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南京初三鼓楼、玄武区期中语文真题解析
-->·总述
试题难度中等偏上,考查知识点紧贴教材知识点,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并结合课外相关知识点进行课外拓展延伸,灵活多变又不脱离课内知识点。
整体试卷基础模块部分整体偏向于课内,书写题、字音字形、诗文默写、病句、《水浒传》《傅雷家书》《培根随笔》名著阅读及综合性学习等题型均与课内有勾连。这就要求考生扎实掌握老师课上强调的内容,并对名著阅读学习任务进行推进。
诗歌鉴赏及文言文考查难度中等。选择的材料与课内文言文章节相契合——词及史传文学。词的鉴赏题型较为常规,画面描绘、中心理解、品味语言等常见题型,符合九年级学生现阶段的认知能力及理解能力。文言文短篇均选自史传文学《战国策》,篇幅适中,题型固定,需要考生在读懂篇目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理解,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现代文阅读从实用类文本及文学类文本的角度进行考查,难度偏大。玄武区延续以往试卷风格,材料、题目较为灵活,议论文以非连续性文本形式及名著阅读的方式进行考查,要求考生在熟读并理解名著阅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议论文的答题技巧;鼓楼区对实用类文本的考查紧扣课标要求,题型常见,材料较为有些难度。对文学类文本的考查以小说为主,均围绕“人物”“情节”“环境”“中心”来讲设计考题,中心思想深度化,情感把握复杂化。
本次作文两区均是提示语性命题作文。通过材料内容来探究写作内容、确定中心,但玄武区作文要求以“演讲稿”的形式考查作文,与九年级语文课本知识点一致,更注重知识点的链接及拓展。
˙知识点分布表及学习建议
学习,要把眼光放长远。立足于中考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来看本次期中考试的难度,
并提出相关学习建议。
题型
中考
玄武
鼓楼
备注:学习建议
基
础
模块
卷面书写
4
4
4
对于基础的考查,分值变化不大,26分左右。本次期中考试的基础考查更符合九年级课本知识点,例如:对现代诗歌知识点的考查,在理解现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赏析并仿写,较为灵活,较为有难度;链接九年级必读名著,考查相关知识点,提取信息,整合信息。
默
写
直接性默写
7
8
8
理解性默写
3
2
2
现代文默写
字音字形
5
4
4
词语
2
文学常识
2
病句修改
3
1
标点修改
1
书法知识
名著阅读
4(阅)
3
2
综合性学习
9+2
2(仿写)
6(仿写+提取信息)
综上所述,基础模块分值在25-30分之间波动。
文言文
阅读模块
古诗鉴赏
原文问答题
对古诗文的考查方式多样,玄武区是诗歌与文言文短篇相结合,内容有勾连;鼓楼区考查方式较为传统。但无论什么考查方式,题型基本固定。诗歌鉴赏要注重把握诗人情感和赏析写作手法这两个方面;文言文短篇,在积累实词、虚词的基础上,理解文言文短篇,掌握史传文学的规律,更要注重语段阅读的写作手法分析。
画面描绘题
2
赏析炼字题
环境描写作用题
中心理解题
2
客观题
2
文言文短篇
实词、虚词
4
2
4+2
断句
2
1
翻译句子
3
4
3
内容理解
5
3
3
题型
中考
玄武
鼓楼
备注:学习建议
现代文
阅读模块
议论文
原文问答题
4
3
对实用类文本的考查方式有两种——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常与必读名著、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相结合。其考查的题型相对固定,答题技巧较容易掌握。学会正确地归纳中心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等,根据文章中的观点谈自己的心得、见解、体会。
提炼文章观点
3
2
段落作用题
3
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
4
揣摩语言的严密
4
2
论证方法作用题
把握论证思路
3
标题的作用
2
探究题
4
小说
概括题
3
3
4
小说是九年级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点。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样式。题目常围绕“三要素+中心”来设计考题。应把握小说的情节脉络,整体感知小说的内容;通过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把握环境描写在塑造人物、烘托主题方面的作用。
赏析题
3
句段作用题
3
3
揣摩人物形象题
4
2
中心理解题
含义题
环境描写作用题
4
叙写/探究题
5
3
原文问答题
4
文言文阅读分值在10-15分之间波动,现代文阅读20-30分之间波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