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改革后,新初三9成学生选择了错误的复习方法
转眼间,2018年中考就要进入倒计时了,第一届中考改革拉开了序幕,不知道本届新初三学生心中是否已经有十足的把握?根据2018北京中考改革,本次改革为以下内容:
1.中考的科目调整
由原先的语数英物化+体育中考科目模式改为现如今的3+3,必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满分都是100分,但英语中有40分是听力和口语,并且可以考两次,选取最高分。体育也是必考,满分40分,30分是现场考试,10分是过程性考核。而选考科目中,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中,物理和生物(化学)至少要选一门,历史、地理、思想品德中至少选一门,最多选两门。
2.随之改变了计分方法
然而除了三科必考科目以外,选考科目的计分方式不同以往,是由高到低按照100%、80%、60%的系数折算为实际分数,也就是说,三科折算后的满分是100分、80分以及60分。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强项来进行三门选考科目的选择及排序,总共有9种选课组合,能排出54种分数折算方式。
教委规定,学校在初三上学期结束后,应指导学生选择中考考试科目,那么,改革第一届通常是小马过河,大部分新初三生都是一头雾水,9成学生到底错在哪里了?
1.重点放在理论学习,忽略了社会实践
本次中考改革体现出来的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视,方案中规定,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思想品德5门选考科目中,每科都包含10分开放性科学实践或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分数。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是教委新推出的举措,主要以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社会资源单位等为场所,让学生们自主选择800多个社会实践项目,涵盖甚至超出了初中阶段学科知识的覆盖面。
如果你还选择终日窝在家中看课本背习题,那么你将损失至少20分中考分数。
2.不重视体育锻炼
每年中考都有体育的一席之地,改革后体育的分值提高,由原先的30分提高到了40分,主要是增加了10分的过程性考核。也就是说体育不再是考试前努力一周就能拿到满分的科目了,从现在起你要重视每一次体育考试,力求不失分,拿到满分!
3.选自己喜欢的科目
有人天生对数字不敏感,有人天生不喜欢死记硬背。那么中考就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了吗?
首先要看学科的难易程度,教委明确提出了避免战术性选课,也就是说看上去简单的思想品德可能难度比地理要高。同理,不要为了省事,选择了看起来难度较低的科目,而是应该选择自己更擅长的科目。
其次要与高考改革挂钩,要结合自己学业发展,选择与专业相关的科目,你以后想从事理工科,那么就要选择理工相关的科目,而不是思想品德。
最后要避开成绩不好的科目。
偏理科学生选科参考:
文理均衡学生选科参考:
偏文科学生选科参考:
希望各位同学能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迎接初三学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