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8-1-31 20:16:05

2017-2018学年武汉初三元月调考语文答案(图片版)

-->
                       
          1、C
       
          解析:“绊”的正确读音应为“bàn”。“荒谬绝纶”中的“纶”的正确写法应该是“伦”。
       
          2、D
       
          解析:阅读本段可以得知,本段的核心语意是,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道德困惑。困惑指向的是某一个具体的事情,而迷茫指向的是一个抽象的事物。第一句“道德趋于多元化”的语意表示“精神”后面应是一个多样的、抽象的事物。因此填迷茫。从第三句可以看出,第二个空应填疑虑,因为这里的语意是说扶起跌倒老人和爱心捐赠这两件事人们心中觉得还可能有别的结果。迟疑表示做一件事情迟迟无法决定,符合第四句话的语意。
       
          3、B
       
          解析:考点为句式杂糅。靠的是……和……取得的是两个表示相同语意的句式。
       
          4、A
       
          解析:考点:点号的语意疏密关系。激情后面的冒号只能管辖到占有的激情这里,不能管到句尾。
       
          5、C
       
          解析:综合本文各段来看,本篇文章的话题是“公德教育”。
       
          6、D
       
          解析:原文中说的是“……如果事发突然恰又在荒郊野外,甚至不会有道德评价”,选项与原文语意不符。从本段的核心语意角度出发,这一句话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没有一个规则明确的公共场所,公德教育也就无从谈起,而不是私德与公德之分。
       
          7、B
       
          解析:B答案“使之对公德行为具有执法权”在文章中找不到与之匹配的语意,给公共场所赋权是为了让公共场所具备更明确的规则,具有更多对公德行为进行裁量的空间。
       
          8、D
       
          解析:“致治”的意思是,达到好的统治的意思,而不是管理统治。
       
          9、B
       
          解析:“诏”为动词,所以这里应该隔开;“卒”这里表示死去的意思,所以应该与前面的内容隔开;“事未毕”这里的“事”指代的是前面“减价之事”,所以应该隔开。
       
          10、D
       
          解析:语意与原文相反。原文中为“不拘文法”。

zkone 发表于 2018-1-31 21:26:36


          
          -->
                       
       
          11、当时(他)虽然因为谗言被放逐,但他(内心的情绪)并没有表露在言辞和神色上。
       
          解析:关键词为:见、形、辞色。
       
          12、(1)曾益其所不能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尽日不能忘
       
          13、由于城市的生活环境,城市的月亮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在乡村,月亮展现了它的美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解析:考点为:以概括段意的方式来阐释因果事理逻辑。
       
          14、城市的月亮:灰白、暗淡、容易被忽视;乡村:明亮的、灵动的。
       
          解析:用形容词来概括事物的特点。从下位语意中概括上位语意。
       
          15、因为城市里的夜晚是没有月光的,没有月光的夜晚不是真正的夜晚,只能算得上黑暗的白天。
       
          态度:厌倦、失望、排斥、逃避
       
          解析:第一问考的是对因果事理逻辑的阐释;第二问考的是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
       
          16、自然是博大而永恒的,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十分渺小,人类在宇宙中是永远孤单而无知的。人类需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人在面对自然的时候内心应该无比虔诚。
       
          解析:本题考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概括。
       
          17、①了解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②举报违反食品安全相关规定的不良商家
       
          ③拒绝购买“三无食品”
       
          ④宣传食品安全相关的知识
       
          解析:注意题目要求用“动词谓语句”来书写,从四个不同类型的行为角度来进行表述。
       
          18、食品安全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在食品相关法律还未完善的环境中,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更显得尤为重要。食品安全关注着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家庭和谐,也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食品安全献策献力吧!
       
          解析:围绕意义展开来谈,可从食品安全的必要性、紧迫性、对个人的作用、对社会的作用等角度展开来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2018学年武汉初三元月调考语文答案(图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