。
    3
    基础不扎实的同学
    这种同学最典型的表现是小题丢分严重。主要原因就是复习时没有落实学习要求。比如老师要求必背的没有真的背下来,连符号都不会写;比如该掌握的没有真的掌握,老师反复强调还是出现错误。
    4
    惯性思维做题同学
    这样的同学表现为喜欢说“这题我做过”,但是做完就错。因为这种同学会受以往熟题思维的影响,思考问题比较偏面,易受做过题的题干扰,导致解题出现偏差。甚至有的同学只是机械的记住了题目和答案,其实并未理解题目,掌握方法!
    5
    答题不规范的同学
    这样的同学通常数学特别好,文科不好。比如在回答物理、化学实验题的时候答题语言不规范,用口头语言描述答案,导致实验部分频频失分。再比如的学生书写潦草,涂改随便,评卷教师看不清难给分,都是典型的表现。
    6
    不会规划学习的同学
    在学习上花的时间越多,成绩就越好吗?
    不一定!
    有些同学虽然看起来很努力,课间不出去玩,周末也窝在家里写作业,但他大部分时间并没有集中精力,只是在漫无目的、心浮气躁地“磨洋工”。一个班里30%~40%左右的中等生,基本都是这个状态。
    有的同学从来不熬夜,该玩的时间也在疯玩,但他们在学习的时候,能提前做个计划,知道总共有哪些任务,安排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一个班里10%左右的尖子生,都是这个状态。
    决定成绩的并不是你在学习上花了多长时间,而是这些时间是否“有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
    7
    粗心、眼高手低的同学
    身边经常有同学考完试后说:“我竟然忘了这个知识点,粗心了粗心了……”
    他真是粗心吗?
    不,他就是这个知识点没掌握好,基础不扎实而已。所谓的“粗心”“马虎”,更像是自我安慰的借口。
    细心、沉稳、脚踏实地,是一个好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中考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数学选择题就是3分,你要是随便粗心三道,10分就没了,可能会直接影响你能不能上重点高中!
    这时候,你再用“粗心”安慰自己,还有啥用?
    8
    心理素质差的同学
    不少同学每逢考试心理就紧张,更不要说是高考。走进考场面对试卷,头脑空白,手心出汗,就连很多平时非常熟悉的概念,公式定律也记不清楚,但一旦走出考场情况又恢复。
    同学们你们是以上者几类同学吗?是的话就一定要改正过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中班主任怒斥:这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只能垫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