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8-3-7 20:12:03

九年级语文下册《望月有感》练习题及答案

-->
                       
          《望月有感》练习题及答案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 此诗完整的题目为“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联写由于战乱、饥馑,家业无存,田园荒芜,家中亲人四海漂泊。
       
          B.尾联是想像之语,虚实结合,表达了兄弟们同时望月产生的怀乡思亲之情。
       
          C.全诗语言平实,不事雕琢,意蕴深厚,真挚动人,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D.全诗通过描写骨肉离散之苦,深刻地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答案
       
          (1)B
       
          (2)妙在以“雁”“蓬”为喻,表现手足离散天各一方,犹如纷飞千里的孤雁;辞别故乡流离四方,仿佛深秋断根的蓬草。形象而传神地写出诗人饱经战乱、兄弟离散的飘零之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年级语文下册《望月有感》练习题及答案